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及预后效果的影响①

2021-07-13李蕴红王立恒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患循证心肌梗死

李蕴红,王立恒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相对较急,且其病情进展迅速,容易诱发死亡,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症状[1]。患者由于该病症自身的血清心肌酶活性较高,能够进一步引发其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并致使患者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此,除了有效的治疗干预之外,还应搭配科学的护理措施同期进行,才能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预后效果。所以,此次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措施,选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02~2019-11共80例本院诊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对照组40例,年龄41~76岁,平均(55.46±5.79)岁,女17例,男23例。研究组40例,年龄42~75岁,平均(55.69±5.83)岁,女20例,男20例。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②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配合度较低;②合并严重的脏器病变。研究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上组间数据,数据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常规的监控病情、药物指导、健康宣教等措施[3]。

研究组则在基础护理之上,实行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建立相应的循证护理小组,可由责任心较强,且经验充足的护理人员组成,组长可由护士长担任,关于循证护理的相关理论、操作知识,对组内成员展开相应的培训。②提出相应的循证问题。在患者入院时,应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全面、系统的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并依据其实际情况,确立相应的循证问题,并由多个渠道获取循证支持,如查找临床案例、文献等。③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计划[4]。遵循患者的循证问题,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计划,并在相关资料的支持下,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④实施循证护理措施的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患者由于自身的病情,在进行长时间的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将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需主动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寻找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面对治疗的心态;实施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提醒患者少食多餐,多加食用高蛋白等食物,禁食刺激、生冷等食物;实施严格的监测。对于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进行严格观察、监测,若患者发生任何不良症状,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实施按摩操作。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无创修养,若是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休养,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为此护理人员可以定期帮助其选择不同的体位,针对其实际情况,展开按摩护理,进一步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改善其睡眠质量的目的[5]。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85~100分非常满意、60~84分较为满意、0~59分不满意。

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3.2 心功能分级:Ⅰ级(表现为患者活动不受限,并在实施一般活动时,无心悸、呼吸困难等发生)、Ⅱ级(表现为患者活动轻度受限,并在实施一般活动时,有较轻心悸、呼吸困难等发生)、Ⅲ级(表现为患者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并在实施较轻的活动时,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发生)、Ⅳ级(表现为患者不能进行活动,并在休息时,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病患92.50%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患57.5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40,n(%)]

2.2 心功能分级

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病患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n=40,n(%)]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该病症的发病率随之逐年增加[6]。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指的是患者机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之后,其冠状动脉会突然发生供血中断的情况,进而损害到患者的心肌,同时患者会产生持续性缺血缺氧的现象,进一步引发患者心肌坏死的症状。该病症发病时,多伴有其他并发症,而心律失常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7]。患者一旦并发心律失常,将会进一步增加其心肌受损的情况,加深其缺氧缺血的症状,这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患者在展开及时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有效护理干预,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效果。

相比较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循证护理干预更加全面、系统,通过建立相应的循证护理小组,能够使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掌握更加熟练、更加专业[8]。经过最患者病情的全面、详细了解,寻找其根源的问题,并依据相关的文献、数据支持,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计划,其护理计划更加专业、科学,有迹可循,更加精准、有效。在实施护理措施的时候,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对症护理,加强心理干预,从患者出发,聆听患者的切实心理需求,寻找到患者真正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解决,能够有效从问题的源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展开密切的观察,随时掌握,患者的动态病情发展,更能及时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同时实施专属的饮食规划、生活指导等,能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趋向于平稳,保证其治疗的效果,避免由于患者自身饮食不当等,加重其病情,诱发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总结以上可以得出,数据表示,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病患92.50%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患57.5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病患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病患,Ⅰ级25例(62.50%)、Ⅱ级病患13例(32.50%)的人数多于对照组12例(30.00%)、11例(27.50%),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循证护理措施较常规护理措施,其优越性更为显著,更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患循证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