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脓毒性休克患者SV、ScVO2与乳酸清除率相关性研究①

2021-07-13黄樱菲梁永明曾明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清除率

姜 悦,黄樱菲,梁永明,曾明亮

(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阳江 529500)

脓毒症是指人体由于对于感染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体温异常、寒战、心慌气促、精神状态异常等情况[1]。此类疾病严重情况下患者会逐渐向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情况发展,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器官功能不全与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情况[2]。其中严重脓毒症是由于患者的脓毒症出现导致其器官功能出现了一定障碍或者组织低灌注的情况,而脓毒症休克则是脓毒症患者经由充分容量复苏后,仍然处于持续性的低血压状态,进而导致患者死亡[3]。此类患者的临床血流动力学情况极为复杂,往往在液体复苏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矛盾,通常简单液体复苏治疗在使得患者的血压与尿量恢复后依旧无法减少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故而此类疾病的死亡率往往居高不下。国内有研究指出[4],通过对于患者的SV与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指标进行判断,能够有效的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治疗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基于此,我院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SV、ScVO2、乳酸清除率与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01~2015-06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情况的差别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存活组中共计患者75例,死亡组中共计患者50例。存活组75例患者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均值为(45.28±8.23)岁,死亡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值为(46.23±7.92)岁。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并伴有低灌注、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压、乳酸性酸中毒、寒战、体温异常、精神状态异常等脓毒性休克症状的严重,并经测量其收缩压<90mmHg,或者较基础值下降幅度在40mmHg以上[5]。患者选入标准:①排除非脓毒症导致的休克或者感染疾病患者;②排除30d出现心力衰竭患者;③排除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④病历资料完整;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或患者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30d内性心胸外科手术患者;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1.2 方法

均在进入ICU进行脓毒症进行规范治疗,治疗包含不限于采用:①液体复苏,采用30mL/kg的晶体液在3h内进行快速给予;②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③在患者进行初始液体复苏后依旧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则要采用血管升压药进行及时给药,通常采用甲肾上腺素进行升压,若是患者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低风险与心动过缓的情况,则采用多巴胺进行替代,从而保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在65mmHg以上[6];④应激性溃疡预防,若是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则要及时进行应激性溃疡预防,采用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对患者患者可能出现的应激性溃疡进行预防;⑤为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情况预防,为无药物禁忌证与凝血障碍的患者需使用肝素进行预防;⑥若是患者在经液体复苏与血管升压后依然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则经由静脉进行糖皮质激素的给药,药物选择氢化可的松,单日给药剂量不超过200mg。

1.3 相关指标统计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12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进入ICU后立即进行SV、ScVO2数据的采集,并记录患者的血清乳酸浓度;进入ICU 6h再次对于患者的SV、ScVO2数据与血清乳酸浓度进行采集,并计算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SV、ScVO2水平、血清乳酸浓度与6h内乳酸清除率对比,两组患者进入ICU接受治疗时的SV、ScVO2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的血清乳酸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进入ICU治疗6h后,死亡组患者的SV与ScVO2改善均不明显(P>0.05),6h内乳酸清除率为(14.69±3.27)%,存活组患者的SV与ScVO2明显改善(P<0.05),6h内乳酸清除率为(31.76±8.26)%,6h内乳酸清除率数值明显高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SV、ScVO2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清乳酸浓度对比(mmol/L、%)

3 讨论

通常出现脓毒症的患者往往是由于自身受到多种危重疾病影响后导致内毒素与外毒素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身体内部炎症介质大量释放,进而引发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的出现,最终引发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7]。在临床医学中,SV代表患者的每搏出量变化,通常基于患者此指标的变化能够对于患者的血管容积进行实时判断,同时也能够对于患者的心脏对于容量负荷反应能力进行有效的判断。本次研究中发现,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患者在进入ICU进行治疗时,两组的SV并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进入ICU治疗6h后,存活组患者的SV水平明显提升(P<0.05),而死亡组则基本无改善(P>0.05),这提示了SV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而ScVO2则主要是对于患者的上半身器官氧平衡情况进行反映,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进入ICU进行治疗时,两组的ScVO2并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进入ICU治疗6h后,存活组患者的ScVO2水平明显提升(P<0.05),而死亡组则基本无改善(P>0.05),这提示ScVO2水平与患者预后有明显的关联性,综合以上两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患者治疗6h后的血管容积与氧供应改善情况往往能够对于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8]。而在治疗前存活组患者的血清乳酸浓度与治疗后6h乳酸清除率数据均明显优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血清乳酸浓度是目前临床判定心肌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此类疾病中,血清乳酸浓度越高往往代表着患者的心脏损伤更为严重,而乳酸清除率则代表着相关治疗对于患者心脏损伤的缓解情况,缓解情况越差,患者的预后情况也就越差。综上所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往往与患者治疗前血清乳酸浓度、治疗后6h内乳酸清除率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同时治疗后患者的SV、ScVO2改善情况也会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脓毒性休克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