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①

2021-07-13张成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血钠阳性菌阴性菌

张成敏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

烧伤脓毒症是临床烧伤整形科室常见病症,主要由深度烧伤后感染细菌导致,深度烧伤后患者机体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因此在烧伤后的皮肤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急剧升高,进而引发烧伤后脓毒症[1]。烧伤后脓毒症主要为单一细菌,多种类细菌的较为少见,针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治疗目的在于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稳定机体内环境,治疗时应尽早实施诊断和准确用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确保治疗效果及其健康[2]。血清降钙素原(PCT)是评估感染类疾病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高,感染严重程度越高[3]。本院以80例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作为样本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07~2019-02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8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简读中有关疾病诊断标准[4];(2)采用血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3)烧伤总面积>50%,深度为Ⅱ~Ⅲ度;(4)详细清楚了解每一项研究内容,就是否同意达成书面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肢体残缺;(2)合并脏器肿瘤或肿瘤组织转移;(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血细菌培养结果为2种及2种以上细菌者;(5)抗拒或抵触研究开展。分组资料如下:革兰阳性菌组男33例,女7例;年龄11~35岁,平均(23.4±1.5)岁;烧伤总面积64%~79%,平均(70.6±4.2)%。革兰阴性菌组男34例,女6例,年龄12~35岁,平均(23.5±1.4)岁,烧伤总面积65%~78%,平均(70.5±4.3)%。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观察患者患病后生命体征,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作离心处理后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PCT水平检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相关基础指标。(2)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3)比较两组脓毒血症发生例数。PCT水平<0.5ng/mL为正常,PCT水平≥0.5ng/mL为发生脓毒症[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础指标对比

两组基础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指标观察对比

2.2 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对比

与革兰阴性菌组相比,革兰阳性菌组血小板计数较高,血钠水平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对比

2.3 脓毒血症发生例数对比

革兰阳性菌组40例中,PCT<0.5ng/mL有29例,PCT≥0.5ng/mL有11例;革兰阴性菌组40例中,PCT<0.5ng/mL有8例,PCT≥0.5ng/mL有32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脓毒血症发生例数对比[n=40,n(%)]

3 讨论

烧伤脓毒症是临床重度烧伤患者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据临床资料[6]记载,烧伤脓毒症多为单细菌或多数细菌混合感染,早期为单一细菌感染,受外在因素影响可转变为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以弛张热、呼吸增加及心率加快为主,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诱使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及休克,对其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因为烧伤对机体局部组织的损伤较大,烧伤后内环境稳态的失衡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持续猛烈,创面大量渗出液和坏死的组织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定值和繁殖,加之烧伤后全身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引发的后果也会愈发严重。

目前临床针对烧伤脓毒症并无准确治愈措施,仅能通过给予创面处理、抗菌药物及抗生素等措施对感染进行控制,为创面修复营造良好条件,从而确保其生存及健康[7]。在治疗中,通过判断烧伤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实验室指标,并结合血细菌培养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研究显示[8],血细菌培养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在指导抗生素应用中有着重要,但是由于血细菌培养时间长且阳性率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措施的制定造成影响。其中,PCT是机体内一种蛋白质,当机体受严重细菌、真菌感染、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因素影响时,该指标在血液中的水平则会升高。据临床研究指出,目前机体PCT指标升高多出现在严重休克、多器官功能紊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疾病群体中,能够最大程度上对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进行反映[9];基于上述特点,PCT在临床中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可辅助对患者病情及变化情况进行判断[10,11]。引起烧伤脓毒症的细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革兰氏阳性菌中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且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金黄色葡萄菌中耐药比例不断升高本研究结果,革兰阳性菌组和与革兰阴性菌组感染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出现升高、血钠方面则出现降低,与革兰阴性菌组对比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果证实,PCT<0.5ng/mL时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行性大,PCT≥0.5ng/mL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能性大。推测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主要存在内毒素有关,内毒素可以直接刺激导致血清PCT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在血清PCT烧伤脓毒症患者血细菌培养类别的关系密切,采用PCT辅以临床诊断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解,进一步制定有效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血钠阳性菌阴性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