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①

2021-07-13严小琴岳如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甘精

严小琴,岳如日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惠州 5160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中老年人群是主要发病群体。随着当前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2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高血糖,而若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容易引起诸多不良情况,主要是会使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合并并发症容易使病情持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针对2型糖尿病现阶段尚且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多是通过饮食及运动干预配合胰岛素用药以控制血糖在合理值范围,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的患者存在经干预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因此临床中也积极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2]。本次研究就探讨了对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给药治疗方式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经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旨在为相关医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1~2020-03收治的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满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关于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无药物过敏反应。(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药物过敏反应者。(3)精神疾病或言语表达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0岁,平均(58.1±1.3)岁;病程2~11年,平均(6.6±0.8)年。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40~71岁,平均(57.9±1.3)岁;病程3~11年,平均(6.8±0.8)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指导两组患者均合理饮食及运动锻炼,并且采取用药降糖。在降糖用药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预混胰岛素治疗,主要给予诺和灵30R(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07,规格3mL:300笔芯)皮下注射,主要是早餐与晚餐前30min用药,初始给药剂量为0.4U/(kg·d),期间可根据血糖状况进行用药量的合理调节。

研究组的降糖用药上主要是给予口服瑞格列奈(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批准文号H20171160,规格2mg×30s),主要在三餐前用药,初始给药剂量为0.5~1.0mg/次。睡前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52,规格3mL:300笔芯),初始用量0.2U/(kg·d),用药期间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做合理调整。

对患者均进行持续3个月的给药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治疗药物。

1.3 观察指标

(1)进行血糖水平的观察对比,血糖正常值范围: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2)治疗前前后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变化,主要是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各参数计算公式如下: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胰岛素敏感指数=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在空腹、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上,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2.2 胰岛β细胞功能

治疗前在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指数上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经治疗后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治疗前,在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上研究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比较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占糖尿病发病率95%以上的类型,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4]。2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机体若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状态,可使机体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均发生病变,这可危及患者心脏及眼睛等器官,加重对患者生活及工作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是中老年,对这一群体采取合理的方式控制血糖至关重要[5]。

本次研究中,探讨了采取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显示相较于使用常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空腹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原因主要是瑞格列奈属于一种口服类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该药物的半衰期长,药理机制主要是可直接作用β细胞腺中钾离子通道,尽快的恢复胰岛素分泌,让血糖水平逐渐控制在理想值范围,控制血糖,瑞格列奈可经肝胆排泄,这样使得长时间用药也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6]。甘精胰岛素则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在经皮下注射给药后,可在机体中形成六聚体,经分解后可以单聚体方式存在,使得机体迅速吸收该药物,吸收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肝糖原释放,使机体胰岛素水平提高,进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将瑞格列奈协同甘精胰岛素一同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改善生活质量[7]。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若胰岛β细胞异常使得机体无法适应环境改变以及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就可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机体若持续处在高血糖环境又反过来损伤β细胞,增加胰岛素抵抗,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β细胞处在葡萄糖失敏感性的阶段,此外β细胞功能损伤尚且可逆转,因此采取科学的方式控制血糖有重要意义,可保护β细胞功能并延缓β细胞细胞功能的衰竭。此外高浓度葡萄糖还会抑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正常功能,且胰岛素抵抗也增加,而胰岛β细胞则为代偿增加的胰岛素抵抗提供胰岛素,这会加重β细胞细胞负荷并且加快β细胞的衰竭,基于这一情况,通过良好血糖控制就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类降低β细胞负荷,延缓β细胞衰竭,持续控制血糖及改善生活质量[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用药干预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是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实施科学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用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降糖效果,并且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甘精
绚烂北极光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格列奈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综合评价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