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中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①

2021-07-13宋银森赵庆杰宋铁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生化

李 荣,宋银森,赵庆杰,宋铁英

(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多种肝炎病毒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恶心乏力等,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与流行性,一旦患病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尽快确诊病毒性肝炎对治疗其病症具有重要意义[1]。血清酶检测是对肝脏细胞损害情况的重要指标,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生化检验指标的比值往往被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生化检验指标能够对肝病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预测[2]。本文为了深入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中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效果,对本院接受治疗的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06~2019-06来自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43例,将纳入的病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共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23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0例。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病毒性肝炎,且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中的有关分类及诊断标准;另选取我院同期的43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女性的病例为23:20;年龄21~74岁,均值(42.89±6.22)岁;其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2例,大专19例,初中8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性、女性的病例为23:20;年龄22~75岁,均值(43.01±5.99)岁;其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3例,大专20例,初中7例,其他3例。对纳入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不具备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分别施予生化指标检验及新生化指标检验。相关常规生化指标的检验包括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WBC)等;新生化指标检验项目包括总胆红素(TBIL)、ALT、清蛋白(ALB)、清蛋白/球蛋白(A/G)等,其中检测总胆红素(TBIL)使用重氮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使用速率法,检测清蛋白(ALB)使用溴甲酚绿法,检测清蛋白/球蛋白(A/G)使用计算法;检验设备及医疗用品均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等。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新生化指标,包括TBIL、ALT以及ALB、A/G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水平

经过对比两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可知,观察组除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项指标百分比相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上述指标经对比分析后均提示具备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新生化指标水平

观察组的各项新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经对比分析后均提示具备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新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2.3 不同肝炎种类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对比可知,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各项新生化指标水平相较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肝炎种类患者的新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我国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生化指标检验是常见的检验病毒性肝炎的主要项目指标。患者的肝脏器官受损时,容易造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4]。若肝脏受损程度加深并出现恶化,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就会出现降低,从而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和白细胞数量下降[5]。其次,在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验时,若血液标本中未能实现红细胞的全部破坏,就会影响检测结果,并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假性增高。其次,患者的造血功能如果出现病态、恶化,就对损害骨髓外部,并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检验中出现血小板数量下降的现象。最后,肝脏血清蛋白合成物质及血清总蛋白也可作为检验肝脏性能的指标之一。随着脾功能的下降、骨髓的破坏以及血小板数量的降低,在肝病血清学中的生化指标中,其肝脏合成物浓度会有所下降,同时其血清中的本种物质浓度会升高,如ALT以及AST。因肝脏受损而引起部门肝脏功能的新陈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该血清浓度提高。简而言之,生化检验的主要优点包括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点,在肝脏检验中具有重要价值[6,7]。

由于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降低了肝功能的合成能力,所以减少了多类物质的合成量。其中CHE水平下降由于表现不明显,难以引起患者注意,实际上对于肝病患者,CHE水平下降表明患者肝实质细胞受到损害,并且肝功能出现降低。另外,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T、TBIL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主要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中的物质向血清渗漏,其中TBIL水平升高是由于肝脏系统受损造成代谢受到阻碍。同时AST、ALT指标都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类生物酶,同时会向血液中释放,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对肝实质细胞的具体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反映,有助于临床了解肝脏的具体储备能力以及合成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新生化指标相比具备明显差距(P<0.05)。究其原因,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是由血液传播为主的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性传播等传染引起的。相对来说,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更严重,预后更不好。而上述研究中所选的指标TBA是胆烷酸的统称,与TBIL均储存在胆囊,一般病毒性肝炎患者因为肝脏受损较少或是治疗结束后,其肝功受损可逆,但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其病情更重,肝功会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使得TBA、TBIL较难回归正常,所以,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TBA与TBIL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着较大差距。

观察组除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项指标百分比相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的各项新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经对比分析后均提示具备明显差异(P<0.05)。而在杨洁、马新[8]等人的相关研究报道中,其研究内容与相关指标情况与本文相符。由此可知,肝脏器官受到破坏,会导致肝脏代谢紊乱、血清本中物质的浓度上升,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增加,而ALT则分布在患者的细胞质水溶相当中,当患者肝细胞出现变化,或者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其中的ALT会大量释放,病变轻微时ALT比值下降小于1,病变较重时ALT比值上升大于1,而随着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ALT比值会进一步增加,甚至会增加到2或3以上[9]。通过ALT比值来对病毒性肝炎种类进行鉴别,并且进一步对患者肝脏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对患者预后效果来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使用生化检验指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检验,能够有效掌握患者病情,从而制定出科学详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炎生化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治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