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多酚酸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微栓子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

2021-07-12杜洪彬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神经内科1540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塞通栓子酚酸

杜洪彬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神经内科 154002

临床上,脑梗死十分常见,为脑血管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和遗传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生活习惯与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因脑动脉管腔内膜受损抑或者是冠脉粥样硬化形成了血栓,且栓子随着血液进入颅内,使得血管腔出现了急性闭塞的情况,并由此引发脑组织的缺氧/缺血,进而导致了脑梗死[2]。相关资料中提及,急性脑梗死具有病情危急、预后差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3]。目前,临床医师一般会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等疗法来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丹参多酚酸含有丹参乙酸等有效成分,能够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有效抑制,并能起到改善血脂与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4]。血塞通可对纤维蛋白进行分解,并能保护脑细胞,改善血液黏度[5]。本文选取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旨在分析丹参多酚酸联合血塞通用于急性脑梗死中对改善微栓子和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均分2组,每组40例。研究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2.36±4.58)岁;体重41~87kg,平均体重(56.79±6.43)kg;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97±4.15)岁;体重41~86kg,平均体重(56.32±6.94)kg;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8例。纳入标准:(1)患者经头颅MRI抑或者是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为首次发病,病程不足6h。(2)患者临床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肌力为0~3级。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免疫性疾病者、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有全身出血史者、恶性病变者、颅内出血者、感染者、近期使用过抗凝药物者、治疗期间死亡者、过敏体质者[6]。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都接受常规治疗:营养支持、降血压、抗凝和降血糖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和血塞通,用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111),0.13g/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稀释,静脉滴注治疗,1次/d。血塞通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0787),100mg/次,肌肉注射给药,2次/d。2组的疗程都是14d。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清晨空腹静脉血约5ml,经离心分离出血清后,采取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利用TC-8080型的经颅多普勒监测仪对2组治疗14d后脑血流当中的微栓子信号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便于后期分析。

1.4 疗效判定[7]根据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标准对2组连续治疗14d后的疗效作出评价:(1)基本痊愈,患者NIHSS评分减少超过90%。(2)显著改善,患者NIHSS评分减少46%~90%。(3)进步,患者NIHSS评分减少17%~45%。(4)无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不足17%。(5)恶化,患者NIHSS评分增高。(基本痊愈+显著改善+进步)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组治疗前hs-CRP、TNF-α和IL-6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2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2 2组微栓子对比 研究组微栓子监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微栓子监测结果对比[n(%)]

2.3 2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对比[n(%)]

3 讨论

目前,急性脑梗死在我国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可引起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使得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本病以耳鸣、头痛、半身不遂和眩晕等为主症,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8]。虽通过常规抗凝与降压等对症治疗能够对急性脑梗死病患的病情进行控制,但总体疗效欠佳。

祖国医学中,急性脑梗死被纳入“偏瘫”“中风”等范畴之中,通常是由气虚抑或者是气滞所致,可引起血运不畅的情况[9],故在治疗时应从通脉活络与活血祛瘀两方面入手。丹参多酚酸能够改善血液黏度,并利于血液流变学的恢复,能够提高脑部缺血区中的血流量,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有效抵抗,另外丹参多酚酸还能对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并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10]。

血塞通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之一,主要含有三七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在治疗瘀血阻络证和中风偏瘫中具有显著疗效。有报道称,血塞通注射液能够对衍脂类生物的合成进行有效的抑制,可降低血中脂蛋白含量,改善HDL-C浓度,并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的方式,起到较好的缓解炎症反应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11]。此外,血塞通注射液还能舒张梗死血管,增加脑部血供,提高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耗,从而有助于预防心电异常的发生。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14d后研究组hs-CRP、TNF-α与IL-6水平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微栓子监测结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患而言,其在发病后机体中的IL-6水平会显著增高,并对平滑肌细胞造成刺激,使得血中hs-CRP含量明显增加,进而导致了脑梗死的加剧,而TNF-α则能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使得炎性反应加重。联用丹参多酚酸与血塞通起到较好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等作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还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综上所述,选择丹参多酚酸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减少微栓子,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提高疗效,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血塞通栓子酚酸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栓子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