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梁升明月

2021-07-11李长顺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朱子指导员老兵

李长顺

老兵序曲

大梁门上,弯弯的初月升起。一柄古代兵器月牙铲,在夜空中发出银色的光芒。青砖叠楼的大梁门,灯火辉煌。流星般的车水马龙,穿过大梁门巨大的门洞。好一副繁荣和谐的盛世景象。

夜色下的我,从容拍下热闹大梁门上的月钩,匆匆走向维也纳酒店清明上河园店。时逢庚子年,阳历12月18日。老首长老战友们,已经在酒店六楼宴会厅聚齐。一番觥筹交错,畅叙战友友情后,又进入三楼多功能会议室,享受一场豫剧名家的盛宴。

今晚的演出小分队,演员加琴师,只有十来个,大多是开封豫剧团的名演员,以及河南电视台著名戏曲栏目《梨园春》的擂主。

台下,南阳老兵特别待见豫剧《南阳关》,张培林等的折子戏,慷慨激昂,正对老兵脾气;郑州的战友,最熟悉曲剧《卷席筒》,曲剧名家刘志刚的“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唱者如泣如诉,听者如痴如醉;所有在场的战友,全都千百遍地听过《朝阳沟》。今天有幸当面聆听豫剧名家殷永霞、蔡新爱、杨海红的“亲家母对唱”折子戏,别有一番滋味。

老兵们,点了自己喜爱的选段。大个子宋指导员,点了一段《三江水》;有老兵喜欢传统戏,点了一段《三哭殿》;另一个爱听现代戏,要求来一段《倒霉大叔的婚事》;有的听惯了革命现代京剧,写纸条点《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有的点《大登殿》,有的点《站门楼》;有的老兵是戏迷票友,爱听名家名剧名段;有的老兵是乐器爱好者,干脆请琴师来了一曲板胡演奏。唔,曹琴师等四人的乐器表演,确实非常精彩,功力非同一般。快时,骏马奔腾;再快,万马飞跃;更快,雷鸣闪电:赢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三门峡老兵尤佩林、李炳安议论说,真好,比三门峡的演出好。这话发自肺腑。毕竟,开封当过多少年的河南省省会。省会剧团的水平,那可是代表河南、走向全国的。

老战友,开封军分区原司令员陈文祥,是今晚的无名英雄。陈司令1960年入伍原工程兵54师101团,退伍回到老家河南密县农村,又传奇般二次入伍,一路高升到军分区司令的职位。为今晚戏曲名家演唱会付出辛勤努力的陈司令,打前站跑前跑后脚不沾地的人,默默奉献的牛德福、杨德坡,一贯低调的段金尧、鲁海军,看到老战士们巴掌拍得震天响,脸上的菊花开新花,自己心里也乐开了花。

战士歌声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雄壮的歌声,高昂地在宾馆内外响起。这是第二天上午。台上指挥的三门峡战友尤佩林,手势有力,起落得法。第一遍齐声合唱,第二遍二部轮唱。台下靠窗口一半老兵为一声部,靠门口一半老兵为二声部。五十多个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老兵,唱起心爱的军歌,还是那么有力,那么深情,那么豪迈。歌声此起彼伏,大家配合默契,风采不减当年。歌声把老兵们带回火红的青春年代。嘹亮的军歌,吸引了不少观众。酒店内的其他人员,循声前来观看。大街上的行人,驻足寻找这震撼人心的战歌的来源。

“哗啦啦!”一面红旗展开。上书两行金色大字,上一行为“军委工程兵8342部队(54师)”,下一行为“河南战友联谊会”,中间为耀眼夺目的八一军徽。专程前来参会的54师联谊会会长陈怀文、常务副会长朱怀华、顾问强春全,一致连声夸赞,这是河南战友的创举,老部队工程兵54师撤销后的第一面战旗。我看准机会,迈步上台,站立在军旗旁,请主持会议的鲁海军秘书长用我的手机,朝我对焦、定格。后来我把照片组成九宫格发朋友圈。没过一天,转了一圈,又有战友转发给我。首长与战友们,把我和我的这张照片,称为“与54师新军旗合影第一人”。

忆往昔,这些老兵们,正是在工程兵54师大旗的指引下,大战沙漠戈壁,鏖战崇山峻岭,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卓越贡献。就连解放军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也称赞54师的工程兵指战员,为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立了大功。

“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原指导员宋同太深情回忆。他对54师精神的精辟总结,把战友们带回为祖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岁月。1958年入伍的宋同太,1964年任十连副指导员,一年后接任指导员。正是这年冬天,十连接受上白骨山施工的紧急命令。仅仅在海拔4600米夜间气温零下35度的白骨山扎营与宿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扎营,先要铲去40多公分厚的积雪,再要挖掉差不多同样厚度的冰冻层,最后在冻土上一镐一镐地刨,才能搭起帐篷。宿营休息后发生的事情,更是前所未闻。极冷的气温下,战士们要身穿棉衣,裹紧大衣,才能入睡。第二天早上出操,宋指导员与连长在集合地点等半天,才来了稀稀拉拉不到二十个人。工程兵,可都是二百人出头的大连。咋回事?宋指导员进帐篷一看,明白了。大家都在一镐一镐抡着铁镐刨大头鞋。原来气温太低,战士们休息前脱掉的大头鞋子,带着点体温,此时就如同生了根一样,牢牢冻在地上。

宋同太指导员最光荣的一天,是1968年9月1日,中央军委在西北重镇甘肃酒泉南郊的戈壁滩上,隆重举行命名表彰大会。当军委工程兵司令員陈士渠宣读完中央军委命名表彰命令,又代表中央军委授旗时,当宋同太和连长房立民举手敬礼,郑重接过“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的锦旗时,心情用“万分激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回首此事,宋指导员激动地说:“今天,虽然我们新中国站起来了,强起来了,富起来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好十连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54师的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我们老兵们,就是要在有生之年,把好十连精神,把54师精神,传给后代,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受邀专程参会并发言的陈怀文,发言中几次哽咽的陈怀文,为弘扬54师精神15次奔赴白涛的陈怀文,使战友们唏嘘不已。

1969年入伍的陈怀文,胸戴大红花的陈怀文,代表山西平遥县全县新兵在欢送大会上表态发言后,就被闷罐车拉到了涪陵白涛镇。这是一个当时在地图上没有坐标找也找不到的乌江边的小镇。这里正在紧张建设世界最大的地下核工程,绝密的“816工程”。施工中最艰苦、最危险的风钻手,真正叫“五块石头夹一块肉”,时刻有生命危险。陈怀文不仅成了一个好风钻手,还是一个施工间隙积极出墙报、黑板报,积极给报社投稿的好报道员。他当兵不到一年就入党,又被提拔为副班长。后来还干过施工连队的副排长、排长。再后来调团部师部任新闻干事和组织干事。

2010年得悉神秘的“816工程”解密,陈怀文立即撰文回忆54师数万官兵,奋战八年流血流汗基本完成“816工程”的光辉业绩,成为揭秘工程兵大战金子山地下核工程的第一人。而后,为了宣传英勇的54师事迹,弘扬难忘的54师精神,陈怀文把90岁老母亲屡屡托付给妹妹,15次赴白涛小镇,为英勇的54师老战士们,为挖掘与宣传54师精神奔走呼吁。

焦园心声

兰考焦裕禄纪念园。一群老战士整齐列队于焦裕禄塑像前。老兵们向毛主席的好学生,县委书记的榜样,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同志,深深地三鞠躬。

指挥老兵们列队致敬的老战士,叫朱怀华。这个姓朱的老兵,对人民军队忠诚,向朱德总司令看齐。咱不说1963年入伍的朱怀华,两次荣立三等功;也不说1969年朱怀华,作为54师个人代表参加国庆20年大庆天安门观礼,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更不说退伍转业后的朱怀华,任西安市公安局干部培训学校校长,呕心沥血培训公安干警;也不提退休后患了癌症的朱怀华,还把为老兵说句话、办件事、解决一个困难,当成自己最高兴的事儿;更不讲朱怀华嘱托子女,逝世后把骨灰一分为三,一份送马兰核基地,一份埋“816核工程”金子山,一份叶落归根。单说这个姓朱的小新兵,足智多谋的小诸葛,人称“小朱子”,给老家讨军马的故事。

那还是1968年的时候,部队军马场要低价处理一批军马。给师首长当公务员的小朱子,听说这个消息,又听说军马有一半给了一个干事。小朱子马上想起入伍前乡亲们缺乏牲畜拉犁的苦楚,想起自己和同伴们很小就吃力地推磨。小朱子在首长面前情不自禁地实话实说,说着说着泪就扑簌簌流下来。首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另一半军马交给小朱子,支援小朱子的家乡安徽萧县张大屯人民公社。公社书记接到武装部长的电话,大喜过望,连夜筹钱,迅速派武装部长前来接收军马。这可是整整三百匹大牲口啊!小朱子随同军马回到家乡时候,受到英雄般的夹道欢迎。老朱现在在老家的知名度,高到你不可想象。不久前老朱回老家,还有年轻的乡亲说,我家那匹马,就是你给老家买回的军马的后代。

致敬队列中间的强春全,曾经当过朱怀华的亲密搭档。也是1963年入伍的强春全,来自陕西彬县。强春全的性格沉默寡言,严谨谦虚,正好与朱怀华相辅相成。强春全从战士到上士、给养员、副排长、司务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并且立三等功一次。他从正连职坐直升飞机,直接升任团副政委。后任武警学院光电系一队政委,而朱怀华是队长。强春全转业到陕西工商银行从老干处副处长位子上退休后,也是念念不忘部队不忘战友,多次号召战友们并带头为困难老兵捐款。

瞻仰的行列里,从北京专程赶来的顾问苏勇和霍维周,也恭敬地肃立其中。

老战士们参观学习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聆听讲解员的真情讲述,又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老兵们说,焦裕禄精神,工程兵精神,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要世代相传。

老兵赞歌

老兵聚会圆满结束。老兵们惦记着更老的老兵。陈怀文、朱怀华、强春全、郭武军、段金尧等一行八人,驱车赶往安阳,探望原103团抗美援朝老战士——林县入伍转业安阳年已八十有四的秦俊生。我当然陪同前往。

安阳老战友来亮、杨长友、耿宪平,早已在中州假日酒店等候。一番推杯换盏畅谈老部队54师、互加微信好友后,共同前往平原路老首长的居住地。

老首长大名秦俊生,1955年入伍,来到为抗美援朝立下大功的志愿军驻朝工兵19团。虽然秦俊生没赶上炮火连天的战争,但也为威慑驻南朝鲜美军与李承晚伪军,为朝鲜的战后恢复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秦俊生随工兵19团,1958年最后一批撤回中国,被送进工程兵学校进修学习后,被分配到工程兵103团,曾任排长、副连长、连长,一干就是十多年,是个有功于“两弹一星”的无名英雄。提干当排长连长还长期战斗在掘进一线的秦俊生,由于长时间紧握风钻,右手有四个指头固定性弯曲,形同残疾。

陈会长、朱会长、河南联谊会郭会长等人,在来亮等戰友陪同下,来到秦连长大门口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老首长秦俊生,早已等候的老首长秦俊生,久久盼望老战友们来临的秦俊生,精神依旧矍铄的秦俊生,热情地和老战友们一一握手,一一敬烟敬茶敬水果。秦俊生一字不提自己狭小简陋的住房,他说:“比起打仗牺牲的战友,我幸运多了,我幸福多了。今天这么好的社会,都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战友们要共同奋斗,继续奋斗。”

本想请老首长老战友们看看曹操高陵等著名景点,一睹古都安阳风采。可是由于年底治理大气污染车辆限号,陈怀文郭武军一行,要驱车千里,先赶回开封,再回洛阳,踏上继续慰问困难老兵的旅途。

今天晚上的大梁门,依旧会银月高照。

明天早上,大梁门北边的城墙垛口上,一轮火红的日头,依然会冉冉升起。

老兵们的热情,像燃烧的金乌;老兵们的柔情,像皎洁的月光。

为国家为人民奉献青春与热血的老兵们,不忘初心一往无前精神在怀的老战士们,一如既往,如东升的红日,颜色不退,势头不减,当仁不让。

(责任编辑:碧澎)

猜你喜欢

朱子指导员老兵
小金鱼
多肉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朱子涵 叶子衿
觉 醒
老兵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