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1-07-11丁立江王鹏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乡数字电商

丁立江 王鹏

摘   要:本文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出发,结合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利用信息技术线上化、效率高、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等特征,分析信息技术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起到的作用,最后从数字教育、数字经济、数字决策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出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效落实决策管理的治理对策,从而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有序流动,助推城乡治理现代化和智能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关 键 词: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我国目前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标志着城乡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议题,妥善处理好城乡关系无疑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具有线上化、效率高、传播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一、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征

(一)线上化、效率高

覆盖面极广的远程线上快速通讯网络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和沟通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运输工具和信息通讯工具使人们冲破了地域上的障碍,使得世界市场开始真正形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和高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对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及配置,从而使各种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社会的总产量,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加大对信息资源的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各种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减少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1]。线上化克服了城乡之间的地理距离,缩短了城乡之间的通讯距离,推动城乡信息沟通。同时,能使乡村青少年和农民能更好地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充分体会到线上化给生产生活服务带来的便捷高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传播速度快、改造传统产业

信息化的高速传播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渐下降。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已有专家把信息产业从传统的产业分类体系中分离出来,称其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产业”[2]。让乡村产业的相关信息高速传播。信息技术对乡村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让乡村产业的相关信息高速传播,推动乡村产业中的传统要素如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焕新活力。同时,释放信息新要素资源的作用,催生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三)覆盖领域广、信息共享机制

在信息社会,智能化的综合网络将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各种信息化的终端设备将无处不在。“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获得文字、声音、图像信息,实时进行信息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综合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数字化的生产工具与消费终端广泛应用,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被各种信息终端所包围的社会中,信息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线上化能克服乡村地域广大的问题,信息网络加速覆盖农业和乡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和应用程度,促进城乡间的信息共享,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要求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信息化呼应了当前“十四五”谋划时期对乡村振兴的需求,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必须完成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承接关系。从人的发展来说,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提出了“生活富裕”“农民全面发展”的振兴要求,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区域的发展来说,乡村振兴则是在脱贫攻坚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信息化在乡村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能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补齐乡村振兴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短板,促进乡村产业振兴[3]。

(二)助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产生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乡村电子商务、网络直播和互联网惠普金融等新产业蓬勃发展[4]。

(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5]。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生态环境、农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数据资源,加以分析和应用,从而促进实现基于海量和优质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发展乡村经济管理、社会治理和现代化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组织乡村工作人员学习数字乡村治理知识,培训数字乡村治理技术,提高乡村工作能力。通过社保医疗、互联网农村普惠金融、教育培训等惠民工程的乡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繁荣发展乡村雅俗共赏的网络文化。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从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总体布局看,新型城镇化战略立足城市、根植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乡村、联动着城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应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能够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渠道,如数字教育、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够推动城乡市县整合形成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城乡治理的智慧化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有序流动,构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价值共同体[6]。

(一)提升数字教育能力,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城乡治理的巨大鸿沟在教育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乡村在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文化资源等方面都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数字教育、线上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民进中央今年两会的重點提案《关于加快建立“互联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中提出,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教育”鸿沟日益扩大,发达地区、城镇学校教育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互联网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学校教育形态,而在广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却仍然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来运行[7]。因此,提升城乡尤其是乡村的数字教育能力,是减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

1.提升数字教育硬件设施,为教育信息化铺路筑车

乡村数字教育能力的提升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网络技术、硬件设备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的“路”与“车”,但在线教育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财政支持情况密切相关。国家应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纳入“新基建”,创新公共教育平台建设模式,确立市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国家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2.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满足教育信息化软件需求

即使硬件满足了要求,教育的软件也难以跟上,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人才的利用。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尽快启动实施教育技术高端人才建设计划,加强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应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建立普及化培训与个别化培训相结合、面对面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着重提升教师教师对资源、平台、在线课程设计等基本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等。

2019年初,甘肃启动实施了“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智慧教育建设等教育信息化项目,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很多过去没有宽带网络或上网速度慢的农村薄弱学校,逐步接通了100M以上的网络,驶上了“信息高速路”,为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奠定了基础。目前,甘肃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7.25%,全省接入带宽不足100M的中小学减少到1559所,全省中小学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占86.75%,创历史新高。同时,他们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刚性要求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优秀师资的现实需求双向对接,采用短期实地支教与长期网络支教相融合的新模式,既拓宽了师范类院校实践的渠道,也为贫困地区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条件,为疫情期间甘肃省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些都得益于甘肃省2019年开展的学校联网攻坚行动[8]。

教育的信息化是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抓手。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努力填平城乡教育“数字鸿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城乡人才流动、实现持续的融合发展提供动力。

(二)发挥数字经济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是新时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传统动能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潜力的重要引擎。不仅能够满足新型城镇化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要求,也能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更加精准和高效,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近年来安徽砀山县依托70万亩连片果园这一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组织、政策、产业、运营、人才五个方面开展“提档升级”行动,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快速发展。2019年,砀山县由2015年初的网店139家、电子商务年交易额0.8亿元,发展到拥有电商企业1370余家、农产品电商品牌1500多个、网店和微商5万多家、年电商交易额达46.7亿元、10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的电商大县。砀山县共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4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09个村级电商网点和26个爱心超市,形成三级电商服务平台。此外,引进中国邮政、顺丰、申通等规模以上快递物流企业89家,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大与各类知名网上商城合作力度,不断推进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龙头电商企业深度对接,引导电商企业与农户结对,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数字经济可以搭建城乡之间协同发展的桥梁,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协同发展[9]。

1.发展本地优势产业,创新乡村振兴方式

数字经济还能够创新乡村振兴方式,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抓好贫困地区的产业振兴工作,调整产业结构需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构建多元化乡村经济振兴体系[10]。因此,民族地区振兴经济应当积极发展“互联网+”模式、“信息化集成控制”的产业,普及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产业的已有优势,增加经济效益。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沟通、互联网下单,再通过物流进行运输的新的电商模式已经成为现实的经营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农业”,将改变农村的市场基因,让农村对接互联网大平台,以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以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控制农副产品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此外,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同时,有条件的也可以发展一些工业项目,在县一级建立工业园区,实现集约化发展。同样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对乡村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信息化集成控制的工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真正实现了高效利用资源,创造了新的人力资本,从人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的两方面使经济活力得以涌动,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城乡发展道路。

2.促进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数字赋能特色产业

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潮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新的变数,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正在与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相融合,作用于帮扶对象。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民族地区扶贫不仅需要“授人以鱼”,更要让民族地区的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将电商扶贫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电商扶贫大有可为。创新形式解决贫困问题,对提升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还要以电子商务助力沟通供求双方, 解决市场对接问题, 让贫困户“渔”到之“鱼”换得成钱,好“鱼”卖到好价钱钱。

电商扶贫振兴乡村经济最大的质疑是“数字鸿沟”会将乡村贫困户隔绝在现代农业和现代市场外。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有效提高乡村贫困居民的市场意识和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完善电商平台建设,健全电商服务体系,帮助跨越电商扶贫的“数字鸿沟”,振兴乡村经济。

(三)推进数字政府规划,高效落实决策管理

政府数据由于具有规模性、权威性、公益性和全局性等特点,蕴含巨大价值。我国在总体的战略布局中,对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也有明确的界定,例如2017年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完成目录建设;2018年建成政府主导的数据共享平台,并在部分领域开展应用试点;2020年,要实现政府数据集的普遍開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品和产业,实现关键部门、关键数据的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能帮助政府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数字治理下场景的多样化,使得政府数据从单一来源变成多场景来源。这些丰富的数据以及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得政府形成一个可以感知多维场景的“神经系统”,能更好地监督、预测和分析宏观环境,进行更科学的决策,从而实现城市和乡村的高效治理以及城乡互联互通。

但目前我国在数据共享开放领域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法规不健全,责权、边界不清晰; 标准化后,信息资源多元分布,整合共享难度大;存在技术局限性,打破信息孤岛的时间成本高、效率低。因此,未来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协同发力:

1.打通各部门的数据接口,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数字决策的普及和深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自从我国推进地方政府的数字化建设以来,一个最直观的变化是办理各项手续的流程被大大简化了。以往我们去政府部门办手续,会面临“去之前不知道要带什么材料,去之后总会发现漏带材料”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户口、出生证等多部门盖章的手续,流程之繁琐,让人头疼。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中普及之后,很多手续都变得十分简便。比如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和广东省推出的“粤省事”小程序,都让办证、领公积金这些手续直接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数字技术在后台打通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接口,让数据在我们看不见的后台和虚拟世界中高速流转,从而代替了人类在真实世界中的跑动。未来要继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更高效地落实政府管理的各个步骤。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多样信息化服务

补齐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支持改造乡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终端,扩大4G网络在农村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覆盖率,加快推进5G在农村的应用,加快构建高速畅通、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通信网络。在加快互联网覆盖的过程中,还要探索多种信息化服务方式,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根据贫困群众的现实条件提供信息化服务。山东省寿光市已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寿光市县农业农村局都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市、县农业农村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县市采用“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很快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接受和应用[11]。

3.利用政府高效决策的效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除了推动个人生活的便利之外,数字决策在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以及优化营商环境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简审批、优服务”成为各个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目标[1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中央党校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显示,在省级许可事项中,82.13%的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34.55%的事项实现网上审批和“零跑动”。现在,很多省市都在推动网上完成企业的待办事项,比如江苏省推行的“不见面审批”,就能让企业在网上完成营业执照的申请和更新等手续,从而大幅简化审批流程。同时,2019年国务院的规定也明确了电子签名、印章、证照的法律效力,推动了电子证照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认。除了简化审批事项外,很多省市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可信的数据互认平台,帮助企业在办理融资、退税等业务时,实现政府端数据和企业端数据的对接和流转,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办理效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数字治理的普及使得“快速响应”成为政府的重要导向。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浙江温州等地也通过如“人口热力图”等创新应用,推动企业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有序复工复产,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

数字政府的建立能够真正实现居民、企业和政府的高效互动,简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排除城市治理和乡村振兴一系列政策落实的障碍,把关注点重新回归到效益上来。政府需要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也要关注数字弱势群体,充分考虑到如乡村偏远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多措并举提升信息化应用程度,让他们更好融入国家发展进程中,共享数字红利和发展红利。

参考文献

[1] 冯献,李瑾,崔凯.乡村治理数字化:现状、需求与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20(06):73-85.

[2] 江小涓.以数字政府建设支撑高水平数字中国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20(11):8-9.

[3] 彭超,纪安.如何跨越电商扶贫的“数字鸿沟”[J].开放导报,2019(04):36-40.

[4] 彭超,刘合光.“十四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形势、问题与对策[J].改革,2020(02):20-29.

[5] 彭超.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J].人民论坛,2019(33):72-73.

[6] 安徽省砀山县农业农村局.安徽砀山:“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助推乡村振兴[EB/OL][2019-12-19].http://www.crnews.net/xwn/df/128362_20191219093151.html.

[7] 中国青年报.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需直面城乡数字鸿沟[EB/OL][2020-05-27].https://www.sohu.com/a/398043901_119038.

[8] 中国教育报.甘肃实施“互联网+”支教、推进联网攻坚、打造智慧教育——填平城乡教育“数字鸿沟”》[EB/OL][2020-06-26].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6/t20200626_339974.html.

[9] 冯奎.如何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EB/OL][2018-10-09].https://theory.gmw.cn/2018-10/09/content_31603414.htm.

[10] 雷刚.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EB/OL][2020-12-10].http://www.chinajsb.cn/html/202012/10/16014.html.

[11] 仇焕广.十四五规划要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EB/OL][2020-11-09].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0-11/09/content_76889695.shtml.

[12] 史育龙.“十四五”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挑战、思路和建议[EB/OL][2020-08-26].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2008/t20200826_1236869.html.

(中文校对:舒雅)

Promoting High-qual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ng Lijiang1 Wang Peng2

(1.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2208;

2.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and essential issues of high-quality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quality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s it is online, high-efficiency, rapid, and with broad coverage. And from three aspects--digital education, digital economy and digital decision-making, the paper will sort out the governance solutions to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decision-mak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promote the rural-urban exchange, enhance modern and intelligent rural-urban governance, and establish a new rural-urban relationship that supports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s with each other to seek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 informationiza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英文校譯:陈琳)

猜你喜欢

城乡数字电商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成双成对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