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座桥

2021-07-11吴松良

西部 2021年3期
关键词:古桥楹联大桥

吴松良

沈荡大桥

与当年桥上人来人往、桥下百舸川流不息的景象不同,现在的沈荡大桥虽然高高屹立在沈荡镇南聚金村陈家港众坟漾河道上,但是,当从它被整体迁移过来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告别热闹,与寂寞相伴,退出交通的功能。沈荡大桥是海盐唯一的通过整体迁移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老三孔石拱桥。这座用一块块巨大花岗岩砌成的古桥,古朴壮观,结构精巧,桥长达四十八米,宽四点九米,中孔净跨十四点四米,梁底标高达到十一点三二米。观察桥孔,拱桥内壁是由一块块长长的弧形条石层层并列连接而成,弧形条石曲线柔和,相互间配合严密,形成有力的拱形支撑,托起大桥,承载过往重物。真的非常佩服古时的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胆识。竟然仅用一把铁锤和一把凿子,在叮叮当当的声响中,把一块块死硬的石头敲凿出生命的曲线。

桥两头的路已长满杂草野藤,几乎无处下足。我们艰难地来到桥下,拾级而上,看着断裂、缺损的阶石,想象着这座桥所承受过的沧桑。来到桥顶平台,见平台两侧的桥栏杆别出心裁地用长达三点八米的岩石凿成长椅状,既可当栏杆又可供路人休息,一物两用,独具匠心。平台中央镶嵌着一块长方形巨石,上有雕刻精美的云纹圆形图案。坐上石椅上,有平台四角四头石狮的陪伴。边休息边端详雕刻的花朵,或眺望满是养眼的绿色,或俯视桥下平静的水面,体味江南水乡田园的宁静、富庶的同时,可以暂时抛弃城市的嘈杂与喧嚣。

细细观察,很多石块上有黑色的阿拉伯数字。这是1998年大桥迁移时给每块石块做的编号,以便迁移建造时做到各归各位、原式原样。这座大桥原先位于沈荡镇东的盐嘉塘上,东西横跨。盐嘉塘曾经叫永庆塘,所以桥额上阳刻着“永庆塘桥”四个大字。沈荡大桥只是人们的俗称,永庆塘桥才是它的正宗称呼。大桥建成后,就成了沈荡镇的地标性建筑,站在巍峨的大桥上放眼四周,十里水乡尽收眼底,极目远望,向东可见海盐县城的宝塔,向西硖石东山若隐若现。过去,沈荡大桥是民间百姓心目中的景点,记得我在沈荡中学读书的时候,同学们总喜欢走上大桥观光。那时水乡大地没有其他高大建筑,方圆几十里唯有它鹤立鸡群。站在大桥上鸟瞰四方,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度。

古时,盐嘉塘不仅是漕运的官塘,更是浙北排涝泄洪的主要通道,“吾邑渚水,自杭州天目渚山,历海宁硖川分流而来,为溪、为湖,统会于官塘。官塘,自欤城而北,历常丰闸,至郡城;自郡城而北,附太湖入海”。那时,没有长山河出海排涝口和南台头出海排涝口,上游也没有盐官出海排涝口,盐嘉塘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此处两岸人口稠密,“塘之两岸,若村若镇,居民千户”,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等仅靠渡船根本解决不了,尤其是处于西岸的沈荡镇,自明朝起已是海盐北部的中心城镇,小小的渡船已无法载下日益兴旺的商业交流。人员纷乱、货物过载,还常常引发翻船事故,“向以问渡通往来,携筐带壶,争先者或至舟覆”。遇到狂风暴雨、风雪浓雾等恶劣天气,急于摆渡的人们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竟有白等一天没得上船的事情。“其暴风骤雨,晓雾雪夜,舟之手龟坼,拥败絮僵卧,呼之者至唇焦口燥不应,有移时竟不得渡者,居民苦之”,两岸居民迫切希望能建一座桥,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可是,建桥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呢?传说,不知道何时,一位僧人在塘东岸搭了一间茅屋。僧人名叫野樵,慷慨大气,勇挑重担,决心通过自己长久的募捐筹集资金,在此建桥。让野樵十分郁闷的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却双手空空捐不到款项。原来,这野樵虽是僧人却修道不高,天性自由散漫,生活无节制。自身都料理不好,怎能做掌管金钱这等重要的事情,大家都不信任野樵。也许,这野樵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对他的一贯看法。人们并不理会,用今天的话来说,野樵已被人看死了,尽管他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却没有人愿意掏腰包,募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再后来,有僧人甚至利用两岸人们建桥心切的心理,打起了骗钱的主意,将募捐到的钱用来赌博吃喝任意挥霍,后被人们识破,建桥之事再成泡影。

一个缺乏诚信,一个行为不端,他们的所作所为拖延了大桥的建造时间,却没有消减人们建造大桥的夙愿。终于有一天,恬息庵的一位僧人自然出来主持募捐活动。这位吸取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邀请宗族长辈、当地有名望的许汝霖、梁泽推广倡導募捐,一时间方圆数十里民众纷纷响应,争先恐后踊跃捐款。面对如此一项大工程,自然自觉非他一人所能为,于是他推荐了方明,许汝霖、梁泽又推荐了少灯协助自然开展工作。自然、方明、少灯三人设立投钱箱,按户捐资,每户每日最少捐一钱,不设上限。有人捐款多达黄金百两。后来,自然去世,少灯、方明两人继续主持工作。大桥自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动工,用了七年时间,终于在雍正三年(1725)顺利完工。道光年间大桥塌掉了,人们不得不再次掀起捐款建桥活动,并在光绪六年开工,经过两年的建设,于光绪八年(1882)在原桥址北侧二百米处建成一座新桥,人们在桥顶栏杆上工工整整地刻下了“大清光绪八年里人重建”几个字。

我从朋友那里复制了一张沈荡大桥的黑白老照片,这是姚志文先生拍摄于“民国”二十六年的作品,虽然年代久远,但基本图像还算清晰。照片上,一座三孔石拱桥,两侧的台阶上有几个架子,支撑着桥面,形成桥上之桥的奇特构造。看到这张照片,就不得不提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会战。地处杭州湾北岸的海盐,是海盐经嘉兴至吴江的海嘉防线的重要部分,因为军事需要,当时正在修筑新篁至硖石的公路。在修路过程中,建筑师因地制宜在桥上建桥,把原来的石阶桥变成了可以通汽车的公路桥,省时省工省钱。只可惜,淞沪会战后,为阻止日军利用该桥进犯,人们不得不将上桥毁掉。

我不知道当年建造沈荡大桥的那些建筑师来自何方,又去了何地,就算能够查到他们的踪影,估计也早已作古。然而民间还是留下了当年建筑师建造沈荡大桥时的一些传说。据说他们是从北方过来的,此工程项目的大师傅叫石胜,应该说相当于现在的包工头,石胜带了个大徒弟名叫金根。在建造过程中,大徒弟金根察觉到桥基下沉的程度超过预想,便提醒师傅。师傅石胜对桥基下沉估计不足,又反感徒弟的一次次提醒,误认为徒弟是在挑战师傅,便倚老卖老不理会徒弟的善意提醒。无奈的金根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在拱洞的每一层条石间凿一个小洞,并为每个小洞准备一个木榫。待大桥合龙时,龙门石果然如金根所料因桥基下沉而卡在中间豁口,上下不能,进退不得。此时,金根旋即率众师弟将准备好的木榫打入早已凿好的小洞中,桥体慢慢抬升,随着龙门石咯噔一声,大桥成功合拢。当我再次来到大桥,仔细寻找那些小洞时,却发现拱洞条石的每一层之间结合严密,更找不到所谓可以打入木榫的一个个小洞。在中国传统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的说法,对师傅的挑战常常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正因为有了这种长期的关系,人们便会制造出许多引人思考、耐人寻味的师徒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这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后来被著名作家余华写进了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里。

因为迁移,此时此处的桥联所描述的背景已无法与实际相呼应,那么就想象下彼时彼地大桥东西横跨在盐嘉塘时的情景吧:向南而望,“砥柱在中央喜西注宋坡南通殷水,浮图同射影俨虹流华渚星涣文昌”,“阁峙西南咫尺文星常朗照,塘分上下往来坦道庆同遵”;面朝北方,“螺来剧鲜妍胜地接三塔双溪不远,鸿工成略彴文澜汇璇源玉水而流”,“雁齿重排数载经营恢旧制,虹腰复睹万年巩固镇中流”。

我闭目立于大桥,展开想象,那美妙的图画便奔涌而来。

埋蛇桥

江南水乡的海盐,河道纵横,桥梁众多。有些古石桥的桥名,是很有特色的。元通街道的思古桥,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元通街道和西塘街道交界的埋蛇桥,更有特色。埋蛇桥离元通街道早前的青莲寺集市不远,南北跨朝阳庙港,它的东南是西塘永宁,向北经白漾河可以到达平湖。埋蛇桥为三孔二联排石柱石梁桥,全长十九点四米,宽一点一米。东西桥额上阳刻“重建埋蛇桥”,旁阴刻纪年铭文,均已辨认不清。两侧浮雕水波纹,桥耳素面,两端桥台由条石错缝砌筑,北桥台外则还附有石柱。

埋蛇桥,看着这样的桥名,一般人都会产生些许疑惑,有人甚至听我说及埋蛇桥便觉恐惧,问我,怎么会这样给桥取名的,桥下是不是真的埋了一条大蛇。在我还没有仔细研究桥上楹联之前,也是一片茫然。后来,几次来到桥头,努力认清桥上那些字后,才恍然大悟,这个桥名取得真是有意思。桥西侧下联是:埋蛇享宰相之荣。这是记载在《史记》中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孙叔敖的人出外旅行,在路上见到一条蛇。这蛇长着两个脑袋,是条两头蛇。传说,两头蛇是大灾星,见到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看到这两头蛇,知道自己会死,非常恨,于是就毫不留情地把两头蛇打死,挖坑埋了。孙叔敖想到自己要死了,心里一直闷闷不乐。他的母亲问他,为什么自己心情这么差,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孙叔敖告诉母亲,自己见到两头蛇了,还补上一句,必定要死的,不能孝顺父母了,所以很忧虑。母亲问他现在蛇在哪里。孙叔敖说,自己已经把它打死并埋了,因为怕被别的人再看到,像我一样会死。母亲听了,转悲为喜,说,不用害怕,不用忧虑,凡是积阴德的人必定会有善报,你把蛇埋了,也就是救了别人,你不但不会死,反而会大富大贵。果然,孙叔敖不仅没有死,还官至楚国令尹,就是楚国宰相,而且是一位明相、贤相,为楚国做了很多好事。

原来,取名此桥为埋蛇桥,是在劝人为善,告诉人们,凡事不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做了好事必有好报。

读过下联,回过头来再看西侧的上联:救蚁中状元之选。这也是个典故,说的是宋代有宋郊、宋祁两兄弟,都在太学读书。一天,一位僧人给兄弟二人相面,非常神秘地对他们说,小宋要当天下第一,大宋也会及第。后来春试完毕,僧人见了大宋就恭贺说,你好像曾经救活了数百万条生命。宋郊笑了,自己一个穷读书人哪里有力量救活那么多生命。僧人说,蠕动的东西都是生命。宋效想了想,记起一件事,那天下暴雨,看到有个蚁穴被暴雨浸灭,就编了竹桥去救水里的蚂蚁。僧人说小宋今年要中状元,但大宋不会比小宋差。等到宣布结果时,宋祁果然中了状元,但章献太后说,弟弟不可以在兄长前面。于是让宋郊当第一,宋祁退居第十。这时,他们才相信僧人的话没错,以考试成绩,小宋是状元,而因章献太后的一句话,大宋成了状元,追溯之前僧人的说法,这都是因为大宋在之前救了百万蚂蚁的性命。

这两个故事时间相隔很久,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一个发生在宋代,但异曲同工,都讲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因果之说、行善积德、好人有好报的理念。

说过西侧楹联,再看东侧楹联,上联:侍行方便广积阴功,下联:利物利人修缮修福。两侧楹联相互呼应,那边讲了行善积德,必有好报的故事,这边号召人们与人方便,多做善事多积德,修缮修福。

埋蛇桥的桥柱内侧有字堂,字堂上方覆置荷叶,下方刻有莲花,中间有些字迹已经不清,依稀可以辨认出其中的大多数文字,上面有“朱聚战”“周王树”“冯”“蒋”“合建”的字样,想必这重建埋蛇桥一定与这几个人有关系。这些人出资建桥,积了大德,该在此留下他们的姓名,让后人记得。

看过不少古石桥的楹联,以描述桥周围的地域风景居多,或者加上一些祈祷祝愿的话。著名的沈荡大桥有两幅楹联,其中一幅是这样写的:“砥柱在中央喜西注宋坡南通殷水,浮图同射影俨虹流华渚星涣文昌”,基本以写景和祝愿为主。武原红益村胥溪上的胥溪桥与伍子胥有关,东联是:“祥光披明月,瑞气临胥溪”,也是写景写祈祷。埋蛇桥楹联完全避开地域风景描写,借历史典故直接表述人文哲理,进而劝告人们多行善事,与人方便,积善积德,这是建桥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读来发人深省。

想當年,人们依船以水出行,从埋蛇桥下经过,看到这两侧的楹联,不管是为官的还是为民的,不管是好人还是恶人,相信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触动。

思古桥

踏访过海盐这么多古石桥,作为石排柱石梁桥,重建思古桥是数一数二的。

我之所以把重建思古桥排在海盐古石桥的前面,有三条理由:第一,思古桥的体量大,海盐的古石桥一般以二联石梁桥居多,多在野外,宽度一般不超过一点五米,而思古桥是三联石梁桥,宽度达到一点九米,这是海盐古石桥中少有的;第二,思古桥的全石质结构,无论是桥面石还是桥柱,用料考究,并且都经过工匠细凿而成,表面平整光洁;第三,桥额上阳刻桥名,桥名两头阴刻建桥纪年铭文,以及两边的卷云纹图案雕刻,都十分精美。美中不足的是,东侧第一个桥柱直接使用了两件从其他建筑上拆过来的构件,显得有些不协调。

重建思古桥位于海盐县元通街道,东西跨思古桥港,桥的东侧是元通街道凤凰社区地界,桥的西侧是永福社区地界。桥额上阳刻楷体“重建思古桥”,阴刻建桥纪年铭文“光绪六年十一月吉旦”和“里人公建”,两边雕刻有卷云纹图案,由此得知思古桥重建于光绪六年十一月,始建于何时不得而知。重建思古桥是五孔四排三联石梁桥,全长二十五点八米,宽一点九米。

思古桥的桥名也很独特。古人给桥取名,往往以当地的地名或者是原居民的姓氏命名的居多,也有以桥所跨的河、浜命名的,再就是以附近地标命名的。思古桥却取了这么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思念的思,古代的古。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当年的捐资者、建造者们想要追思些什么,或是想要提醒那些经过此桥的人不要忘却某个故事。从中间桥柱两侧的楹联中,我读出了一些端倪。

这是一个入夏以来气温突然飙升的炎热中午,我对思古桥的探索热情与气温一样高升。我准备了相机、望远镜等设备,再次来到思古桥上。这次,我心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想把刻在桥上的每一个字都辨认出来。当我正在为无法看清桥上的楹联而焦躁时,发现不远处有条小船靠在河边。我便从树上解开船的缆绳,小心翼翼跨进船里。当我摇摇晃晃把小船划到桥柱跟前,心情一下由划船时的紧张变为激动,那些原本模糊的字体开始能够辨认了。

与我先前的猜测一样,从楹联中,我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故事的存在。桥南侧写道:“玉带绾晴虹何处思怀春折柳,金波印明月谁家古调夜吹箫。”

看着这些字,我仿佛读出古典爱情故事:“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应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桥头,一对有情人正在依依惜别。男人身背行囊准备远行,此去不知归期是何夕。女人从桥头河边的柳树上折下柳枝,深情地送到男人手里。此时,两双眼睛对视,久久不能移开。时间仿佛已经凝固,晨曦中的大地上映下一对男女手握手难分难舍的身影。猛然间,男人抽出手,转身捷步离去,女人抬了抬手,无奈地慢慢放下。

光阴似箭,人们很快迎来花好月圆的中秋。是夜,箫声响起,乐声在夜空中飘荡,银色的月光下,乐曲缠绕、委婉、凄美,是谁在吹奏那撩人的相思曲?当然是那夜夜盼郎归的女人。此情此景,犹如当年诗仙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当我的思绪从古代的爱情故事中走出时,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这还是一幅嵌名对联,把桥名的“思”和“古”二字嵌在上下联中。

小船划至桥北,只见北侧楹联写着:“秋水寄幽思庄叟观鱼参妙道,民风存太古张侯进履见奇才。”原来,楹联中嵌入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庄叟观鱼,一个是张良进履。

宋代诗人张頔有诗《清淮楼》:“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唯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流。”另一位宋代诗人陈著也有诗:“庄叟非观鱼,游戏何有乡。灵均岂渔者,聊以歌沧浪。超然网罟外,千载名字香。今人志多取,曲钩有余殃。鱼死心亦死,胡为不自伤。勿谓得忘筌,未得筌以忘。”这两首诗都说到了同一个典故:庄惠观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

用现在的话说,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这些鲦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从从容容,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就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问道,那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刚才问我哪里能知道鱼的快乐,其实就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

下联的张侯进履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据传说,当年韩国有个贵族姬公子,为报亡国之仇,雇人刺杀秦始皇不成,改名张良消失在乡野。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漫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拾,張良感到太突然,想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还是下桥去给他捡了。老人又得寸进尺,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跪地,小心帮老人穿上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的黎明,我们在桥上见面。两次会面都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原来这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了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辅佐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两个典故,一个告诉人们如何选择角度看待事物,一个暗示对人尊敬、待人友善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与赏识,读来耐人寻味。

我重新回到桥上,四处张望。桥的周围少有人家。桥的一头有大片的荷塘,已有些许嫩绿的荷叶冒出水面,有白鹭时而展翅滑翔,时而驻足觅食,过不了几日,荷塘就会出现碧叶连天的美景。另一头是树密林深的苗圃,宁静幽远。

这里曾经是车马行人往来不断、渔船客舟络绎不绝的地方啊。

猜你喜欢

古桥楹联大桥
大班班本课程“古桥”的实践探索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相关论
逃跑的大桥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数鸭子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楹联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