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架

2021-07-11冯骥才

阅读(高年级) 2021年4期
关键词:书架上架子大洋

冯骥才

犹太人会在孩子一岁时,将蜂蜜涂到《圣经》上让孩子去亲吻。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关于书的美好吧!

大凡人们都是先有书,后有书架的。书多了,无处搁放,才造一个架子。我则不然,我仅有十多本书时,就有一个挺大、挺华美的书架了。

它原先就在走廊贴着墙放着,和人一般高,红木制的,上面有细致的刻花,四条腿裹着厚厚的铜箍。我只知是家里的东西,却不知原先是谁用的,而且玻璃拉門一扇也没有了,架上也没一本书,里边一层层堆的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破布呀,旧竹篮呀,废铁罐呀,空瓶子呀等等,简直就是个杂货架子。日久天长,还被尘土浓浓地涂了一层灰色,谁见了它都躲着走,怕沾脏了衣服,我也从来没想到它会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有在年年入秋时,我把那些大大小小的蟋蟀罐儿一排排摆在上边,起先放在最下边一层,随着长高而渐渐一层层向上移。

至于拿它当书架用,倒有一个特别的起因。那是十一岁时,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见到这同学的爷爷,一位皓首霜须、精神矍铄、性情豁朗的长者。他房间的四壁都是书架,几乎瞧不见一块咫尺大小的空墙壁,书架上整整齐齐排满书籍,我感到这房间又神秘又安静,而且莫测高深。这老爷爷一边轻轻捋着老山羊那样一缕梢头翘起的胡须,一边笑嘻嘻地和我说话。不知为什么,我这张平日挺能讲话的嘴巴始终紧紧闭着,不敢轻易地张开。是不是在这位拥有万卷书的博学的老者面前,任何人都会自觉轻浅,不敢轻易开口呢?我可弄不清自己那冥顽混沌的少年时代的心理和想法,反正我回家后,就把走廊那大书架硬拖到我房间里,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宝贝书也都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上边。瞧,《敏豪生奇遇记》啦,《金银岛》啦,《说唐》啦,《祖母的故事》啦,《铁木儿和他的伙伴》啦……一时我觉得自己有点儿像同学家那老爷爷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遗憾的是,这些书总共不过十多本,放在书架上显得可怜巴巴,好比在一个大院子里只栽上几株花,看上去又穷酸又空洞。我就到爸爸妈妈、姐姐妹妹的房间里去搜罗,凡是书籍,不论什么内容,一把拿来放在我的书架上,惹得他们找不到书就来和我吵闹。

我就像小人国的仆役,急于要填饱格列佛的大肚囊那样,整天费尽心思到处找书。大概最初我就是为了填满这大书架才去书店,或者遛书摊、逛书市的。我没有更多的钱,就把乘车、看电影和买冰棒的钱都省下来买成了书。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为了充实书架而买书,记不得了。我有过一种感觉:当许许多多的书挤满在书架上,书架就变得次要甚至没什么意义了。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

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大书架”了。

书是无穷无尽的,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它们汇成了海洋吗?大洋深处,有谁到过?有人买书,总偏于某一类,我却不然。两本内容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书,看起来毫无关系,就像各自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滴水珠,没有任何关联一样,但不知哪一天出于一种什么机缘和需要,它俩也会倏然地溶成一滴。

这样,我的书就杂了。还有些绝版的、旧版的书,参差地竖立在书架上,它们带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风韵气息,这一架子书所给我的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思考:

作者将无穷无尽的书比作海洋,并感叹“大洋深处,有谁到过”。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写出了自己哪些读书心得。

猜你喜欢

书架上架子大洋
悬浮屋
高的只是你的架子
她就在我书架上
彩色猫头鹰
五行真经(6)
架子牛快速育肥饲养管理技术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水果盒
给书架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