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研究

2021-07-09马瑞果林伟

工业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

马瑞果 林伟

关键词:无用理念;可持续;设计

1 相关理念解析

1.1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可持续设计通过对生活方式的思考,更加关注人们的需求,其包括减量设计、重复利用、回收利用以及再生设计四个原则,期望通过产品服务或设计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新时代,刘新教授将可持续设计分为绿色设计阶段、生态设计阶段、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阶段以及关注社会和谐及大众精神层面设计的四个阶段[2]。可持续设计重视资源的回收性、更新性以及再利用性,主张使用生态环保、可降解度高的材料来重构和整合身边剩余的可再生资源,以减少资源消耗。

1.2 无用理念

无用理念来源于Utterubbish 主题设计展,主张设计要能在社会、经济、商业等方面创造价值[3]。“无用”即是“Use-Less”,无用理念包括少一點资源和金钱,多一点创意和价值等,希望利用多和少的相对关系对资源进行设计转化。其本名取自庄子《人间世》中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4]。此中蕴含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造物观点,教会人们要寻找事物的隐性方面,将合适的使用方式、场合、对象经合理的转化便可发挥其巨大的价值[5]。

2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意义

2.1 关注人们情感需求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注重人的情感诉求。一则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增加产品的心理寿命来延续情感。物品虽老化残破但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已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载体。载体和用户之间产生的共鸣体验即与可持续设计提倡的将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纳入设计范畴的目的相吻合。二则鼓励人们在情感反思中购买绿色可持续产品,为生态环保做贡献。从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出发,令设计更具质感和人情味,感化人心,促使人们身体力行地加入到减少浪费、持续利用的生活中。

2.2 拓展设计的自由度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遵循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设计过程,以变通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形式及服务系统,丰富了可持续设计的表现手法。首先,其认为任何事物在不同阶段都有与众不同的形式美感和珍贵价值,提倡将富有趣味性的构思注入看似无用的事物之中,利用物品固有的肌理和造型特征来探索设计思路,以因物制宜的方式进行设计发散。其次,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引导人们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材料、结构及功能,通过设计改造,令资源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样貌重新应用,为当代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了极其自由的生长空间。此类可持续设计的血脉中拥有关爱自然、尊重技艺等不可复制的优势,也满足了后工业化时代人们追求个性体验的审美情趣和绿色环保的市场需求。

2.3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即是利用巧思来优化资源,通过回收再设计等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生命力,令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一方面,鼓励设计师在创作时考虑全局,从材料的选择到使用都采用可回收、可再生、可分解的资源,减少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和能源消耗,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为社会带来经济利益,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从材料本身的可持续性出发,结合社会现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构思。通过复活资源的形式,以现代科技为辅助来改变设计结构、优化功能和拓宽载体的多样性,以充满趣味性的动态体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令其包含人文关怀的同时形成循环发展的多赢格局。

3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方法

3.1 另为他用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从改变产品的功能出发,使原本物品不经改变或稍加改变和修饰转换成新的产品,在环保与设计中架起一道桥梁,实现从“无用转有用”的变革。可持续设计中的另为他用方法包含了DIY 设计和系统设计两种方式,方式一为家庭废弃物的创意改造。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启发人们以全新视角和变通思维重新定义身边熟悉的物品,结合自我实践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1,墙面收纳通过收集家中的一次性餐盒,将其挖去四分之一,进行改造设计而成。不仅作为家居装饰品提升了生活品味和审美情趣,还能以收纳盒的形式将日常用品进行分类整理,便利生活的同时防止了一次性餐盒直接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全民参与的方式践行环保,不仅调动了人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可持续设计的功能和形式之间的转换。方式二为产品全周期的设计考量。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系统的思维深度考量产品的后续利用及回收路径,使其在完成初始功能后获得二次生命,创造持续的价值。

3.2 回收利用

通过对资源进行回收、重组、再利用,以可持续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物品,赋予其情感和使用寿命的延续,以达到旧貌换新颜的效果,将回收的资源由“无用变巧用”。可持续设计中回收利用的方式迎合了新时代下人们的环保心理和追求时尚趣味的生活理念,其中包含了对载体的解构重组设计与内心情感的延续性设计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材料的可持续性,根据物品的特性进行构思,将设计变成解决问题的手段,实现因物制宜。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因数量过剩且零部件报废严重,占用公共资源的同时,废铁堆积成山,变为城市垃圾。基于此,Qiang Huang 利用回收报废的共享自行车零件为原型解构重组,改造设计了一系列包括长凳、手推车和灯具等功能性产品,如图2。避免了资源浪费的同时推动了环境的永续发展,此种回收利用的设计不仅保存了材料的质感属性,也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二是延伸情感的可持续性。回收利用不仅实现了产品材料和功能的继续使用,也完成了情感的延续。如针对每年数以万计的新生军训,约1400 万军训服装的废弃、闲置问题,设计师充分发掘其中的材料、功能和风格元素,以回收的废旧军训服装为材料,设计了便携书袋、卡包、置物袋等系列产品,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自觉地联想起学生时代的人事物景,产生别样的情感记忆,如图3。从人的情感和内心出发思考再利用的方式,赋予产品二次生命。

3.3 分解应用

以系统思维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将资源分解后再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合理利用材料的同时通过资源中所蕴含的独特艺术、生态及文化价值带给用户多元化的新鲜体验,使其从心底产生对再生设计的认同感,实现可持续设计的“无用无不用”。其中,分解应用的种类可分为自然和工业两种资源。一是利用自然资源创作再生设计。如荷兰droogdesign 公司设计的花园椅子,即是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干草、落叶与可降解树脂混合制作而成,椅子材料完全可生物降解,即便破损,它还可以为其余树木花草提供养料,循环利用。同时,其保留了材料本身自然的表面触感和细腻肌理,结合视觉、触觉及嗅觉等多重感受给人以与自然场景相匹配的温暖、质朴之感,坐于其上仿佛能闻到花草的芳香,如图4。春去秋来,落叶归根,这些自然资源在设计师的眼里都是可以变废为宝且可持续利用的环保材料,传递自然关怀的同时拓展了可持续设计的内涵。二是利用工业及生活资源创作再生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尝试将一些特殊的资源或生物材料通过科学实验创造新的加工工艺,并加以创新转变成可分解循环的设计系统,实现工业资源及其价值的永续利用。例如,设计师安娜· 布勒斯专注于回收人们嚼后吐掉的口香糖,将其分解后,提取橡胶Gum-tec? 制作成了气泡状垃圾桶,用此垃圾桶回收口香糖并将收集后的所有口香糖制作成鞋子、水杯等新产品,形成了口香糖回收应用产业链,如图5。利用可持续设计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联系、梳理和重构产品特性,不但解决了口香糖需长期降解且难以清理的卫生难题,还以设计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协调了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共融。

4 结语

基于无用理念的可持续设计是新形势下生态设计及设计美学理论创新性探索及转变的结果,为设计领域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其强调创新思维,以产业链可持续循环的设计模式来创造正面价值的同时,引导人们学会发现并合理利用身边的宝贵资源,养成良好的绿色消费观。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用创意改变生活,在技术辅助下以赋予情感的新型再生材料来服务社会和大众,让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同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