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配方肥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2021-07-09张小燕鲁学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底肥甘蓝性状

张小燕,鲁学文,董 蔚

(1.甘肃省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永登730300;2.兰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70)

永登县地处河西走廊西部门户,是兰州市高原夏菜的主产区,种植的蔬菜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病虫害少的特点,但由于在生产中农民不能科学合理的施肥以及肥料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了该地区蔬菜产业的纵深发展[1,2]。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提高品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可最大限度的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并能提高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3,4],从而实现增产增收。为了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推广配方肥[5,6],开展了蔬菜配方肥肥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永登县大同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1 800 m 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46 h,年均气温10.3℃,平均无霜期126 d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327 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030 mm。土壤主要为灌淤土,基础理化性状见表1。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甘蓝,品种为中甘11 号。供试肥料:“巍岭山”蔬菜配方肥(N∶P2O5∶K2O=22∶10∶8),由永登富强微肥厂生产;尿素(N 46%),由甘肃刘化集团公司生产;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 个处理,3 次重复。处理1:“巍岭山”配方肥施肥,施肥水平为N∶P2O5∶K2O=32∶10∶8;处理2:农民习惯施肥,为当地甘蓝种植户生产常用肥量,施肥水平为N∶P2O5∶K2O=32∶10∶0。为了防止各小区间串水串肥,试验小区实行单灌,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不施肥,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各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 m2。

施肥水平见表2。处理1 施“巍岭山”配方肥1 500 kg/hm2,其中40%作底肥,60%作追肥;尿素300 kg/hm2,全部作追肥。处理 2 施尿素 900kg/hm2,其中20%作底肥,80%作追肥;磷酸二铵330 kg/hm2,全部作底肥。底肥在起垄覆膜前结合整地均匀撒施、深翻入土,追肥在甘蓝莲座期、结球期结合灌水进行。

表1 试验地土壤基础理化性状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甘蓝成熟后每小区随机取15 棵,测定株高、横径、紧实度等经济性状。产量按小区单独收获称重,折算成公顷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甘蓝成熟后各试验小区单独采收,测定产量,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在两种施肥水平下甘蓝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巍岭山”配方肥处理的小区产量较高,小区平均单产为471.6 kg/30 m2,折合产量157 200 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小区增产106.2 kg/30 m2,增产29.06%,说明“巍岭山”配方肥适合当地甘蓝种植,在此配方下甘蓝产量高、品质好。

2.2 产量方差分析

将测产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各处理、各重复间的差异状况。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试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该试验地力均衡、管理水平均衡、试验设计合理;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巍岭山”配方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明显。

2.3 经济性状分析

各处理的株高、横径、单棵净重、紧实度和合格率等项目指标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 可以看出,两种处理的单株经济性状表现有所不同,“巍岭山”配方肥处理的甘蓝经济性状表现较好,菜球高24.3 cm、横径14.7 cm、单棵菜净重0.9 kg、包心紧实、商品合格率达92.8%,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甘蓝,株高、横茎、单棵净重等经济性状均不如配方肥处理的甘蓝,菜球包心不紧、合格率低、产量和品质都较差。

2.4 效益分析

对各小区的成本投入、纯收益进行了核算、分析和比较,详见表6。成本投入主要有肥料、种子、农药、地膜及生产用工,商品甘蓝售价为1.00 元 /kg。

表2 甘蓝配方肥肥效试验施肥水平

表3 配方肥肥效试验产量结果统计

表4 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表5 配方肥肥效试验经济性状考察

表6 配方肥肥效试验效益分析

从表6 可知,“巍岭山”配方肥处理的产值、纯收入较高,分别为 115 260 元 hm2、89 490 元 /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增收32 673 元/hm2,产投比也最高,为4.5∶1。说明“巍岭山”配方肥增收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于当地甘蓝生产。

3 结论

供试配方肥能改善甘蓝的生物学性状,可提高甘蓝单棵净重、合格率及产量。甘蓝生产中底施“巍岭山”蔬菜配方肥600 kg/hm2,追施尿素300 kg/hm2、“巍岭山”蔬菜配方肥900 kg/hm2时,甘蓝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收益好、产投比高,适合在当地甘蓝生产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底肥甘蓝性状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变色的紫甘蓝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早熟甘蓝新品种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