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0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甘肃省节水灌溉

任 苗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庆阳745000)

1 存在问题

1.1 收益与投资倒挂,农民主动节水的积极性不高

高效节水灌溉投资相对较高,但采用高效节水灌溉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投入存在差距,且高效节水灌溉所带来的收益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农民通过节水所实现的收益甚微,导致成本与价格倒挂。此外,灌溉用水管理机制落后,农业水价偏低,难以精确反馈出水资源的稀缺,群众对水资源利用缺乏危机感,难以形成主动节水的意识。

1.2 资金条件限制区域发展,东部地区节水技术的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已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应用,且成效显著,但区域间的灌溉技术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的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配套资金充足、政府投资多,灌溉技术发展较快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甘肃省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降水能满足作物正常的耗水需求,但降水期与作物耗水期不一致,依然需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由于缺乏配套设施,且经济条件较差、地方政府在节水方面的投资分配比例较低,导致该地区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和推广范围受限。

1.3 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示范带动作用不突出

节水工程的示范作用由于其建设标准较低难以完全发挥,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导致高效节水项目建成后不能高效运行,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工程的节水优势不能完全发挥。

1.4 种植结构及生产方式与高效节水灌溉的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种植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调整,但整体种植结构趋于复杂,不同的作物耗水量不同,灌水定额、灌溉周期等不一致,导致高效节水灌溉的规模与农业布局不相适应。一是粮食作物所占比例较大,为了降低作物耗水量需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二是农户无固定资金来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三是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在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在以雨养农业为主的河东地区推广较慢,还未形成高效节水灌溉体系。资金投入、作物种类及灌溉管理等制约着节水灌溉在大田作物种植方面的大面积推广,在以种粮为主且存在大量小地块、梯田的河东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实施难度较大。

1.5 管理粗放与高效节水的精细化要求不匹配

实现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农业的转型和过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有技术、有文化、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部分农民受传统灌溉思想和灌溉方式(大水漫灌)的影响,认为新型高效节水技术“用不了”或“用不上”。此外,管理粗放不能满足高效节水的精细化要求,形成了“干部怕难管,群众嫌麻烦”的不利局面。

1.6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水价改革进程、水量调控条件、国家投入资金及水资源管理机制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而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长期以来缺乏对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激励机制,加之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缺乏财力保障,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和群众自筹。

1.7 高效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

高效节水灌溉服务体系存在建设滞后、缺少专门的推广机构和固定的技术队伍等问题,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同时还存在灌溉试验站数量偏少、布局散,灌溉试验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足等问题。

2 解决对策

一是改革水价体系,建立合理的水费收缴机制,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二是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资金不足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并鼓励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三是对现有的节水工程进行改造,提高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四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降低高耗水作物的种植比例,结合作物特性与当地实际情况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五是探索高效节水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实现自动化灌溉与用水精细化管理,提升灌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六是管理单位应选用专业技术人才,完善高效节水灌溉服务体系。

3 结束语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在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甘肃省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甘肃省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