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阅读解题技巧之原因概括

2021-07-08曾晓宇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古桥题干答题

曾晓宇

解题技巧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文质兼美的散文是受人青睐的一种体裁。它让我们领略了文化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而原因概括题的考查体现了对同学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同学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原因概括题,多以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的形式出现。题干往往会呈现作者的观点或结论,需要同学们结合文本筛选、概括出作者持有该观点的依据或理由。那么,怎样把握该类题的答题方法并准确呈现答案呢?应遵循“二三四”原则,即“二关注”“三结合”“四强化”。

一、“二关注”

即关注情境,关注题干。

“关注情境”,强调阅读文本时一定要整体阅读,培养情境意识,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回归文本,明确答题区间。

“关注题干”则需明确问题指向,避免答非所问,精准审题才能精准作答。如2019北京卷《北京的“大”与“深”》“20.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6分)”题干中的引句出现在文章第6段的结尾,需重点关注该段文字。同时根据题干提示“结合上下文具體说明”,可见作答时既要考虑上文(主要是第6段),又要考虑下文(主要是第7段),带着“为什么通过胡同人家才能深入理解北京文化”这个问题综合提取信息。

二、“三结合”

即根据题干具体问题指向,结合作品内容,结合结构思路,结合思想情感,从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思考。

如2017北京卷《根河之恋》“5.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其中“‘抵达不了的原因”只需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可得出“‘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的答案。而2018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19.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6分)”的答案:“①虹关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①②两点是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得出的,③④两点则是结合思想情感分析得出的。

三、“四强化”

即强化四种意识:主旨意识、整合意识、规范意识、要点意识。

“主旨意识”即“一切向中心看齐”,注意试题与文本主旨的关联性。如2017天津卷《挺拔之姿》“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关注题干中“是否合乎题旨”这一重要提示,进而想到“扭曲的竹子”应具有象征义。

“整合意识”即答案呈现需要简洁、精练。大家在文中寻找到关键句后不能直接抄录,而要对信息进行提炼整合,相似性表述或观点还需合并同类项进行概括,以避免答题语言的烦琐。

“规范意识”则要培养读文、读题和答题的规范。读文时根据选文的不同类型确定阅读重点,圈画文段;读题时要审考点、明区间,将题干的限制条件变成解题的提示信息;答题时要有条理,分点列举。

“要点意识”则需注意组织答案时关键信息点优先列举,同时关注题目分值,答案往往是因点赋分,如6分的题至少有三个答题点。

模拟演练

故乡的桥

◎李树平

①我走过许多的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②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艄公的号子声……

③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要进城了。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爷爷说:“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

④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自爷爷去世后,我常常想起故乡的桥。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挡住我,低声对我说:“要炸桥呢,请绕行吧!”

⑤“炸桥!”我的心一紧。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⑥草青草黄,又一番春秋转过。一年后的春天,我再回故乡。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仍在记忆的深处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近处,再也不见了那让我儿时洗脚的石板码头,再也不见了那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通向远方的泥土路。远处,再也不见了河边那葱绿色的芦苇和大片的桑树林,再也不见了那黄灿灿撩人心脾的油菜花和紫红色如火如荼的红花草花。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只有桥下那不舍昼夜的古运河,依然那样不舍昼夜地向东方默默流淌,流淌……

(有删改)

“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原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古桥承载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与爷爷的美好回忆,而今古桥消失,作者内心无比难过与不舍。②古桥是故乡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作者乡愁的寄托,作者不愿意看到古桥被炸掉,却挡不住城市前行的步伐,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猜你喜欢

古桥题干答题
数字算式
大班班本课程“古桥”的实践探索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相知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