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安公共技能实训中心共建共享的探索

2021-07-07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成人文化技校313100林建强李满强

新农村(浙江) 2021年5期
关键词:用工实训基地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成人文化技校(313100) 林建强 李满强

(本栏编辑:卢慧龙)

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为加大企业职工和劳动力技能等人才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技能型人才,依据长兴县企业人才引进和用工保障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 的 通 知 精神,为更好服务泗安企业、高端制造业,建立了泗安镇公共技能实训中心。

1.公共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

泗安公共技能实训中心选址在泗安科创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根据省际大平台、森林小城镇的定位,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计划建车铣工实训室、电焊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多媒体理论教室等各1间。承接人力资源管理、车工、铣工、钳工、电焊工、电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后期根据入驻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整培训工种,打通企业用工和职工技能提升渠道。

运行模式:由泗安镇成人文化技校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与长兴技师学院合作,持续争取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和更新,确保培训的师资力量,确保培训更专业更高质。

基地建成后,承接泗安所辖入驻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预计每年承接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0期、1000人次以上,实现转移就业500人次以上。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6期、400人次以上。同时,通过订单式模式为保障镇工业平台入驻企业岗前用工培训,保障用工需求,通过菜单式模式为入驻企业的不同工种提供职业技能晋升培训。

(1)规划建设高标准

基地各车间全部引入企业标准进行设计,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进行建设和验收,特别是焊接、车工、钳工、电子电工车间,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建设,成为全县乡镇中标准化程度最高,要求最严格、最规范的培训车间。

(2)实训设备生产化

根据基地的定位和目标,结合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的实际,不仅要求设备配置具备生产能力、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还要根据教学培训、生产加工、研究试验的不同要求,分层次进行配置。

(3)实训工作日常化

基地正式运行后,在教育教学管理有关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引入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管理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脚落。配备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全天开放。只要培训有需求,企业有需要,就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

(4)合作办学,资源共享 泗安技能实训中心挂牌长兴技师学院泗安分院,与泗安成校合作办学。充分利用长兴技师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打造一流的乡镇技能实训中心,为泗安企业和百姓服务。

2.公共实训中心功能和作用的探索

工业园区实训基地在完成职成校内部实习实训任务的基础上,在引领专业改革发展的同时,还应引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工作。

(1)成为企业中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 当前,多数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设备数量、规模人数、专业种类制约着单一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开展。基地的发展定位可从弥补空白入手,充分利用地处产业区内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企业的力量和各方资源,引进一些领军企业在基地内共建高水平的培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定位,成为园区乃至区域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2)成为工业园区技术配套的平台 “有为才有位”,职成校要在校企、校与校之间寻找位置,让企业不应只是缺工的时候想到成校,还应为企业在其它服务方面下功夫,特别是生产加工配套方面。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实力、利用效率等原因,无法配齐工艺链的生产设备或技术人员,对于这些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设备方面的特殊需求,就可建立起与基地专业发展相关联的生产加工车间,开展生产性配套服务,既可密切与企业的关系,又可在专业特色和技术水平上打造自己的实力。

(3)成为农村富余劳力再就业的平台 虽然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难以适应现代高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种,从事体能型劳务。这种低端而不稳定的转移,使许多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脱离农业,相当多的转移务工具有季节性特点。因此,出现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却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尖锐矛盾,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泗安是一个农业大镇,有28个行政村,富余劳动力充足。一方面要解决企业的招工用工,另一方面又要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增加收入。同时,也成为泗安镇人力资源配置、企业招工用工的平台。

(4)成为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的平台 在招商过程中,不少企业主认为从外地搬到泗安落户,资金、厂房、技术及相关配套都不是问题,但不可能把工人都带过来。泗安技能实训基地建成后,配备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乐意到泗安来投资落户。体现了技能实训中心的价值所在,切切实实成为招商对外宣传的平台。

3.建设中的困难和建议

(1)存在的困难 一是场地不够,缺少理论教学教室。二是实施设备不够,缺少实训工位。三是工学矛盾,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职工培训积极性不高。

(2)建议 一是乡镇成校教职工少、规模小,经费有限,没有能力对实训基地的场地条件、设施设备进行完善。建议增加对实训基地的投入,不断完善实训中心的培训条件和设施设备,实现培训质量和培训数量双丰收。二是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培训与宣传,提升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与管理水平,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工学矛盾,逐步增加员工技能提升后的收入,让员工无后顾之忧,积极主动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实现双赢。三是要奖励积极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中小企业和职工,扩大培训面,普惠百姓,助力中小企业做精做强,既提升市民劳动素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又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

猜你喜欢

用工实训基地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