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防范对当前高校防弊措施与考试制度的几点启示

2021-07-06李跃张磊

关键词:考试作弊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李跃 张磊

摘 要: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为国求才、明经取士”为目的,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在民间选拔人才予以任用,这种制度在华夏大地绵延了十三个世纪之久,这自然有着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原因。有人把科举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足以说明科举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力。科举考试以民间选才为主要途径,体现了封建社会勇于革新、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科举考试作弊方法与举措,对科举考试防弊措施与当前高校防范考试作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并就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对当代高校考试制度的几点启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举考试;考试作弊;防弊措施;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2596(2021)03-0098-05

2013年春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科举》赢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其收视率在央视纪录频道中同比其他节目一路高升,排名仅次于《舌尖上的中国I》,成为春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热门节目之一。直到现在,该纪录片已在央视各个频道及地方卫视频道重播多次。纪录片以读史、论史、探史和政治评判、文化探析等形式,纪录了我国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历史。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严格处罚科场作弊行为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看到清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事发后,紫禁城外站满了一排排戴枷的人,他们是因为夹带作弊用品被抓,准备接受刑罚,让人触目惊心。按照《大清律例》,科举考试作弊者视情节严重,分别处以戴枷三月示众、脊杖一百发配边疆充军和诛九族等刑罚,观后发人深省、让人沉思。

当今社会,考试作弊是一种道德缺失行为,严重违背了诚信和道义。考试作弊不仅会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教学的严肃性、学习的自觉性等,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构成违法犯罪行为遭受刑罚。2015年11月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正式将考试作弊纳入中国刑法处罚范围。但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仍有不少人利欲熏心、铤而走险,进行考试舞弊、作弊等违法活动。现代考试作弊的手段呈智能化、高科技化趋势,考试作弊惩治惩罚力度和难度加大。由于考试作弊直接严重地冲击了正常考试的公正公平与社会秩序,也严重违背道德和法理。因此,从古至今,如何防范考试作弊,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古代科举考试作弊防范与举措

(一)古代科举考试中主要作弊形式及成因

由于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不同,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惩罚措施皆不相同。所谓“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无数的士子文人通过科举选拔的方式挤进官场,谋取前程。尽管历朝历代都有着精细严密的科举考试制度和非常严酷的惩治方式,但事关功名利禄与个人前程,仍有人铤而走险,通过舞弊等极端方式获取功名。从历史来看,科举考试作弊大致有五种主要方式,即:夹带、枪替、通关节、冒籍、调卷。其中,夹带(又称怀挟)即携具有考试内容的书籍或文章等,通过纸条、便签,甚至将内容抄于衣帽鞋袜之中,用于考试中查看抄袭;枪替(又称雇人代考),即花钱雇人替考,被雇替考者即为枪手;通关节即为科举考试中考生与考官或考场人员的幕后交易,以“交通关节贿赂”的方式进行,比如与考官秘密联系所约字或字眼儿出现在第几行第几段等;冒籍即假冒或冒名顶替考生籍贯户籍进行考试,比如高分地区的考生通过行贿考官、买地、投亲、过继、冒名等手段到低分所在地区进行考试,占用录取名额;调卷,即指试卷被调包,由考官或找人暗中代替答卷(又称代笔)进行提交[1]。

可以看出,古代科举考试作弊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成因在于包含着利益驱使以及古代统治阶级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古代社会,人们受封建思想影响,皇权至上、官权之上为封建统治阶级主导思想,官运亨通、仕途光明一直被人们追求追崇,一人当官使得全家甚至所在地区无上荣光、居其官享。读书人通过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成为封建专制下向民间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就使得一些不学无术、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其他途径获取功名,从而提高政治地位和经济收益。另外,除了当官可以利用职务牟利外,在封建社会当中,实行土地分划制,土地按级别划拨,官员利用土地牟利发财是正常现象,所以升官发财获得巨大财富是封建社会官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鉴于此,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不少人铤而走险、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钻制度空子,为了获得科举功名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二)古代科举考试中防范作弊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国求才、明经取士”,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在民间选拔人才予以任用、为国效力,而且科举制度能整顿吏制,改善用人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科举考试选拔工作,为了防止作弊行为发生,历朝历代都采取了不少方法与措施,以保障和完善科举制度的良性运转。

古代科举考试中防范作弊的主要方法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即:搜验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等。其中,搜验制为考前搜身查验,主要针对夹带、怀挟等作弊方式,对其进行全身勘察,发现有作弊物品即立即抓获并移交至都察院受理查办;糊名制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密封制(或弥封制),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考号等信息,在交给阅卷官判卷前,都要被及时覆盖上。同时还将所有试卷请人重新抄写一遍后,再交阅卷官评判,以防止认笔记、作暗号等舞弊行为的发生,是防止考生与阅卷官舞弊的一种重要方式;回避制主要对考官与考生隔离回避,杜绝考官与考生之间的舞弊行为。比如宋代创立一种制度,即主考官临时差遣制,每临近考试前确定主副考官,且每次考试考官随机挑选,实行“锁院制”,即考官接受任命开始,昼夜在贡院进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行为均受限制,更不允许外出或接待访客,以免泄露考题;复试制指的是考试发榜后对其中榜考生进行再次复试考生,即为对考试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和查勘,从而有效地抑制和制约了舞弊现象的发生[2]。

由此可见,古代科举考试防范作弊的方法有效地确保了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方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这有利于对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整合调配,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另外,在朝廷选官、国家用人等民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上,除了科举,终究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替代。换句话说,如果用其他办法来选拔取士、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加严重。所以,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与当前高校防范考试作弊对策分析研究

从古至今,考试是古代社会取士纳贤的一种重要手段。到了当代,考试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有效检验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技能及技术掌握程度与应用程度,同时也能检验考试者是否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和条件。从古代科举制度来看,考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核心与精髓,是科举制度的支撑保证和本质特征。所以,为了保证考试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考场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制度与纪律约束,坚决杜绝和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舞弊违纪等行为。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及实施效果,对当前高校防范作弊问题具有以下几种对策建议,值得分析研究。

(一)标准统一,制度完善,最大限度确保公正

科举制度创建之初,其考试形式的正规性和规范性都尚待加强,考场规则、管理制度及对考场的把控等执行标准与准则均需逐步形成。随着科举制度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的进步与发展,科举考试制度及方法均形成且不断更新完善。特别是到了宋代,在科举选拔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在考试管理、考生资格限定、报名程序审核、考试时间及地点确定、考场规则、监考及督考规则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这标志着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日趋走向成熟。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制度日臻完备,比如在科目形式设置上只设进士科一科,将科举选官考试与用人考试合二为一,举人、进士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等级,取得新科进士资格者由礼部咨送吏部,不必再经吏部考试,即可授予官衔。另外,明代的科举考试在选拔程序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举行[3]。由于明代科目单一化,《明史·选举志》记载“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意思为:到了明代,以科目选拔为盛行,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给科举考试提供合格的考生,学校同时也是为科举考试储备人才的地方。这个时候,在科举考试制度日臻完备的同时,我国古代学校也随之发展起来,比如国子监。国子监又叫太学或国子学,地方则有府、州、县学。各级官办学校均设有学官,负责教育事宜。国子监学官有祭酒、司业、监承、博士、助教、学正等。国子监生主要是各部由地方选送上来的举人、生员或者前科会试下的第者。

在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科举考试制度完善、立法周详、措施规范主要体现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在考试制度上以客观、公正、公开为世人赞扬。在清代的考试制度中,从县试、府试、院试到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的考试机制稳固施行,考试的权威性得到了加强,有效防止了考场舞弊现象的发生。比如:乡试及会试均考三场,每场以一日为限,并于当晚收卷。在考试过程中,要求考生在试卷卷页填写本宗族三代人的姓名、籍贯年甲、所习本经、所司印记等,以防范枪替者。此外,又进一步加强完善了“糊名”“誉录”“搜验”“锁院”等制度,在提高生源质量的同时,也使严密的考试管理制度得到了改进与维持,起到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

根据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制定及实施来看,主要以“制度上遏制”“措施上完善”为主要特色,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思考。纵观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制度及措施越严密得当,法规条约越细密完善,其推行实施越顺行自如,其作用及效果越突出明显。就如同法律法规的编纂与修订,往往都是在不断完善更新中,实现了最大化的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所以,当前高校考试作弊防范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突出本校特点,且适宜操作和实施的统一标准,严格考试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比如:着重加强考场管理力度,利用视频监控与人力监管等方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巡视、监考等各层面进行管理把控,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可以有效切断作弊者的作弊程序,对杜绝作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的考试实施当然不能像古代科举考试那样有“搜验”“锁院”等制度及方式,但必须要符合现代发展需求且效果及意义要明显。特别是在高校,除了要杜绝考试作弊违纪情况的发生外,还应注重学风和纪律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风气。通过学风和考风的养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规观念与道德素养[4]。

(二)健全管理,严格法规,使法令条规落地生根

科举考试中的舞弊作弊行为,严重冲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威,严重损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所以,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了一整套严密的惩戒舞弊的法规措施,最大限度防范科场作弊。我国于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指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协助组织作弊、替考等行为将构成犯罪,严重者可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作弊入刑”标志着以法“治”考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贤能治国、择优选任、尊贤重才奠定了科举历史延续发展的基础。而完善的制度、健全的管理、严格的法规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生命线”。要杜绝考试作弊就必须要进行综合治理,健全管理、严格法规、使法令条规落地生根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途径。科举考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舞弊作弊的手段花样翻新,监管与制约措施也随之跟进,管理机构越发健全完善。比如从明代起乡、会试中考官与考场管理人员均有详细地规定,明代规定:“会试,御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誉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带,俱有定员,各执其事。”[5]此外,在明清时期的科举法令与科场条规以及考试程序要求也越发完善严格。如明洪武十七年规定:“试前二日,图画东西行席舍间数,編排开写某行间系某处举人某坐,又于间内贴其姓名,出榜晓示”,“试之日,黎明,举人入场,每军一人看守,禁讲问代冒,黄昏纳卷,未毕者给烛三枝,烛尽文不成者扶出。”[5]

以史为鉴,当前高校防范考试作弊应结合新时代新状况更新管理建设,特别是针对一些考试中存在的弊端要进行问题攻关与制度改革,切实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不仅能积极有效地遏制考试作弊,更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应从考试依法立规方面健全管理、严格法规,用管理方法和制度措施约束考生,严厉惩治考试违纪作弊,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必惩,有效降低作弊发生率。另一方面要正本清源,从源头上遏制作弊发生。要加强学生的诚信培养教育管理,重视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只有解决学生主体主观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其他措施才能起到辅助防范作弊的作用[6]。另外,管理应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与能力自制力,不依赖作弊等手段来获取成绩。

(三)吏治腐败,惩弊除垢,确保防弊措施执行有力

从古代科举历史发展来看,历朝历代为了遏制科场舞弊作弊行为,都采取了严惩作弊人员、加大作弊惩罚代价的严厉措施。众所周知,作弊舞弊手段是伴随着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惩治舞弊也是封建王朝吏治腐败、正纪朝纲的重要一环。因此,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都以“吏治腐败,惩弊除垢,确保防弊措施执行有力”作为工作重点。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对考试舞弊处罚严厉至极,都以作弊带来的惩罚必须大于作弊带来的利润为惩罚目的,树立起震慑威慑作用。如据《东方古州》介绍,“明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回忆,当年参加县考,因有一考生被搜出鞋子里藏有挟带,虽时值严冬,考官仍命全体考生一律脱去鞋袜,赤足站立在冰雪上。考场外明文公示,被搜出身怀挟带者,轻者杖责,取消考试资格,重者发配充军。”[6]又如清朝顺治丁酉、康熙辛卯、咸丰戌午三大科场大案,获刑人员无数,其惩处令人不寒而栗,重案者执行腰斩、诛九族等重刑,轻者杖责充军。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不少高科技作弊工具被运用到了考试当中。当前高校要加大对于一切危害考试公平、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一律以“零容忍”的打击力度进行惩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严肃追责问责。要加强考试现代化技术设施投入,建立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施监控考场,从而有效应对复杂化多元化的形势。通过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保障,以及科学有效的执行力,坚决杜绝违纪作弊行为发生,确保为考生创造安全、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三、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对当代高校考试制度的几点启示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舞弊案及科场大案层出不穷、无休无止,但科举仍然是向民间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1300年形成原因在于不以门第、财产作为纳贤选拔、逐级选才的依据。同时以考试获取功名为主要手段和考试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勇于革新、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在稳定、统一、规范的要求及标准面前,成绩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考生日常学习程度及刻苦程度,和家族及其它社会地位并无关联。同时也使得考试管理制度更加严密,考试秩序和考试效果得到了不断完善,并使科举考试中的舞弊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能确保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这对当代高校考试制度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实施遏制性策略,依法依规打击作弊

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作弊行为,是当前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作弊行为是实行和落实考试制度的根本保障,能保证好考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也是遏制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最为有效的手段。对于考试作弊行为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在作弊行为发生之前加以遏制。应提前做好诚信及道德教育,努力建立一条完善的诚信体系,把考风建设与诚信建设纳入到年终教学工作绩效评比机制当中。对于考试监考人员应做好提前教育、培训和管理量化等工作,使其熟知岗位职责,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此外,随着现代化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加强对高科技尖端设备舞弊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和完善技术投入,充分做好防弊措施,达到有效遏制各类舞弊作弊情况的防弊效果。

(二)加强考试管理治理能力,优化考试制度建设

考试管理治理能力与考试制度建设是考试任务实施的中枢大脑,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及特点,制定并完善好考试制度建设,不断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做好改善措施,努力提升考试管理治理能力。要将考试制度建设加入到学校整体发展治理能力范围当中,坚决杜绝单一、僵化,甚至影响发展的固有管理模式。大力倡导改革创新,拓展考试管理发展新思路,不断推进考试制度建设体系与考试管理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随着考试管理的日趋完善,考试管理工作规范、执行准则、质量标准逐步提升。但考试过程不确定性与多样性情况时有发生,比如部分学生利用高科技尖端设备进行作弊等情况较为突出。这就要求考试管理制定者和实施者及时把控重点,妥善处理新问题,做好考试工作的“总督导”,不断完善考试管理治理体系与服务意识,为创造科学、公平、公正、高效的考试管理服务队伍做出努力。

(三)施行多元评价,提升考试科学性与规范性

多元评价即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科学分析与实际考量,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比如在科举时代,就有察举,即:地方举荐;帖经,即填空默写;策问,即策题撰文,就相当于现代的笔试;口试,即现代的面试考核等各类考核方式。这些都是历朝历代选拔选取人才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层层筛选,把有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予以任用,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在高校中,每个学生或考生的思维能力与智力水平各不相同,我们就应该努力推行创新改革,通过多元评价、多元分析来提升考试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考试方式上,可以根据考试目的、内容、性质、特点等采用不同结构式的量化方法来进行实际测评。利用笔试、口试、操作、调研分析、实验、设计、实践记录等多方式考察知识掌握情况,使传统考试与多元评价考核相结合,在綜合运用中得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全面评价考试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最终目的。

——————————

参考文献:

〔1〕李兵,劉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6.

〔2〕李兵.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李兵谈科举与考试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11.

〔3〕吉丽.科举考试公平公正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1(01):29.

〔4〕杨德平.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02):62.

〔5〕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J].民办教育研究,2008(01):67.

〔6〕张晓慧.科举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博弈[J].中国农村教育,2014(05):5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Measures to Prevent Cheating on Exams and Today's Examin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Several Inspirations Drawn from the Cheating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Ancient China

LI Yue, ZHANG L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10, China)

Abstrac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ancient China was designed to, in a fair, just and open way, select the best potential candidates among ordinary people to serve as administrative officials, for the purpose of recruiting them for the state's bureaucracy. Such an examination system lasted for 13 centuries in the country, so it must had its foundations and reasons that kept it moving forward. Some have prai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s the fifth Great Invention in Ancient China, which has well explained how much influence do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ave on China's course of histor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elected talents mainly among ordinary people, which reflected that the feudal society had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and to pursue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thesis firstly analyzes the usual ways to cheat 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aken back then, then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easures taken by today'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gainst cheating on exams and by ancient China, and at last, based on the inspirations drawn from the cheat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dopted 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advice on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f today's high education.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s; Cheating on Exams; Cheating Prevention Measures; Examin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考试作弊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