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06陈珊珊

系统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评量心率精细化

陈珊珊

单县海吉亚医院CT室,山东菏泽 274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中的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达到了99%[1]。现今已经成为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首要方法,冠状动脉的CT成像中影像的产生是由于造影剂浓度、心率变化和呼吸运动等因素造成的,为减少诊断过程中的误差,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手段来控制患者的呼吸运动,并且降低心率是减少诊断差错的最重要因素[2]。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CT影像的检查过程中,由于CT影像的检查过程非常繁琐和复杂,并且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一旦出现检查流程上的差错会对患者的检查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多数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状态都不好,对具体的CT检查流程很难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容易遗忘一些检查步骤,所以患者在进行CT影像的检查中,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协助和指导,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差错的现象,提高患者的图像检查质量。护理人员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安全指导工作,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指导患者进行检查[3]。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来该院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精细化护理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6~72岁,平均(54.32±1.0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73岁,平均(55.02±1.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前区不适,包括疼痛、胸闷、心悸等疑似冠心病的症状。所有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均处于健康状态,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史。

排除标准: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患者;有严重心率衰竭的患者;心律不齐患者;肝功能受损患者。

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该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同意参加该次的研究;并且经过所有患者家属的签字确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患者在常规的检查流程下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在这一检查过程中,放射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告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检查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对于心律不齐的患者,告知其不能进行此次的检查。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检查时都会存在抵触和恐惧的心理情绪,护理工作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CT检查的具体内容,详细告知需要进行CT检查的患者,具体的检查流程,让患者充分了解检查过程的安全性,打消患者的抵触情绪,告诉患者紧张情绪会影响检查结果,不利于治疗,尽量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知晓患者的病史,检查患者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没有相关检查禁忌[4]。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且把检查的流程和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5]。心率70~80次/min的患者,口服25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20片)[6]。心率80次/min以上的患者,按照患者自身的体重口服洒石酸美托洛片,血压偏低的患者要减少用量[7]。在服用洒石酸美托洛片30 min后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检测[5]。如果1 h患者的心率仍然没有降到70次/min以下再服用一片阿替洛尔(国药准字H32022299;规格:25 mg/片)检查完成后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出现,嘱咐患者在24 h内要大量的饮水,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8]。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时间和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服用药物后心率降低到70 bpm所用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分数越高表示严重。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控制时间以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所用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使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控制时间以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控制时间以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比较(±s)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比对照组的干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s),分]

?

3 讨论

冠状动脉CT检查是用于动脉血管的各个指标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方式。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CT设备一般有3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扫描部分,是由扫描架、探测器和X射线管组成;第2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将扫描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系统的储存和计算;第3部分是储存系统和图像显示系统,储存系统中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照射的图像可以显示到电视屏幕上,或者可以用机关照相机和多幅照相机将图像拍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探测器也从原来的1个慢慢变成4 800个,并且计算机的容量变大,计算速度加快,使注射造影剂在血管造影中的成像更加清晰,进而根据图像显示的信息更加清楚地判断所得病症。

但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检查过程非常繁琐和复杂,患者在检查前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并且还有很多的患者不适合进行CT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不仅要嘱咐患者进行检查的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检查前要进行呼吸训练,这样得到的检查结果才更加准确,并且在检查中不能随便乱动,避免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所以患者需要精细化的护理模式。

通过对冠状动脉CT影像的检测,可以清楚看出冠状动脉部位的病变程度和阻塞[9]。冠状动脉的CT影像是治疗后复查恢复状况的一种方式,也是检查心脏血管病变情况的一种诊断方式,能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是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模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10]。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制定好精细的护理方案,并且融入到自己日常的工作中,把每一个护理环节做到最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带去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11]。患者在进行检查前接受精细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入院后详细了解自身的疾病特点,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同时配合控制心率的治疗方法,保证心率能够处在一个平稳的状态,护理人员还要多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12]。

该次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时间(30.43±11.32)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36±13.24)min(P<0.05),研究组的呼吸配合训练时间 (33.51±7.85)s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58.87±13.95)s(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研究组中的焦虑自评量(45.51±7.65)分明显小于干预前的(56.21±11.32)分(P<0.05),对照组中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的数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与陈义等[17]《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的研究结果相似,其提到干预组的心率控制时间(31.84±10.68)min短于对照组(54.28±12.95)min(P<0.05)。该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时间(30.43±11.32)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36±13.24)min,结果较为相似,之所以出现稍微的差异,可能和样本的选择存在关系。进一步证明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干预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的情绪,使患者的心率趋于平稳,提高患者CT检测图像的质量,减少临床诊断的出错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评量心率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心率多少才健康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离心率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探索取向的幼儿园主题墙评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