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振热、超短波、电脑中频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1-07-06耿乐范楠楠刘夏

系统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活动度腰椎间盘腰椎

耿乐,范楠楠,刘夏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滨州 256600

因腰椎间盘髓核、软骨板、纤维环等结构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出现以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多有扭伤史、腰肌劳损史。腰部健康会对全身整体活动机能造成影响,一旦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学习、工作,久之,病情加重神经根严重变性,可引起足下垂、肌肉萎缩等并发症[2]。因此,及早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科学的治疗至关重要。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痊愈,仅有10%~20%需手术治疗[3]。推拿是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法,其通过揉、按、滚、推、擦等手法对腰部、患侧下肢等部位进行治疗,能松解肌肉,缓解疼痛症状[4-5]。但是,大量报道证实单纯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整体疗效有限。基于此,该院抽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分析单纯推拿、推拿联合综合物理因子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L3~4突出者13例,L4~5突出者21例,L5~S1突出者7例;年龄26~58岁,平均(42.2±14.1)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2±3.6)个月。研究组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L3~4突出者12例,L4~5突出者22例,L5-S1突出者7例;年龄25~57岁,平均(41.7±13.8)岁;病程3~17个月,平均(8.9±3.9)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常见病康复诊疗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康复诊疗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经肌电图、CT、MRI等检查确诊;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畸形、腰椎管狭窄等疾病;②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④有腰部手术史;⑤合并癌性疾病;⑥病情严重,有手术指征;⑦临床依从性差,中途擅自退出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操作如下:①松解: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取委中穴、环跳穴、阿是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等,按揉各穴,0.5 min/穴。以滚法由脊柱两侧推拿至腰骶部,推拿5 min。以弹拨法对腰背部骶棘肌进行推拿3 min。②调整: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呈伸直状态,患侧下肢呈屈曲状态,医师立于患者正面,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向前推患者髂部,两手同时方向用力使腰椎旋转,随后松开,反复数次,待患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次将患者腰椎旋转至有明显阻力,快速做稍增大幅度的扳动,听到“咔嗒”声,表示手法成功。③整理: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以擦法对膀胱经、腰骶部进行推拿,推拿1 min。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研究组:在推拿(方法同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具体如下:①磁振热: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电极贴于患者腰骶部、患侧臀腿部,脉冲波采用自动调治方式,设置参数:磁感应强度调节为10~40 mt,脉冲输出频率设置为3 000 Hz,温度设置为30~50℃,20~30 min/次,1次/d。②超短波: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电极行“腰—腹对置”或“患肢小腿并置”,皮肤间隙1.5~2.0 cm。设置参数:频率为40.68 MHz,输出功率为200 W,无或微热量,10~20 min/次,1次/d。③电脑中频:将电极并置贴于腰骶部,调整参数:低频频率调为0.125~150 Hz,中频频率调为1~10 kHz,波形调制有尖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选择11号处方,由小及大调节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0 min/次,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观察 参照腰椎JOA评分表[7]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该量表评价内容包括:(1)主观症状:①下腰背痛:根据无、偶尔轻微、频发轻微或偶发严重、持续严重分别计为3、2、1、0分;②腿疼或麻木:计分方法同下腰背痛;③步态:无异常计3分,步行>500 m计2分,步行100~500 m计1分,步行<100 m计0分。(2)临床体征:①直腿抬高试验:正常计2分,抬高30~70°计1分,抬高<30°计0分;②感觉障碍:根据无、轻度、明显分别计为2、1、0分;③运动障碍:肌力达到5级计为2分,肌力达到4级计为1分,肌力0~3级计0分。(3)日常生活受限度:包括翻身、前屈、坐位、站立、洗漱、行走、举重物,正常、轻度受限、明显受限分别计为2、1、0分。(4)膀胱功能:正常计0分,轻度受限计-3分,明显受限计-6分。JOA评分总分0~29分,得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病情越稳定。

统计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计算治疗改善率=(治疗后JOA评分-治疗前JOA评分)/(总分-治疗前JOA评分)×100%。根据治疗改善率将疗效分为基本康复(改善率>95%)、好转(60%≤改善率<95%)、缓解(25%≤改善率<60%)、无效(改善率<25%)4个等级。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基本康复率+好转率+缓解率。

1.3.2 腰椎活动度观察 对两组腰椎屈曲、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明显较研究组97.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腰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屈曲、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均增加,对照组增加幅度明显较研究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于“痹证”范畴,认为外伤、劳损致腰部气滞血瘀、筋骨失养而引起腰腿痛症状[8-9]。因此,临床治疗应以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为主。推拿为传统中医独特疗法,其具有整复关节、理筋活络的作用[10]。现代医学认为,推拿可将腰椎偏歪、棘突等矫正,使腰椎恢复至正常结构;其能松解粘连神经根,缓解局部压迫,改善局部血运,促进神经根功能恢复[11-12]。

研究表明[13],联合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强化疗效,配合物理因子治疗不仅能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紊乱,而且能加快酸性物质排泄,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可有效镇痛。蒋涛等[14]对比了单纯整脊推拿法及联合磁振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治疗组(整脊推拿+磁振热)患者治疗后JOA评分由(11.80±2.33)分上升至(26.24±1.94)分,仅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达到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整脊推拿)(20.32±2.03)分、87.10%(P<0.05);其指出,整脊推拿能使髓核突出部分回纳,修复腰椎结构,配合物理因子磁振热疗法,能发挥消炎、镇痛效果,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15]。姚荣成[16]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物理因子(短波+磁振热)配合推拿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其认为,椎间盘组织突出部位对神经根造成压迫后就会阻滞周围血液循环,这会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使炎性致痛因子大量渗出,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引起腰椎疼痛;而推拿治疗的作用是恢复腰椎正常解剖位置,物理因子则是发挥消炎、镇痛作用,两者联合方利于病情恢复。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对比[(±s),°]

?

该院针对此类患者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实施了磁振热、超短波、电脑中频等物理因子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97.56%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80.49%,与上述蒋涛研究结论基本相符,且治疗后腰椎屈曲度 (71.49±6.22)°、侧屈度 (51.38±8.92)°、旋转度(46.03±7.52)°明显较对照组(60.13±8.34)°、(45.86±11.83)°、(39.71±9.14)°高(P<0.05),证实中西医联合更具优势。分析其原因:①推拿能调整椎间盘位置,将移位组织矫正,增加腰部活动度。②磁振热包含了温热、磁场、微振动3种因子,其中温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纠正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其能降低神经兴奋性,可加快炎性产物消退,发挥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磁场效应能激活水解致痛物质酶类,促进致痛物质分解,且能增加甲硫氨酸脑啡肽、内啡肽精氨酸加压素等镇痛因子浓度,强化镇痛作用;微振动能缓解肌肉痉挛,激活深层肌肉控制能力[17]。③超短波利用温热效应发挥作用,同磁振热温热效应相近,不再赘述。④电脑中频利用脉冲电刺激局部,能激发脊髓与轴索反射,有节奏调节肌肉收缩、放松,有效松解粘连;其消除神经纤维间水肿,同时可抑制感觉神经纤维传导,进而快速镇痛。

综上所述,推拿、磁振热、超短波、电脑中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活动度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