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辨识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2021-07-05

光明中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颈性情志体质

刘 婷

颈性眩晕发生的原因通常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椎体退行性病变使得颈椎失稳,椎体代偿性骨质增生,特别是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发生时,容易直接或者是间接性地压迫交感神经/椎动脉,继而导致椎动脉痉挛,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患者可有眩晕、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等症状的发生[1]。由于该疾病反复发作,进而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持续的不良情绪会减弱机体调节身体的功能,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中医认为引发眩晕的因素较多,且与个人的体质情况有关,因此在干预该疾病时,采用中医特色的辨证施护,结合患者不同的病因、情绪特点进行干预,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2]。笔者就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和情志护理应用于颈性眩晕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7例颈性眩晕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和干预组(49例)。常规组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24~65岁,平均(40.13±2.58)岁。干预组中,男16例、女33例;年龄25~64岁,平均(40.54±2.47)岁。2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3]:患者伴有眩晕、颈肩痛或其他颈部不适症状;患者的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患者经X线检查颈椎有异常表现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伴有五官科疾病者;患者伴有美尼尔综合征、内庭动脉栓塞、迷路炎疾病。

1.3 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疾病介绍,指导其进行日常生活的自我护理,遵医嘱给予疾病干预、用药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和情志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中医体质辨识护理。①气郁质,患者可表现为耳鸣、烦躁易怒、头痛、头胀、眩晕、口干口苦等,护理人员当为其准备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刺激患者而引发疾病;指导患者多食菊花、山药、枸杞子等,以滋水涵木、养阴熄风。②痰虚质,患者可表现为头重如蒙、恶心欲吐、头晕目眩等,护理人员当强化患者的饮食干预,给予其健运脾胃的食物,如冬瓜、玉米等,若患者呕吐症状较重时,则可以采用针刺法(头维、中脘、内关穴等)。③气虚质,患者可表现为身疲、心悸、纳少便溏、气短声低,护理人员当保证病房的温湿度适宜,保证环境安静,防止邪气来袭,并指导其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肉、小米等。(2)中医情志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对其情绪状态进行评估,且了解其心理韧性,告知家属当联合进行护理,以增加患者的心理适应性;给予患者辨证施治原则,以饮食调理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引导患者正确发泄情绪,并给予其心理安慰,减轻心理压力;给予患者五行音乐疗法,帮助其调整心情,例如给予“肝阳上亢”的患者轻柔、轻快的音乐,利于舒缓烦躁等情绪。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颈项痛、眩晕、头痛评分范围1~3分不等,评分低代表症状轻[4]。②采用UCLA量表中的相关属性结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量表分别有17项,患者得分分别超过21、24分即可判定有焦虑、抑郁情绪[5]。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干预后,相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的颈项痛、头痛、眩晕评分明显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例,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干预后,相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情志属于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情志的变化不会引发生理功能的变化,但是持久且突然的情绪变化,会导致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脏腑发生变化[6]。相关研究[7]认为人属于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且每个脏腑均属于机体的一部分,因此在生理上互相制约与依存,病理上也可以彼此影响。故而可以通过调节患者情志,进而调节其脏腑功能,中医情志护理包含了情志疗法、音乐疗法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态,进而促进身体的康复。

《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而引发颈性眩晕,临床实践可知,患者多为虚证,若阴虚则引发肝风内动,血少而导致脑失濡养,精亏则引发髓海不足,最终导致眩晕。因此对于颈性眩晕患者,不仅需要辨证施治,还需要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以便于根据患者的体质等为其进行个性化的干预,促进身体的恢复。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干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中医整体护理的思维,开展了心理、饮食等干预,其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可以将其分为痰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等,从其情绪状态、营养状态等进行分析,再给予环境干预、饮食调节等,继而调节机体情况,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另外有研究[8]指出颈性眩晕患者多与其情志有关,且情志多与脏腑器官,特别是胃肠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饮食调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较低(P<0.05),患者情绪状态得以改善,配合的积极性也较高,患者的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则使得气机通畅、气血运行平和,进一步缓解了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组,干预组的颈项痛、头痛、眩晕评分明显较低(P<0.05)。

综上所述:给予颈性眩晕的患者中医情志联合饮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机体功能,平和气血,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猜你喜欢

颈性情志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