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2021-07-05段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河南洛阳471003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肺部肺癌

段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河南 洛阳 471003)

调强放疗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杀灭癌细胞,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肺组织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当射线通过肺组织时,其高能量可使正常肺组织DNA 双链发生断裂,诱导基因表达改变,增加炎症介质释放, 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发放射性肺炎(RP),影响患者预后[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63 例肺癌患者,其中男42 例、女21 例;年龄 31~76(53.57±3.29)岁。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3]中疾病诊断标准;②均接受肺癌调强放疗的患者;③卡氏评分>70 分的患者;④无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2)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②放疗期间癌症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③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④放疗中断时间>1 周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连续放疗6 周。放疗结束后随访3 个月,采用CT 检查方法了解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吸烟史(是、否)、糖尿病史(是、否)、合并肺部基础病(是、否)、是否联合化疗(是、否)、放疗总计量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情况 放疗结束后随访 3 个月,63 例患者中,19 例患者并发 RP,RP 发生率为30.16%。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不受病理类型的影响(P>0.05);可能受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合并肺部基础病、联合化疗、放射总剂量的影响(P<0.05)。 见表 1。

2.3 多因素分析 以肺癌调强放疗患者RP 发生情况为因变量,并发RP 赋值为“1”,未并发RP 赋值为“0”,将2.2 中初次经单因素分析证实为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自变量,赋值见表2。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吸烟、合并肺部基础病、联合化疗、放射总剂量较大均为肺癌调强放疗患者 RP 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 见表 3。

表1 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吸烟、环境污染、电离辐射等均会造成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激活癌基因,引发细胞癌变,形成肺癌,若不及时治疗,癌细胞极易发生转移,侵袭肾脏、心脏等其他脏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5]。调强放疗是治疗肺癌常用方法,可通过射线束照射方法杀死癌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6]。 但部分患者会产生 RP 并发症,影响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因此,探讨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随访3 个月,63 例患者中19 例并发RP,占30.16%,经单因素及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吸烟、合并肺部基础病、联合化疗及放射总剂量较大均为肺癌调强放疗患者并发RP 的影响因素。 分析原因在于:(1)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患者各项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对放疗的耐受性也随之下降,易增加电离辐射对肺组织损伤程度,引发RP[7]。对于放疗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临床可选择化疗、手术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减轻肺组织损伤;此外,患者应定时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减轻疾病对机体产生的伤害,增加机体承受力。 (2)吸烟会损伤患者肺部组织,增加肺部炎症反应,减小有效肺容积,并加重放疗对肺组织产生的损伤,增加RP 发生风险。患者应戒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肺组织损伤,增加肺组织耐受性,预防RP 发生。(3)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较高,易增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加重电离辐射对肺部组织造成的损害,增加 RP 发生风险[8]。 临床需在放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给予相应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4)肺部基础病易损伤患者肺部功能,降低肺组织对辐射耐受性,增加肺损伤程度,引发RP。临床需对患者肺部基础病进行治疗,且放疗期间需对患者症状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早停止放疗,避免电离辐射加重肺损伤,引发RP。 (5)放、化疗同时治疗易增加患者肺组织对射线敏感性,且化疗药物易对机体产生较大毒副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及受损肺组织修复能力,引发RP[9]。临床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联合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放射剂量,减轻治疗对肺组织造成的损伤。(6)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若放疗总剂量过大,易增加正常肺组织损伤程度,引发 RP[10]。 临床需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减小正常组织照射面积,降低正常组织所受的放射性损伤,预防RP 的发生。

综上所述,年龄较大、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基础病、联合化疗及放射总剂量较大均为肺癌调强放疗患者RP 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肺部肺癌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中医四看判断肺部好不好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
李君问:电脑眼镜能防辐射吗?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