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唑虫酰胺SC防治柑橘潜叶蛾田间保叶效果试验

2021-07-04甘宁梁载林曹相余梁秀荣

广西植保 2021年2期
关键词:甲酰胺酰胺阿维菌素

甘宁,梁载林,曹相余,梁秀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植保站 永福县 541800)

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Stainton)属鳞翅目细蛾总科叶潜蛾科,是为害柑橘夏秋梢的重要害虫之一,常以幼虫潜入柑橘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潜食叶肉,形成银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造成叶片卷缩、细小,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柑橘植株生长[1];并且还有可能诱发溃疡病等侵染性病害。为验证一种新的农药化合物四唑虫酰胺对柑橘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于2020年7月在永福县进行了该药田间防治柑橘潜叶蛾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保叶效果,以期为应用防治柑橘潜叶蛾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作物为柑橘,品种为金秋砂糖橘。防治对象为柑橘潜叶蛾。

试验药剂:200 g/L四唑虫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2%阿维菌素EC(山东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永福县罗锦镇高崇村的桥屯张保明柑橘园,面积700 m2,柑橘树为2019年春定植,种植规格2.0 m×3.0 m,试验田质地为酸性潮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3%,pH值为6.0。果树管理正常,长势较好,夏梢抽发较整齐。柑橘潜叶蛾在该区域历年发生重。试验各小区土壤、栽培、肥水、树势等基本一致。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200 g/L四唑虫酰胺SC 4 000倍液、10 000倍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液、2%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7株果树。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方法和天气情况

2020年7月3日施药1次。施药当日天气为多云转阴,南风2级,气温25.2℃~32.0℃,相对湿度89%,药后7 h内无雨。施药时柑橘正处于夏梢抽发始期,抽出0.5~1 cm,少数抽出2~3 cm,较长的枝梢已零星发现柑橘潜叶蛾为害。施药采用台州市路桥福达喷雾器厂的3WBD-16HBA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双空心圆锥喷头进行作业,树冠内外均匀喷施,喷湿为止,喷施药液量为1 500 kg/ha。试验期间以降雨天为主。7月3—23日,降雨13 d,降水量总计152.5 mm,日平均气温在26.2℃~29.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3.4℃。试验期间,试验园地未施用其他药剂。

1.5 调查方法

药后20 d,即2020年7月23日,当所抽发的夏梢部分转绿,柑橘潜叶蛾为害基本稳定时调查1次防效。每重复随机调查3株果树,每株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调查5个点,每个点2梢,共30个梢,调查每梢全部叶片,记录被害叶片级数,计算叶片被害指数和保叶效果。

被害叶片分级标准[2]如下。0级:叶片未受害;1级:有虫食遂道,但叶片未变形;3级:有虫食遂道,且叶片变形;5级:叶片半边卷曲;7级:叶片全卷,落叶。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叶片被害率(%)=被害叶片数/调查总叶片数×100

叶片被害指数=Σ(各级代表数值×各级被害叶)/(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100

保叶效果(%)=(空白对照被害指数-处理被害指数)/空白对照被害指数×100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8.01版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200 g/L四唑虫酰胺SC 4 000倍液、10 000倍液处理,及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液、2%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处理,药后20 d,被害叶片指数分别为2.06、10.54、7.45和13.49,均与清水对照的被害指数的43.25差异显著,说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对柑橘潜叶蛾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效。其中以200 g/L四唑虫酰胺SC 4 0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液处理,再次是试验药剂200 g/L四唑虫酰胺SC 10 000倍液处理,最低是对照药剂2%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处理,它们相互之间均差异显著。

表1 200 g/L四唑虫酰胺SC防治柑橘潜叶蛾田间保叶效果

从保叶效果上看,以200 g/L四唑虫酰胺SC 4 0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效果为95.25%,其他处理保叶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液处理、200 g/L四唑虫酰胺SC 10 000倍液处理、2%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处理,它们在保叶效果之间均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柑橘潜叶蛾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往常使用菊酯类农药对其进行防治,目前该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尽管提高了药物的使用浓度和增加了使用次数,但防治效果仍不理想[3]。现生产上常使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四唑虫酰胺是由拜耳开发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其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害虫。从试验的结果看,该药4 000倍对防治柑橘潜叶蛾具有很好保叶效果,叶片被害率明显降低,优于2%阿维菌素EC 2 000倍、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在生产上建议使用该药4 000倍防治柑橘潜叶蛾,在柑橘夏秋梢抽发始期使用。

猜你喜欢

甲酰胺酰胺阿维菌素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果蔬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造革中甲酰胺残留量
助剂“犇牛金刚钻”+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草地贪夜蛾药效试验
去离子甲酰胺在脑腱黄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玛咖酰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研究
面粉增进剂对健康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