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临床诊断与防治

2021-07-04格桑央宗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诊断防控症状

格桑央宗

摘 要:2019 年 8 月 12 日我国首次确诊在新疆伊犁地区爆发牛结节性皮肤病,为充分认识和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防止外来疫情扩散蔓延到我区,现将该病的临床症状、检测技术以及我区的防控对策进行概括介绍,为有效控制、净化和根除该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检测;诊断;防控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 CaPV)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表面广泛性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 LSDV 的自然宿主主要是牛,各品种牛均易感, 无明显的品种特异性。 家兔、绵羊、山羊、长颈鹿和 黑羚羊等也可能被感染,但没有证据表明 LSDV 能感染人。OIE 规定的须通报的疫病,《 中国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 》(农业农村部公告 256 号 [2020] )列为 一类传染病 。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农牧发 [2019]26 号)暂对其按 二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根据农业农村部通知, 1987年、 2002 年在河南、黑龙江 报道疑似病例; 2019 年8月10日,首次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确诊,发病 240 头,死亡2 2 头; 截至 2021 年5月28日,全国累计15个省、市、自治区发病,累计发病 3272 头,死亡64 ,捕杀3148头。

1 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

1.1流行病学

该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 2~5 周,试验感染的为 4~12 d,通常为 7 d。 病牛体温升高,可达 41 ℃以 上,呈持续稽留热型。 初期表现为鼻炎、结膜炎、角膜炎。试验性感染后第 4~12 天体表皮肤出现硬实、 圆形、隆起、直径 1~5 cm 的结节,触摸有痛感,尤其 是头部、颈部、胸部、会阴、乳房和四肢。 皮肤结节位 于表皮和真皮,可集聚成不规则的肿块,最后坏死。 病牛体表淋巴结肿大,以肩前、腹股沟外、股前、后肢 和耳下淋巴结最为突出。 眼、鼻、口腔、直肠、乳房和 外生殖器等处黏膜也可形成结节和溃疡。 泌乳牛可 发生乳房炎,泌乳量下降,孕牛发生流产,公牛病后 不育,肉牛生产性能下降,皮张无法利用。 解剖皮下组织可见灰红色浆液浸润。切开结节, 腔内含有干酪样灰白色的坏死组织,有的有脓血,结 节深达皮下组织或至肋骨组织。 体表、咽、气管、肺、 瘤胃、皱胃、肾脏表面都可能有类似的结节。在病初, 受损细胞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根据这些临床症状 和病理变化特征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但确诊需要进 一步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LSDV 能感染所有的牛类, 发病率 5%~85%, 死亡率可达 20%,其中泌乳牛发病最严重,导致泌乳牛产奶量显著下降。由于睾丸炎和睾丸萎缩,可致公牛永久性或暂时性不育,并通过精液长期排毒。另 外,可导致奶牛暂时性不育、流产和胎儿发病。此外, 结节性和坏死性皮肤,易受蚊蝇等昆虫叮咬,在皮肤中留下深孔,影响皮毛质量 。

1.2 病原学特征

LSDV 是一种线性dsDNA 病毒 , 其基因组大小为146090 ~150793 bp (151321bp) ) 。病毒粒子结构复杂 , 有两种不同的感染性形式:细胞内成熟的病毒 (IMV) :外包一单层膜,一直留在细胞内直至细胞被裂解 。 细胞相关囊膜病毒 (CEV) (停留在细胞表面), 或细胞外囊膜病毒 (EEV) (当再包裹一层膜后,在细胞死亡前从细胞表面释放出)。与GTPV 和SPPV 在病原生物学 、 免疫学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 具有广泛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和交叉保护作用,并具有相对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在形态,理化和血清学上无法区别,只能通过基因组加以区分。

1.2.1外环境中的稳定性

病毒粒子可于pH6.6 ~8.6 环境中长期存活。在4 ℃ 甘油盐水和组织培养液内存活4-6 个月。室温,干燥痂皮中可存活1个月以上,在干燥圈舍内可存活几个月 ;寒冷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年 。病毒耐冻融,置-20 ℃ 以下保存,可保持活力达几年之久;在-80℃ 可保存10 年。紫外线能使病毒DNA 的嘧啶形成二聚体,致使LSDV 迅速被灭活。在自然条件下,LSDV 失活主要是温度和阳光中紫外线共同作用的结果。电离辐射均可使病毒灭活 。

1.2.2温度敏感性

在低温下LSDV十分稳定,病毒在4 4 ℃ ~7 7 ℃可存活数月,-20℃以下,特别是-50℃ 、-70℃等温度条件下十分稳定,可保存数年之久。LSDV 对热比较敏感,对热敏感, 55 ℃2h或65 ℃30min。

1.2.3 消毒剂敏感性

成熟LSDV 病毒颗粒大部分以裸露的形式留在细胞内,为胞内裸病毒(INV ),还有一些是胞内成熟病毒(IMV ), 另有少部分释放到胞外,成为胞外带宿主胞膜病毒(EEV )。除了包内病毒粒子,其他成熟的病毒粒子均含有囊膜,而且EEV 不但有囊膜,而且還包裹了一层宿主细胞膜。这使得LSDV和其它的病毒一样对消毒剂较其他病毒耐受。 对10%漂白粉、2%的硫酸锌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 对乙醚(20% )、氯福尔马林(1%) 、去污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敏感,石碳酸(2%15 分钟)、次氯酸钠(2-3% )碘化合物(1:33 )、卫可(1% )、季铵类化合物(0.5%)可使其灭火。

1.3临床特征

人工感染后6~9天,出现发热,体温>40.5 ℃/41℃,持续约7天左右;发生鼻炎、结膜炎;泌乳牛产奶量明显降低; 体表长出直径2~5 cm的结节,头部、颈部、乳房和会阴部尤为常见。结节侵害表皮和真皮,初期有浆液渗出,两周后,有的变成坏死栓,穿透厚厚的皮层;所有体表淋巴结肿大,肢体水肿、不愿活动;眼、鼻、口腔、直肠、乳房和外生殖器黏膜上的结节很快发生溃疡。出现临床症状后,眼和鼻分泌物变为黏脓性分泌物,并可能出现角膜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器官表层(真胃、肺)也可出现结节,并进一步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炎;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有报道称流产胎儿被结节包裹,公牛患LSD可导致永久性或暂时性不育。机体消瘦,可能发生肺炎和乳房炎。皮肤坏死栓招致蝇虫叮咬,且脱落后留下深洞。重度感染时恢复缓慢。口腔、喉、气管、胆囊、子宫、邹胃等粘膜上产生溃疡灶(结节);严重病例,气管、肺脏结节可导致肺炎。

1.4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是发病牛呼吸道出现痘状瘢痕,心脏出现痘状病变,胆囊、消化道、等出现痘状病变和出血。

2实验室检测

2.1抗体检测

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可采用牛结节性病毒竞争ELISA、牛结节性皮肤病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2.2病原检测

采集皮肤结痂、口鼻眼肛拭子、抗凝血等用于病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可采用qPCR、PCR等方法。病毒分离鉴定科采用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

3综合防控措施

3.1疫情报告与确认

LSD 实施快报制度:可疑疫情、疑似疫情和确诊疫情。 可疑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后,报当地县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派2 2 名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与流调,并采样送检。 疑似疫情:可疑病例样品经县级以上或认可的实验室检测为LSDV 阳性者,为疑似。 确诊疫情: : 疑似病例样品经省级或授权认可的实验室复诊为LSDV 阳性者,为确诊(各省市区首例疫情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或认可的实验室确认)。

3.2疫情处置

3.2.1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3.2.1.1疫点: 规模化养殖场,以病牛所在的场为疫点;散养场,以病牛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牛以放牧场地为疫点;运输过程中,以所载病牛的车、船和飞机等运输工具为疫点;在市场交易、屠宰过程,分别以交易市场、屠宰场为疫点。

3.2.1.2疫区: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 3 公里的区域。

3.2.1.3 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 10 公里的区域。应根据当地天然屏障(河流、山脉等)、人工屏障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媒介生物分布与活动等,以及疫情追溯调查结果,综合判断确定。p

3.3封锁

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情实行封锁;跨行政区的疫情,由有关行政区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情实行封锁。对疫点采取的措施(消灭传染源): 扑杀并销毁所有 的发病牛和病原学阳性牛,病死、扑杀的牛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同群病原学阴性牛隔离饲养,防止虫媒叮咬,提前出栏屠宰。实施虫媒控制措施: 杀灭饲养场所吸血昆虫 ,清除其孳生地。对牛的排泄物、污染物或可能被病原污染的饲料、垫料和水源进行无害化处理。 被污染的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圈舍及场地彻底消毒,出入车辆、人员和相关设施按规定消毒(污染物消毒)。p

3.4疫区采取的措施

禁止牛只出入,禁止检验不合格的皮张、精液和胚胎等产品调出。 实施虫媒控制措施,杀灭饲养场所吸血昆虫,清除其孳生地(自然疫源地,星星之火)。对养殖场、牧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的牛只检测排查、感染风险评估,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在疫情封锁周围设立警示标志,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立检查站。

3.5受威胁区采取的措施

禁止牛只出入,禁止检验不合格的皮张、精液和胚胎等产品调出。 实施虫媒控制措施,杀灭饲养场所吸血昆虫,清除其孳生地。对养殖场、牧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的牛只检测排查、感染风险评估,及时掌握

3.6疫情动态( 病毒与抗体检测 )

紧急免疫接种: 我国推荐山羊痘疫苗(5 5 倍羊量)免疫 健康非感染牛LSDV 弱毒苗病毒滴度 2.5- 3.5 TCID50 ,保护期1 1年; 80%- 100% 免疫覆盖率 ,或 95% 的群体 75% 的个体免疫; 免疫或感染的母牛的犊牛3 3- -4 4 月龄免疫( 母源抗体 );放牧(新引进)牛在转(入)场前 28 天免疫。

3.7检疫监督

扑杀完成后30天内,禁止疫情所在地活牛调出。各地在检疫监督过程中,要加强对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的查验。

3.8疫情溯源

对疫情发生前30内,对引入疫点的所有牛只及牛皮张等产品进行溯源性调查,分析疫情来源;当有明确证据表明牛只存在疫情风险时,对输出地牛群进行隔离观察及采样检测,对牛皮张等产品进行消毒处理。

3.9疫情追踪

对疫情发生前30天至采取隔离措施前,对从疫点输出的牛及牛皮张等产品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評估疫情扩散风险;对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牛进行隔离观察及采样检测,对牛皮张等产品进行消毒处理。

3.10解除封锁

疫点和疫区内最后一头病牛死亡或扑杀,并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30天后,经疫情发生所在地地上一级验收合格后,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3.11处理记录

对疫情处理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详实记录,并归档。

4防范措施

4.1边境防控(外防输入)

边境兽医部门应积极配合海关等加强边境防控,坚持内防外堵,切实落实边境巡查、消毒等各种防控措施。 禁止从疫区国家进口牛只及其产品,打击和无害化处理走私非法入境动物及产品。与疫区国家边境接壤省市区的相关县市建立免疫隔离带。

4.2 饲养管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饲养、隔离和屠宰等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动物防疫条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管理。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实施吸血虫媒控制措施(入出场前药浴)。

4.3 日常监测

充分发挥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的作用,按照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监测;与林草等部门合作,做好易感野生动物、媒介昆虫调查监测,为牛结节性皮肤病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4.4免疫接种

必要时,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后采取免疫措施;实施产地检疫时对已免疫的牛只,应在不检疫合格证明中备注免疫日期、免疫批号、免疫剂量等信息。

4.5出入境检疫监管

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与海关、边防等有关部门协作,加强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严禁进口来自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国家和地区的牛只及其风险产品,对非法入境的牛只及其产品按相应规定处置。

4.6宣传培训

加强对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对牛只养殖、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提高从业人员防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农牧发[2019]26号

[2]《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动卫中心中国兽医发布,2020

[3]中国兽医科学 2019,49(10)

猜你喜欢

诊断防控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