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如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2021-07-04赵强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水利工程

赵强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多数工程规模较大、资金消费时间较长、实际投资费用成本太高、施工较为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质量安全事故频发,混凝土裂缝就是其中的主要问题。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使用期限,从而影响工程的可靠性,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因此,应当对裂缝问题给予重视,针对其成因不断改进与完善防治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切实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引言

混凝土裂缝属于水利工程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可以对水利工程抗渗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并且能够对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所以切實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的研究工作,对水利工程价值和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1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1温度因素

混凝土结构凝固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如果内外温差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应力因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旦超过混凝土本身所能承受的抗裂性质,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同时,如果水利工程完成后没有对混凝土内部基层进行妥善清洁养护,再加上施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极易造成内部基层出现较大裂缝等状况。因此,水利工程的温度因素是预防混凝土开裂现象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2材料因素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混凝土板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对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很严格,材料质量较差、材料配比不当等因素,均会引发严重的裂缝问题。如水泥砂浆材料沙含量相对较高、水灰比相对较大、外加剂添加时间不合理、添加方法不恰当等,均会使混凝土凝固后产生大量裂缝;同时,混凝土中的材料配比不合适也会导致混凝土在凝固中或凝固完成后出现裂缝。如果所含的泥沙量太大,更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对整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构成威胁。

1.3人员因素

人为因素也会造成水利工程出现裂缝。在部分混凝土施工项目中,一些施工人员未严格按标准操作,会使得混凝土的冷凝效果欠佳,一旦面临大体积施工时,更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同时,如果不能严格把控施工的细枝末节,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和防护,则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导致出现裂缝等问题。

2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2.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时,应该对混凝土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给予高度关注,通常情况下,在构件材料截面允许的同时不改变配筋率的前提下,所选用钢筋的直径以及间距越小,往往便可以更好地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除此之外,可以结合混凝土自身允许的裂缝宽度值来开展科学的设计工作,这样可以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有助于提高建设质量以及工程耐久性。对于混凝土构造方面的配筋加固过程也需要给予合理设计,必须要选用最为合适规格的钢筋材料,比如:施工中可以相对较多地选用一些直径较小以及间距较小的配筋材料,以此来对混凝土开展加固作业,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2.2依照施工规范,科学设置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应依照施工规范,科学设置配比,以降低工程出现问题的风险。为最大化降低工程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不能将建筑材料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实际采购前,需要详细了解实际市场情况,对各个供应商的资质详细核实,同时对其质量严格控制。材料匹配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如果所用骨料收缩能力大,可根据实际状况增大水灰比,为混凝土的凝结效果提供保障。同时需要活用具有混合材料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如有必要,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的拉应力,使内外拉应力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出现裂缝。

2.3强化施工把控工作

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裂缝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浇筑施工方面的把控力度。在实际开展浇筑作业时,可以采取分层浇筑法,以此来确保施工作业质量。对于分层浇筑作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分层厚度还有分层浇筑间隔时间方面的把控,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另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天气因素产生的影响,需要提前制定好施工组织方案,尽可能地强调在温度较为适宜的天气下组织开展施工作业,这样可以降低温湿度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作业应该将时间控制在5h以内,在有效完成浇筑作业之后,还需要切实做好表面清洁工作。

2.4定期进行检查,做好实时管控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观察混凝土凝固后是否有较深的裂缝和贯通裂缝。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可通过拆除钢筋并重新浇筑和铺设来消除较深的裂缝;如果表面有裂纹,可直接浇注。同时,要对混凝土凝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养护。在混凝土凝结初期,通常强度较低时,可适当增加湿度,增加内拉应力,保证内外拉应力的均匀性。通过适当增加水分和铺设塑料薄膜,可以达到保湿的目的。控制裂纹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温度裂纹控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保温装置。对于容易产生裂纹的部位,通过增加钢筋,最大化减小内部拉应力值的差距。

(2)干缩裂缝控制。应注意控制物料混合比例。浇筑后应观察混凝土凝聚情况,按有关标准适当加水以保证湿度。

(3)塑料裂纹控制。在浇注过程中主要以振捣为核心,以保证振动质量。

2.5实施相应修补,进行针对处理

在实际施工中,应修补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表面覆盖、填充等裂缝处理措施,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覆盖法主要适用于较浅的裂缝,通过打磨使裂缝显露,然后填充裂缝。填充方法主要是挖掘裂缝,使之呈槽状。料槽加工好后,即可注射材料。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类型较多,发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裂缝都必须要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确保在现场区域有效处理和解决裂缝问题,使结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从而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09.

[2]郭继东.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J].黑龙江水利,2016,2(05):66-68.

猜你喜欢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水利工程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