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性软材料的表现形式探析

2021-07-03员恬慧西安工程大学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理艺术作品线性

员恬慧 西安工程大学

一、线性软材料的内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产品设计趋向多元化,线性软材料以其独特且优良的性能在产品中应用得逐渐多起来。设计作品中的线性软材料主要指的是细且长、呈线状结构的、具有柔软及弹性性能的、有足够强度的、化学性能稳定、相互间有抱合力的材质,包括棉线、毛线、蜡线、麻、尼龙、涤纶、电线、铁丝等。它们通过质感、肌理、色彩进行分类,不同材料的使用将会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质感是不同的材质给人视觉或触觉上的感受,例如粗细、厚薄、清晰与浑浊、光滑与粗糙等方面的不同。将其运用于设计作品中可以起到建造结构的作用。肌理是指材料表层的组织纹理与结构,是人们认识物质最直接的媒介。自然肌理是材料与生俱来的结构、特点,可以直接为人们所用;人工肌理指的是人工再造的纹理,如艺术家通过缠绕、编制、粘贴、撕扯等表现手段留下的与原有材料触感不一样的效果。肌理效果具有随意性,能引发欣赏者无限的联想,它在艺术作品中是最活泼灵动的元素。同时,色彩是作者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是作品中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冷暖色的选取及对色彩面积大小的控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二、线性软材料的表现形式

(一)线性软材料的情感表现

正如波洛克所言,艺术家“应表现情感,而不是图解社会”。软材料的应用使画面更加真切,情感更为丰沛。各种材料质地的内在美都需要作者去发现、探索与拓展。各种材料都在不断地变化,材料的偶发性效果对创作灵感的激发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材料本身带给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创造作品时作者做了什么,是否启发人们去进行深入的艺术感受与遐想,能否给予观者暗示、联想及对图像的解读。在线性软材料的选取中,创作者既要对材料的物理属性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又要充分认识到材料的深层次含义,选择与作品主题及意图相吻合的媒材。

以袁金龙副教授的《再现桃花源》(图1)为例,该高校创新创业团队深入探索纺织品过剩带来的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物尽其用、变废为宝作为理念,希望通过拼布艺术形式表达更多、更广的自然和人文内涵,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作品摒弃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将废旧牛仔衣物运用解构重组的手法,结合拼布工艺与手绘技法,将牛仔特有的精密蓝灰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在保留田园诗的韵味的同时再现桃花源中的唯美意境。作者将牛仔裤固有的线性结构加以利用,通过裁剪、缝制、拼接、粘贴等手法来表现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形态,同时凸起的材料肌理鲜明、细节丰富,使主体物更跳跃、夺目。此外,作者将牛仔布料的线性材料碾碎并打散粘贴,营造出树木叶子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的效果。袁金龙副教授利用材料所衍生出的外在“形态”这一属性,达到了与创作主题相吻合的创作目的。

(二)线性软材料的构成表现

点、线、面在任何绘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大多数的时候是有着共通关系的,两个位置不同的点相连接是一条线,线通过有秩序的排列可以形成一个面,同时如果在一个大的角度去看任意一个面则是一个点。只有将三者巧妙地运用,才能形成良好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

1.线性软材料中点的表现

作为艺术作品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点规格的改变也同样代表着点内在的情感的改变。如果从点的数量上来说,把一张密密麻麻有很多点的纸和一张只有一个黑点的纸相比,在点同大同黑的情况下两张纸给人传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其中前者是拥挤,而后者则是醒目和显而易见的孤独。点拥有向四方蔓延的力量但是没有具体向某一方向延伸的力量。

图1 《再现桃花源》

图2 《手牵手》

线性软绳通过缠绕粘贴,形成大小不同的紧凑螺旋状态、球形,或对其打结亦可以当作点元素。它们颜色各异,分布或疏或密,肌理效果显著;手工或者机器缝制作品时,裸露在作品表面的短线也可以被视为规律分布的点元素,它的规格同样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变化。

2.线性软材料中线的表现

线与点是相似的,都具有向四周扩散的方向力和纵横的张力,但是相比较这些力量而言,线的方向其实是最为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垂直的线使人感觉挺拔和坚定,水平的线使人感觉平衡和稳定,倾斜的线有变化感,曲线给人一种动感和节奏韵律感。

在色调统一的作品中,色彩鲜明的骨骼线可以将画面分割,形成不同的区域,此时线性材料起到强调和分割的作用;艺术家用针线在布面上绣出具象、抽象或者文字性元素,画面简洁明快;对于悬挂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旨在表达它的外观形态和氛围感受,让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之形成不同于艺术作品原有的视觉张力和空间层次。此时需要固定线性材料的少许部分,使大面积的材料悬空,制造出漂浮、不确定之感。

3.线性软材料中面的表现

面是由扩大了的点和封闭起来的线所形成的,它同样有着大小、形状、色彩等造型的区分,它着重强调形状和面积,可以划分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例如正方形给人稳重、静态之感,三角形尖锐、稳定,不规则图形给人自由、饱满的感受。在纤维艺术作品中,作者采用不同的编织手法把线性软绳加工成面,控制力道的同时也在控制作品表面的疏密、质感和肌理感,同时将色彩巧妙地编织在其中,亦可以用颜料、胶水将编成的作品涂抹,增强画面的艺术性、稳定性,改变软材料本身松软的质地,使画面平整又不失变化,增加其节奏感和形式美感。

(三)线性软材料的空间表现

1.线性软材料的平面表现

在《生命记忆的碎形图·静静等待》作品中,作者娥冷·鲁鲁安使用破碎椰树皮以及不同规格的线绳、装饰物进行表达。作品四周采用不规则的树皮,破碎树皮之间利用线绳拼接,绳子随着形体进行表现。同时其上方穿插着环绕、排列的线绳,它们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集中分布于作品中心,让人眼前一亮,耐人寻味。作品生物感很强,组件的原型就是借用植物意象的生命力来呈现,作者赋予艺术作品疗愈与祈福之意,并赋予其柔韧及继续生长的灵气。

2.线性软材料的立体表现

立体形式的装置艺术是指用软性纤维编织制作形成的装置作品,例如在有支架构造的立体形式上编织成作品;或者是直接将编织好的支架和成品的作品组合重塑;甚至在无支架的塑造中,利用某些线性材料质地坚硬的特点即可制作出具有立体形态的装置作品。艺术家利用不同材料的属性特点不断创新作品,促进纤维装置艺术立体形态的不断发展。

作品《手牵手》(图2),让我们很震撼。盐田千春用无数根红线将整个房间布置成洞窟的感觉,在红线之间有着与西湖有关的书信。作者特别征集了几千个来自西湖的故事、祈愿与书信,创作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源自一个古老的日本神话:当一个孩子出生时,神把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系在新生儿的手指上,并将这条红线与其他人的线交织在一起,把他们终生都绑在一起。“我相信人与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线就像这些关系。”这件作品利用了线条纤细、流畅、柔软的特性,将其悬挂在墙面上,线条之间互相交织起舞,互相牵绊,用力地穿插、缠绕,使软线绳变为硬质状态,软硬结合的设计手法给予人们更多思维的碰撞,沉浸式的体验使观者更易融入环境,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流露的情感。

三、结语

人类社会的进步,使现代艺术家有了更丰富的材料,线性软材料景象各异,它们跳到前台共同参与、演绎作品。当代艺术家触及这种线性软材料的时候,很多已有的经验是不能作为参考的,更多的是在过程中体验,另外材料和技术方法也是连接人内心世界的通道。我们通过分析、把握线性软材料固有的以及衍生的特征,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充分的表现。

猜你喜欢

肌理艺术作品线性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二阶整线性递归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