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时代发展,打造教学特色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三导四步”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1-07-03

江苏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诗词探究教学模式

钱 凯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系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多年来,学校奋发图强,紧跟时代步伐,践行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平台”的办学思想,倾力打造“方正”文化引领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三导四步”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代表。

一、适应课改,构建“三导四步”教学模式

1.以生为本,细化教学流程。

21 世纪初,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改的关键词,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成为共识。我校根据课程理念,基于本校实际,借鉴省内外优秀学校的经验,进行了“四步教学”的实践探索。

所谓“四步教学”,就是将教学流程分解为四个步骤:(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作业、自主纠错等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2)合作交流,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示、交流个人观点和学习成果;(3)拓展探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在特定的情境下,以习题、问题等为载体,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当堂巩固,探究学习内容;(4)点拨提升,教师根据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问题,点拨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规律,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在“四步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将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交给学生。但也发现了问题,如出现了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2.基于问题,尝试“三步导学”。

“生态”的课堂鼓励教师的角色不仅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而且要变成知识的促进者,这样的课堂要求师生一起“协奏”,而不是教师或学生的“独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创设情境、指导协作、组织会话,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基于以上认识和“四步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主导作用并将其细化为“诱导”“指导”“引导”三个方面,目的在于通过细化教师主导作用,有效引领学生思维,具体如下。

(1)“诱导”质疑发问,激励求知兴趣。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质疑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我们在诱导学生质疑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①联系实际引发质疑;②逻辑推理引发质疑;③追因求果进行质疑;④类比联想进行质疑;⑤逆向思考提出质疑;⑥变换条件进行质疑。

(2)“指导”自主学习,点拨方法规律。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具备了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在“三步导学”的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发表独立见解的荣誉感;②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多元评价,适时激励,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③丰富学习内涵,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探讨等方面尝试新的突破。

(3)“引导”积极思维,启发探索创新。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广阔性?如何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高度和深度?这需要教师积极且科学的引导。

首先,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实效性。一是激情演绎,创设探究氛围;二是提供探究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注重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学习。其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体现全面性。一是重视过程评价;二是优化评价内容;三是侧重小组评价;四是变换评价的主体。做到教师评价、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过渡,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基本形成了“三导四步”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二、实践探究,打造“三导四步”教学特色

从2008 年开始,学校统一教学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课堂评估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此标准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1.通过教学交流,推介教学特色。学校每年面向全省开展教学对外开放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三导四步’教学研讨对外开放日”。近3 年,20 多所学校邀请我校老师去讲学、开课,我校的“三导四步”教学模式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赏。

2.利用教研平台,扩大成果影响。2015 年至今,江苏省教科院邀请我校教师介绍“三导四步”教学特色、开设全省展示课12 次;泰州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除了以讲座、公开课方式给予学校推广的舞台外,还在泰兴教育网、《泰兴教研》等媒体上对“三导四步”教学模式进行宣传。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兄弟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13 年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迎接“三新”,凸显“三导四步”教学创新

2017 年版的高中课程标准正式出台,直接推动了教材的更新,高中语文、政治、历史等新教材于2020 年秋季正式出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此外,高考改革也呈现出对教育教学的“倒逼”之势,如目前的全国卷、山东卷,都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凸显“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创设真实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挖掘科学史的价值,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深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体现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唯物史观。

“三新”的出现,对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考验,如何迎接并适应“三新”,如何体现“三新”理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绕不开的问题。

1.加强理论研究,寻求深化策略。

为适应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优化“三导四步”教学策略,我校组织部分专家和骨干教师加强理论研究,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三导四步’教学模式的深化研究”。该课题以历史学科为切入口,深入研究了目前该模式下“三导四步”教学的不足及优化策略,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历史教学策略,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其他学科也有辐射和启迪作用,获得了2017 年泰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为适应正式出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新高考,我校继续以历史学科为切入口,组织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三导’教学策略研究”,该课题2018 年被省教育规划办确定为重点自筹课题,目前已完成中期评估工作。

2.突破惯性思维,优化育人模式。

“三新”背景下,如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实现凝练“核心素养”的目标,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并通过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体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校依据“三导四步”教学的成熟经验,依托“方正”校园文化,启动了“诗词文化课程基地”的创建工作,2020 年该基地被省教育厅正式立项。

该基地项目旨在“立足诗词,传承文化,滋养生长,奠基人生”,以学校原有诗词文化研究项目为基础,以诗词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系统架构诗词文化课程目标和内容序列,推进课程物态化,让诗词文化课程适应每一名学生的生命发展,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新型课堂、教研机制、评价体系,探索“立德树人”目标下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新模式,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有望对我校目前的“三导四步”教学模式实现突破:一是将教师“三导”教学策略由课堂拓展到课堂之外;二是通过“诗词进课堂”教学范式发挥学科融合的作用;三是创设的“诗词情境”彰显新课程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凸显“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

时代在发展,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可以一成不变。追求一种模式和打破一种模式都体现了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育人新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诗词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