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多模卫星敏捷遥感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1-07-03王跃范立佳李雨廷

航天器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机动陀螺姿态

王跃 范立佳 李雨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北京 100094)

遥感卫星具有观测覆盖范围广、不受国土、领海和领空限制等独特优势,在国防和经济建设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分辨率较低,通过卫星在滚动方向进行侧摆来完成对沿迹条带目标的被动式推扫成像,可扩展成像范围。近年来,随着光学遥感相机的技术进步,光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不断提升,分辨率的提升拓展了遥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1]。分辨率持续提升,相机焦距不断增加,成像幅宽进一步变窄。同时高分辨率卫星的观测需求也由长条带大范围推扫,转向针对更多重点关注区域进行更高观测效率、更多观测角度、更复杂观测方式的成像观测,进而实现精细化观测。高分辨率成像的工作模式也有了进一步拓展的需求,即利用卫星的高敏捷姿态机动能力,快速指向成像区域,可一次过境实现对大量散布目标的图像数据高效获取,或者控制卫星光轴按特定方式进行推扫,实现拼幅成像、非沿迹推扫成像等工作模式,大幅度提升卫星的任务执行能力,充分发挥卫星的使用效能。高分辨率与敏捷成像的结合,使得进一步提升行业用户精细化数据快速获取以及定量化高效应用成为可能。

在世界范围,艾科诺斯(Ikonos)、“快鸟”(QuickBird)、世界观测-1/2(WorldView-1/2)、地球之眼-1(GeoEye-1)、昴宿星-1/2(Pleiades-1/2)等卫星成为敏捷光学成像卫星的代表。此类卫星首先在成像工作模式上进行了扩展,除了常规的被动推扫成像外,增加了主动推扫成像方式,这样可以获得用户定制的非沿迹条带的目标图像[2-3];同时,姿态机动能力的提升,大幅缩短对不同目标成像的切换时间,可以将一轨内获取目标的数量提高至15~20个,并实现多条带拼幅、多角度成像等成像模式。这种敏捷成像卫星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能够提高对重点观察区域的观测效率,能够为普查、详查应用提高成图效率,并为应急、灾害等应用实现快速响应。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ZY2000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Platform)在研制过程中完成了敏捷机动核心技术攻关,明确了敏捷机动能力需求,构建了高刚度小惯量的卫星构形、体系化设计了敏捷控制技术、系列化研制了涉及机动指标的关键单机、全面分析了敏捷机动模式下成像质量影响、面向好用易用开发了自主敏捷任务管理系统、并系统性完成了多层级的验证。

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的首发星,高分多模卫星(GFDM-1)在充分继承卫星平台敏捷机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载荷状态以及任务特点,针对敏捷机动技术开展了适应性分析、研制和在轨应用。

1 敏捷机动工作模式及能力分析

1.1 面向应用的敏捷成像模式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攻关过程中,重点从卫星平台角度针对敏捷机动能力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和提升,高分多模卫星研制阶段,在对各行业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平台的敏捷机动能力和大口径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敏捷成像能力,结合轨道特点,并参考国外同类卫星的工作模式,设计了同轨多点目标成像模式、同轨多条带拼幅成像模式、同轨多角度成像模式、同轨立体成像模式、任意向主动推扫成像模式等多种面向应用的敏捷成像模式[4]。

通过对国外敏捷卫星工作模式的分析,结合成像任务应用需求,高分多模卫星设计了通过快速姿态机动调整相机指向的多种敏捷成像工作模式。

1)同轨多点目标成像模式

卫星通过快速姿态机动调整相机指向,实现对一轨可视范围内散布的多个点目标的访问成像,该模式旨在快速、高效获取多个散布小块目标的图像,一轨可获取目标数量不少于30个,较传统成像卫星效能提高6倍以上。

2)同轨多条带拼幅成像模式

对区域目标连续进行多次条带拼接成像以达到完全覆盖的目的。该模式旨在实现对某一较大面积区域的快速成像。一次拼幅可以完成典型成像区域包括60 km×60 km、60 km×120 km、90 km×90 km,满足用户对一次过境成像幅宽15~90 km的需求,基本能够满足对大型城市辖区的覆盖。以90 km×90 km成像区域为例,对于20 km幅宽卫星如果按照传统成像方式,至少需要5个重访周期(3天)以上才能够实现区域覆盖,采用该模式后成像效能提高15倍以上。

3)同轨多角度成像模式

通过卫星前视到后视过程多次成像,实现对点目标或条带目标连续进行多个角度的成像。获取某一特定目标区域的多个不同角度的观测图像,同一目标多角度成像最大次数可达12次,是我国遥感卫星首次在轨实现此种成像模式。该模式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观测信息,大幅度拓展了遥感应用的领域。

4)同轨立体成像模式

通过前后视或前正后视的两次或三次成像,实现单线阵两视或三视立体成像,通过成像时间间隔调整立体成像基高比。该模式旨在实现单线阵两视或三视立体图像,是我国遥感卫星首次通过敏捷成像能力获取立体图像,用户可以指定立体交汇角,或指定对于每幅图像的观测角度。该模式观测角度灵活,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设置,提高定量化应用水平。

5)任意向主动推扫成像模式

卫星采用主动推扫成像方式,通过“动中成像”,实现对某一非沿迹条带目标的扫描成像,是我国遥感卫星首次在轨实现此种成像模式。该模式旨在快速获取任意方向的条带区域图像,可以对河岸、海岸、边境、公路、管道等不规则长条带目标进行成像,大幅提高卫星图像采集效率,较传统遥感卫星沿迹推扫成像获取效率可提升数十倍。以对垂轨方向200 km跨度的不规则条带目标成像为例,对于20 km幅宽卫星至少需要10个重访周期(3天)以上才能够实现区域覆盖,采用该模式可以利用一个弧段完成图像获取,图像效能提高30倍以上。

高分多模卫星的各种敏捷工作模式,实现了高分辨率成像与敏捷机动的有效结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卫星的快速观测效率、单轨成像覆盖范围和立体观测能力等,显著地提升了卫星的应用效能,拓展了遥感商业价值。

1.2 敏捷机动能力分析

每种敏捷成像模式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或若干个条带成像任务,每个条带成像任务都包括成像过程和姿态切换过程两个阶段。

成像过程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推扫成像两大类。被动式推扫成像过程中,星体滚动角、俯仰角相对轨道系保持固定;偏航角根据需求实时调整,使投影到相机焦面的地速方向与线阵法线平行;实现相机的推扫成像。主动式推扫成像过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主要考虑匀地速主动推扫、匀角速度主动推扫和匀积分时间主动推扫,主动式推扫成像获得的条带,其方向可以与星下点轨迹平行(沿迹)、也可以不平行(非沿迹)。成像过程所涉及到的姿态规划与姿态控制任务包括偏置飞行模式和一般轨迹跟踪模式2类。其中前者用于被动式推扫成像,后者用于主动式推扫成像。

切换过程主要针对两种成像过程及与正常飞行过程之间的多种切换过程,切换过程所涉及到的姿态规划与姿态控制任务包括点对点机动模式和姿态/角速度预置模式2类。点对点机动模式起始时刻、结束时刻的卫星滚动角速度、俯仰角速度为零,偏航角速度为零或较小。姿态/角速度预置模式过程起始时刻、结束时刻的卫星滚动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不一定为零。

机动能力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卫星总体以及控制、载荷、结构等多个分系统密切配合,通过多轮迭代和仿真分析,给出了典型的卫星机动能力需求:卫星姿态机动并稳定至0.002 (°)/s的典型时间为:5°/10 s、10°/15 s、25°/20 s、40°/25 s。角加速度不大于1.2 (°)/s2,角速度不大于4.5 (°)/s。

1.3 敏捷模式下成像质量分析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图像质量包括辐射质量和几何质量两类。辐射质量参数主要有:动态传函、信噪比、动态范围等;几何质量主要有空间分辨率/幅宽、定位精度等[5]。敏捷卫星敏捷机动能力强,必然会对成像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与常规卫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敏捷卫星大角度被动推扫成像模式和主动推扫成像模式[5]。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制阶段,针对成像质量保证需求,建立了成像质量保证指标体系,其中提出了针对卫星平台敏捷机动的指标要求,核心指标包括:被动成像过程三轴姿态指向精度:优于0.01°,姿态稳定度优于0.0005(°)/s;主动成像过程中姿态测量精度优于0.02°,推扫角速度±2(°)/s以内,三轴指向精度优于0.05°稳定度优于2×10-3(°)/s,并且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敏捷模式下有效载荷的高速驱动以及积分时间分片设置快速插值等要求,同时也对地面处理的提出了相关要求。

高分多模卫星研制阶段,结合高分辨率相机鉴定件研制、整星试验等工作,重点对成像质量参数包括分辨率、幅宽、在轨动态传递函数、信噪比等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迭代预估,完成了相关指标的复核复算工作,确保在轨图像的辐射和几何质量满足要求。

2 敏捷机动技术实现途径

敏捷技术涵盖范围很广,以实现敏捷工作模式设计所提出的姿态机动控制能力为核心,外延可以扩展到整星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星体及大型结构(主要是太阳翼)的高刚度小惯量设计、成像质量设计与分析、卫星工作能力分析、任务规划与自主任务管理、能源分析、测控能力分析以及热平衡分析等多个方面[6]。本文主要瞄准敏捷模式下高分辨率成像质量要求,围绕星体高刚度小惯量设计、姿态机动控制技术、敏捷卫星任务规划和管理、关键单机产品开发、敏捷成像质量分析等方面介绍高分多模卫星以及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制过程中敏捷机动技术的主要攻关工作。

2.1 敏捷任务规划及管理技术

相比传统遥感卫星,敏捷遥感卫星具有多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其任务需求更加描述灵活、细致,任务的执行时机选择、排序、冲突解决等决策机制更加复杂,任务规划技术要求更为复杂、精细。为了发挥敏捷遥感卫星的多种工作模式下的最大效能,提出了适用于敏捷卫星的任务系统,主要包括地面任务规划和星上任务管理两部分[7-8]。

地面任务管理系统负责收集来自多源用户的观测任务需求,形成归一化的条带目标描述,在考虑卫星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对每个观测任务,合理安排轨道圈;对一轨内的条带序列进行时间规划,形成一轨内可执行的初步“元任务序列”;根据地面站的可视范围,添加数据传输元任务;考虑卫星资源能力对元任务序列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卫星的能源、固存等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并结合气象条件等计算各个成像元任务的成像质量;依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初步元任务序列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一轨内的“元任务序列”,通过测控网将元任务序列上传至卫星。

星上任务管理系统收到地面上注的元任务序列后,进行合法性检查,对于不合法的元任务进行处理并向地面反馈;在任务圈开始前对当圈每个元任务进行解析,生成任务过程和切换过程的姿态机动路径表,完成姿态规划,并进行姿态机动约束检查,生成将姿态机动和天线控制子任务发送给控制系统,将带有时标的有效载荷的操作序列发送给有效载荷,自动实现多种成像和回放任务的执行。

地面可根据需要插入、修改或删除已经上注的元任务,同时也可以紧急停止正在执行的元任务,并按照新的任务序列重新进行规划,满足用户灵活使用要求。这种地面任务规划+星上任务管理的技术,地面部分完成任务的合理规划确保实现最大能力的任务排布,星地接口采用元任务描述,在易于对卫星操控的基础上大幅减小了星地数据上注的数据量,星上部分完成高密度的任务指令管理,充分挖掘并拓展了敏捷卫星的任务执行能力[9]。

2.2 高刚度小惯量星体结构设计

综合考虑卫星高分辨率成像、敏捷性对小惯量要求、结构稳定性要求、运载约束等,高分多模卫星构形充分继承中型敏捷平台模块化设计,卫星包括平台+太阳翼+载荷。平台采用两舱设计,上舱为设备舱,下舱为服务舱,主载荷位于设备舱顶部,卫星采取纵轴对地飞行姿态。

平台结构采用“框梁+箱板”的结构形式。传力形式简单,易于实现结构高刚度设计。电子学设备采取“外挂”布局设计,布局紧凑。考虑敏捷机动姿态变化,双导航天线布局采取偏置一定角度对称布局。

为保证相机光轴与星敏感器光轴间夹角的稳定性,采用相机与星敏感器一体化设计,并在相机与平台连接处设计有相机柔性适配装置,抑制平台在轨热变形对相机主体的影响[10]。

图1所示为高分多模卫星飞行状态构形示意图,卫星配置二维二次可展开太阳翼,布局于卫星平台±Y侧。

图1 卫星飞行状态构形图Fig.1 Flying configuration of agil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此构形保证了太阳板面积,同时合理布局了太阳翼与卫星距离关系。太阳翼单板采用加厚铝蜂窝夹芯高刚度设计,板间采用高刚度铰链连接,整翼通过高刚度根铰与驱动机构对接。采取上述措施,大幅提高了整星的刚度,降低了惯量。高分多模卫星质量2400 kg,最大惯量轴惯量优于3900 kg·m2,为实现卫星敏捷机动奠定了基础。

2.3 控制方案设计

卫星姿态控制算法主要包括姿态确定、目标姿态计算、姿态控制3个部分,其中姿态控制包括姿态控制律、控制力矩陀螺(CMG)操纵律和基于磁力矩器或喷气系统的角动量管理[11]。

1)姿态确定方案

控制系统的定姿算法主要是由星敏感器和陀螺组合进行高精度的姿态确定,利用陀螺、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进行姿态确定作为备份。在点对点姿态机动过程中,用陀螺作为姿态测量的部件,靠陀螺输出积分得到姿态信息。在机动开始前,对陀螺漂移进行修正。对姿态/姿态角速度预置以及一般轨迹跟踪等模式,在采用陀螺积分估计卫星姿态信息的同时,也引入星敏测量信息进行姿态修正。

2)目标姿态确定算法

在点对点姿态机动中,主要采用轨迹规划的方法确定卫星的目标姿态。根据陀螺量程和执行机构力矩能力采用基于角加速度正弦曲线轨迹,使得星体姿态以最短路径绕欧拉轴旋转;引入计算得到偏流角和偏流角速度,进而确定卫星的目标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为了提高动态响应性能,根据规划的标称轨迹对星体施加了前馈补偿力矩。

姿态/姿态角速度预置模式主要用于非沿迹跟踪的起始姿态建立和跟踪完返回正常姿态过程。在预置模式中,星上采用基于末端平滑的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主要用于保证机动后期姿态/姿态角速度的平稳缓变特性,保证机动到位后时的控制精度。

非沿迹轨迹设为一条与卫星飞行方向不平行的直线,卫星首先根据指令要求的机动条带经纬度,机动时间要求计算出当前地面点坐标,根据卫星当前位置和地面点的位置的几何关系计算出从卫星指向地面的单位矢量,并根据矢量关系最终转换为卫星每个控制周期的目标姿态。

3)姿态控制方案

主要采用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进行控制,同时引入结构滤波器抑制挠性振动,实现姿态角速度控制指标。由于采用了大力矩的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机构,考虑到控制力矩陀螺的力矩精度以及力矩噪声等因素,提高系统带宽到0.1 Hz,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同时尽量抑制执行机构力矩噪声对系统控制精度影响。控制器所计算的控制力矩转化为CMG低速框架的运动角速度,在进行框架角速度指令的精确解算基础上,进行奇异规避[12]。

4)姿态机动仿真

根据敏捷机动方案,分别针对点对点机动、非沿迹机动、被动及主动机动等不同工况进行了全数学仿真和气浮台半物理仿真。全数字仿真重点针对不同质量特性、太阳翼结构频率、控制带宽等影响因素,利用地面动力学模型建立闭环控制环境。半物理气浮台仿真,主要是利用真实CMG、陀螺以及控制器等产品,构成真实的姿态机动环境,进行闭环仿真,图2所示为半物理气浮台仿真实验场景。

图2 半物理气浮台仿真实验Fig.2 Experiment of semi-physical air bearing table simulation

仿真结果表明三轴气浮台试验结果与对应的数学仿真分析结果一致性好,实现了控制所有指标的闭环验证,各项指标均满足工作模式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可以确保整星实现各种敏捷成像模式。

2.4 关键单机研制

涉及敏捷机动技术的关键单机主要包括高刚度太阳翼、大量程三浮陀螺组件、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等产品,在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制过程中,完成了上述关键单机产品的指标要求确定、产品设计、生产、鉴定、定型等工作,为敏捷机动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4.1 高刚度太阳翼

高分多模卫星继承中型敏捷卫星平台,采用并联二次展开式高刚度太阳翼,太阳翼由根部铰链、一块中心板、两块侧板组成,中心板与两块侧板外形尺寸相同,均为1200 mm×2200 mm,收拢状态通过4个压紧点压紧在卫星侧壁上。太阳翼根部铰链与中心板直接相连,两块侧板分别通过两个铰链与中心板长边相连,形成根部铰链与中心板串联,中心板与两侧板并联的构形。太阳翼展开状态下刚度大于2.5 Hz。

研制过程中完成了高刚度太阳翼的设计、生产,单机状态下开展了刚度测试、静力试验、驱动性能、基频测试、噪声试验和热真空试验等[13],整星状态下完成了部装及展开试验、整星力、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太阳翼产品所有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敏捷机动任务要求。图3所示为高刚度太阳翼地面展开试验场景。

图3 高刚度太阳翼Fig.3 High rigidity solar wing

2.4.2 大量程三浮陀螺组件

作为敏捷机动卫星重要的姿态敏感器,既要考虑敏捷机动时大角速度测量范围要求,又要针对定姿精度、指向精度等指标考虑高测量精度要求。在三浮陀螺产品基础上,通过扩大量程的技术路径,研发了大量程三浮陀螺,图4所示为大量程三浮陀螺组件。其测量范围:-6~+6(°)/s,随机漂移不低于0.006(°)/h(3σ),满足敏捷卫星姿态机动和稳定度的需求。

图4 大量程三浮陀螺组件Fig.4 Wide range gyro

完成了大量程三浮陀螺组件原理样机、电性产品的研制和性能试验,以及陀螺定标专项试验;研制了鉴定件并完成了鉴定试验考核;投产了寿命件开展了寿命专项试验。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得到了充分验证,可用于高精高稳且高机动性的敏捷型遥感卫星平台。

2.4.3 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

根据卫星机动过程中的最大角加速度1.2(°)/s2,最大角速度4.5(°)/s的要求,采用控制力矩陀螺作为分系统执行机构配置方案[14]。按照敏捷卫星质量特性预计,控制分系统需要选用角动量不小于107 Nms、输出力矩不小于104 Nm的控制力矩陀螺产品,新研制125 Nms/125 Nm规格的控制力矩陀螺产品,图5所示为CMG主体。

图5 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Fig.5 125Nms CMG

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完成了原理样机、电性产品的研制和性能试验;研制了鉴定件并完成了鉴定试验考核,设计指标得到了充分验证。突破了长寿命高速转子组件技术和高精度高带宽框架控制技术在内的关键技术。完成了包括高速转子轴承运转稳定性试验、大机动条件下高速转子性能试验、整机热平衡试验、整机寿命试验等在内的验证试验。

结合卫星机动能力需求以及卫星构形及总装布局约束,选择5个CMG按照五面锥构型组成一体化的CMG模块。同时,为了有效降低CMG高频震颤对有效载荷成像质量的影响,在CMG支架与服务舱四立柱之间通过机械隔振装置连接,实现CMG模块整体隔振,有效提高微振动抑制效率,详见图6所示。

图6 采用整体隔振技术的CMG模块Fig.6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in CMG module

3 在轨验证

高分多模卫星于2020年7月3日发射入轨,在轨期间,通过地面规划上注元任务并结合星上自主任务管理的方式,验证了全部敏捷机动工作模式,包括同轨多点目标、同轨拼幅、同轨多角度(立体)、非沿迹主动推扫等多种成像模式,以及应急快速重访观测任务,任务均成功执行,姿态机动能力和稳定度指标满足要求,在敏捷工作模式下获取了全色优于0.5 m分辨率的高分辨率图像,图像清晰,成像能力和图像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卫星的水平,获得各方用户的一致认可。

1)同轨多点目标成像

2020年9月3日16:02—16:27,高分多模卫星完成了单轨20个点目标成像任务,从北半球俄罗斯的瑟克特夫卡尔开始,对喀山、库塔伊西、安曼、喀土穆、恩多拉和马塞卢等地理位置从北纬61°40′到南纬29°20′范围内,覆盖欧洲、亚洲和非洲的20个城市完成了点目标成像,卫星滚动姿态在-26°~+23°之间进行频繁机动,姿态角度与地面规划一致,机动过程中姿态曲线见图7所示,所有20个目标融合图像清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图8展示的是其中马塞卢融合后的局部图像。

图8 同轨多点目标成像模式卫星影像(马塞卢)Fig.8 Satellite image of multi-point targets imaging mode(Maseru)

2)同轨拼幅成像

2020年9月3日,高分多模卫星完成了一轨内对北京城区的拼幅高分辨率成像,通过4次拼幅对北京六环范围进行了覆盖,获取了较大范围的高质量遥感数据。图9所示为4次条带拼幅成像任务图及所获取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图9 拼幅成像任务及遥感影像Fig.9 Satellite image and task planning of wide piecing imaging mode

3)单轨多角度(立体)成像:

2020年12月23日,高分多模卫星完成了对日本东京地区的一次单轨多角度成像,获取了东京关东地区连续13个角度同一位置的图像,多角度成像过程中,卫星俯仰角从-45°~+42°进行了连续机动。图10展示了任务条带图以及13个角度中3个角度的图像,图像信息丰富且具有较高分辨率,图中东京晴空塔塔身侧面的纹理细节清晰可见。

图10 同轨多角度成像任务及部分多角度影像(东京晴空塔)Fig.10 Satellite image and task planning of multi perspective imaging mode(Tokyo Sky Tree)

2020年9月24日,高分多模卫星对南美洲智利铜矿矿区完成了一次同轨三视立体成像任务,起始立体观测角度23.02°,二视观测角度接近0°,末次观测角度-23.23°,图11所示为利用三视图像数据处理得到的智利铜矿矿区三维立体影像。

图11 智利铜矿三维立体影像Fig.11 Satellite stereo image (Copper mine area of Chile)

4)非沿迹主动成像

高分多模卫星首次在轨实现了非沿迹主动成像,在轨期间进行了多次非沿迹主动成像任务,其中2020年7月7日17:42对意大利第勒尼安海海岸带进行了一次长度约250 km的非沿迹主动成像,覆盖了罗马、那不勒斯、萨勒诺等城市海岸带区域,图像质量清晰,图12为非沿迹任务轨迹及所获取的罗马地区图像。

图12 非沿迹任务及图像Fig.12 Satellite image and task planning of the active scanning mode

5)快速重访成像

高分多模卫星利用其敏捷机动能力可以实现热点地区的快速重访,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受损严重。卫星于8月5日紧急对发生爆炸的港口区进行了成像,并且于8月6日再次通过大角度机动,对同一区域进行了24小时内的二次重访成像,展示了卫星的高敏捷机动特性和快速重访能力。图13所示分别为8月5日和8月6日获取的贝鲁特港遥感图像,图像清晰,可用于损失评估和灾后重建。高分多模卫星的这种敏捷成像能力,对于重点地区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图13 黎巴嫩贝鲁特港口重访遥感图像Fig.13 Satellite revisit images of Beirut port

4 结束语

高分多模卫星基于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制成果,实现了敏捷机动技术的在轨验证,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同轨多角度成像和立体成像、非沿迹主动成像等敏捷成像模式。

作为高分辨率光学观测星座中当前分辨率最高且具有多种观测模式的卫星,通过敏捷机动技术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结合,高分多模卫星突破了传统被动沿迹推扫高分辨率成像幅宽限制,拓展了遥感工作模式,大幅提升了高分辨率卫星的观测能力,提高了陆地观测系统的定量化应用水平,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随着高分多模业务星的发射入轨,将进一步提升遥感数据的获取效率和能力。

未来遥感卫星也可在高分多模卫星敏捷机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型工作模式、采用高性能被动主动相结合的全频段稳定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并结合光学、微波等不同载荷的特点,不断提升敏捷遥感卫星的功能性能指标和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空间遥感事业不断升级。

猜你喜欢

机动陀螺姿态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obots?
攀爬的姿态
做个纸陀螺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玩陀螺
NO.6陀螺
另一种姿态
以文青的姿态回归主流——对《后悔无期》的两重解读
陀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