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细微处见真章 航空人眼中的《飞机总动员》

2021-07-01锋剑

航空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制员尘土润滑油

锋剑

迪士尼推出的动画电影力作《飞机总动员》是《汽车总动员》系列电影的衍生作品,是一部讲述热爱与梦想、富含航空知识与文化的情怀之作。电影讲述了农用飞机尘土逐梦机翼环球赛的成长之旅,形形色色的小飞机是他针锋相对的竞技对手,也是他不可或缺的成长伙伴,他们合作演绎出一幕幕妙趣横生、热血激情的情景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走进航空人眼中的《飞机总动员》。

故事梗概:

一望无际的农场上空,驶过一架名叫尘土的农用小飞机。他平庸无奇却心怀在机翼环球赛扬名的理想。但要实现这个理想并不容易,一是他并不是一架竞赛飞机,二是他生来就患有恐高症。尘土毅然报名参加了预选赛,并极其幸运地通过了预选,期间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专业赛用飞机的差距。因此他拜托传说中曾击落50架敌机的退役战机船长担任他的教练,虽然恐高症依然无法克服,但尘土的竞赛素质及飞行速度已可与常胜将军雷普斯林相抗衡。

竞赛当天,普雷斯林无所不用其极地阻碍尘土赢得比赛,当致命危机来临时,尘土的勇气受到严峻考验。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与帮助下,尘土飞到了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高度,并最终用自己出神入化的飞行技术赢得了世界的欢呼。

机造型小镇仿佛是“航空小镇”的缩影

加油站的造型融入了活塞发动机气缸头、螺旋桨等飞机元素

电影一开始,尘土的白日梦就揭示了所有热爱飞行的人的梦想与追求——驾驶现代喷气战斗机直冲云霄。梦醒之后,尘土依旧在广袤的农田上慢吞吞地执行播撒农药的任务。此时,如果我们将视野拉远,便会发现背景中的群山居然都是飞机的造型,甚至细致地刻画出了机翼、机身、垂尾和发动机。下班铃声响起,尘土返回小镇,镜头从空中俯瞰而下,小镇居然也是飞机的造型,整个小镇围绕着机场及各式各样的航空业务建设而成,仿佛是近年来在通航圈兴起的“航空小镇”的缩影。

绿色的加油车查格是尘土的好友兼二手教练,他经营的加油站以飞机头作为建筑外景。影片中,查格喊出了主打产品——生物燃料的广告词:“玉米,可以给你汽油般的动力!”如今,各国都在推进生物类航空燃油的研发和使用验证,各类应用绿色燃料的飞机成功飞行的新闻屡见报端。电影借查格之口描绘出一个更为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航空景象,传达出探索开拓、持续创新将改变整个世界的信号。

塵土因缺乏系统而专业的指导,盲目追求训练效果,导致发动机发生故障,返回机库接受专业飞机维护工程师多蒂的检查。现实中,飞机最依赖的三类人便是设计制造工程师、飞行员和机务工程师。顾名思义,设计制造工程师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设计、打造成形态各异却能翱翔蓝天的飞机的人,飞行员是驾驶飞机在空中安全飞行的人,而机务工程师则是确保飞机日常安全飞行的人。影片中,多蒂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尘土身边。然而,影片中有处不合理的设置——多蒂并未跟随尘土周游世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地通过电视观看尘土征战的过程,而尘土在各个休息站依靠各地的朋友完成了拖拽、维修、改装与救援等维护工作。实际上,飞行竞技是一项团队合作的“技术活”,每一位“临战”的飞行员都会带着自己信赖的机务工程师一同前往。飞行员和机务工程师在飞机的调整检修过程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时飞行员甚至要参与到飞机维护工作之中,确保“人机合一”、状态最佳。此外,飞行员在不同的赛段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飞机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和竞技策略,这是竞技团队绝密的核心技术和致胜法宝。因此,像影片中尘土单枪匹马、“众筹式”参加环球飞行竞技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尘土接受多蒂的检查,护目镜、头灯、随身工具包里露出的尖嘴钳棘轮套筒扳手等细节暴露了她的职业

尘土拜师成功,大名鼎鼎的退役战机船长担任了他的专业教练。船长时刻观察尘土的飞行,对尘土的竞技状态和飞行技术了如指掌。针对尘土的“恐高症”,船长还专门设计了低空飞行比赛技巧,这些技巧是尘土获胜并蜕变升华的关键因素,也彰显了船长因材施教的专业教练能力。不过,飞机在真实的飞行状态下还是要尽量高飞,超低空飞行仅仅是在特技飞行表演或因特殊需要而实施的军事飞行活动里体现,即便如此,像尘土一般翼尖蹭地、擦水类的飞行状态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退役战机船长是尘土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多次出现尘土主起落架的镜头,仔细观看不难发现主机轮仍在慢慢地向后旋转。真实环境中,可收放起落架的飞机在起落架开始收起的瞬间,刹车装置会自动施加压力,使机轮停止转动,以减少因转动而产生的震动,至于没有刹车装置的前轮,则需依靠安装在前轮舱的摩擦片阻止机轮转动。通航飞机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往往采用裸露机轮的固定起落架,飞行中机轮也不施加刹车,可以自由旋转。这个细节可见影片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专业的航空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每个细节之中。

影片中不乏飞机或汽车喝“饮料”的镜头,这种装在小罐子内的“饮料”其实是专用润滑油。飞机上的油液有三种——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这三者都属于消耗品,燃油消耗量最大,其次是润滑油,最后是液压油。燃油和润滑油是飞机每次飞行前后都须检查并按需添加的,不过燃油不会存储在小罐子内。燃油的添加量巨大,一般以升或者加仑计量,民航客机动辄就是几千甚至数万升。即使是运动类小飞机也需要几十至几百升。润滑油大多用一夸脱容量的圆柱体罐子包装,根据各个机型发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发动机的新旧程度适量添加即可。而液压油并不是每次飞行都要添加。

罐装“饮料”的吸管是专业润滑油开罐器的形象展示

影片中它们在喝润滑油时用的吸管都是浅灰色、有一定弧度、上细下粗的金属吸管。这种管子其实是为飞机加润滑油的专用工具,因为是铸铝材质所以外观呈现灰色,它的一端是中空的弯嘴兼握把,另一端是带半圆弧护罩的U形钢制利刀。飞机维护工程师握持弯嘴,从润滑油罐上方沿着边捅下去,既能顺利打开润滑油罐,又能变成一个延伸的加油嘴,为添加润滑油提供了便利。前尖后宽的U形钢刀能够把润滑油罐切开相当大的开口,不阻碍加油时油料与空气的置换,增加了加油的平顺性。这个客串吸管的专用工具在影片中出现,多少让航空人忍俊不禁。

尘土在船长的系统训练下如愿出征机翼环球赛。在肯尼迪机场管制员快速且专业的空管指令下,尘土闹了一堆笑话,险些挡住后面飞机的着陆。现实中,机场塔台藏着一批敬业的管制员,比如号称“地面”席位的管制员是负责飞机在停机坪上滑行和各种指令动作(如启动发动机)的管理,

“塔台”席位的管制员是管理飞机在跑道上起飞或着陆运行的管制员,而“進场/离场”席位的管制员则负责飞机从起飞后到飞出管制空域边界或者从机场管制边界进入着陆航线期间的空中交通管理。在民航机场,每一架飞机的一举一动都要经过所属范围的管制员允许才能执行。飞机在落地后要尽快脱离跑道,避免干扰后续飞机正常着陆。如果未能及时脱离就会导致后续飞机复飞,甚至酿成严重的飞行事故。像尘土一样在跑道上来回闲逛,刚刚脱离跑道,后续客机直接落地,在现实中是不允许发生的。

为尘土下达指令的就是“藏”在塔台里的管制员

影片的高潮是反派两次暗害尘土,第一次有惊无险,尘土因祸得福,意外斩获分站赛冠军。尘土是从哪里发现问题的呢?自然是印度选手伊莎莉从反派那里获取并换装的螺旋桨。现实中飞机的螺旋桨并不能随意替换,必须与发动机做好功率匹配,不然轻则影响发动机寿命,重则引发飞行事故。第二次,尘土损毁严重,电影上演了搞笑的“飞机X光片”。其实,飞机维修中无损探伤是很重要的检查飞机结构损伤的手段。除此外,涡流、磁粉、荧光、X射线等手段都会采用,影片很巧妙也很真实地反应了现实。

飞机结构检查里的×光无损探伤法以卡通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尘土的朋友奔赴而来,雪中送炭,机翼、磁电机、便携GPS、螺旋桨等等不一而足,最终焕然一新的尘土重上蓝天。虽然现代飞机采用模块化理念设计制造,很多系统设备都可以安装不同公司的产品,但飞机可不是随机挑选构件组装起来就能起飞的,尤其是升力特性和制造结构完整的机翼绝不能随意更换。

在真实的航空领域有几大“玄”学——空气动力、电磁兼容、故障隔离以及结构疲劳,所谓“玄”是指这几个领域几乎无法完全依靠公式或定理推出一个准确的定量或结论,大部分还要依靠经验和反复的迭代以及长期的监控来获取数据。以航空电磁兼容为例,有时每个单一系统加电测试都可正常工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或者通过集成面板将功能整合后再进行系统联调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问题,此类隐形的故障最难排查,由此导致的飞机研发进程延后也屡见不鲜。这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都是航空大国苦心孤诣的智慧结晶,肯定是密不外传的,这也不是朝夕之功,实属长久之力。所以一个晚上就打造出全新的尘土是影片的设定,而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诚然,本片的评价不高,老套乏味的剧情受到了迪士尼影迷毫不留情的批判。但整个影片中所展现的航空文化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一成功不仅得益于美国浓厚的航空氛围,更重要的是导演和全体制作人员对航空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揣摩理解,才能给全球的航空爱好者带来这部精彩的航空动画电影。

为什么宫崎骏先生可以画出那么多融合航空元素的动画电影?这和他小时候在父亲管理的飞机制造厂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所谓“于细微处见真章”,希望我国传播航空知识的火种也能惠及世界各国。

猜你喜欢

管制员尘土润滑油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分析及对策研究
水晕
润滑油的选用及使用监测
空中交通管制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无题
控制塔
《飞机起飞了》
轧制润滑油中基础油含量的检测
国内石墨烯润滑油首次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