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经营与支持政策视角下耕地撂荒问题探讨

2021-06-30左小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2期

左小平

摘 要 耕地撂荒问题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在个别地区问题尤为显著,对我国农耕发展建设造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阐述了耕地撂荒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规模经营与支持政策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突出政策优势,激发出规模经营在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中的价值,缓解部分区域无序轮作休耕现象,完善农耕生产结构。

关键词 耕地撂荒;经营规模;支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73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农耕不再是农民创造收益的唯一途径,弃耕务工、弃田经商成为农民新的选择。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造成部分耕地被无计划地弃耕。为缓解该现象,各地均纷纷出台农耕补贴计划或指导意见,期望能够调动农民耕种积极性,但耕地撂荒问题仍存在,阻碍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地应有意识地解决该问题。

1 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化背景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逐渐趋向绿色化、规范化发展,城乡差距被拉大,导致农民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耕地荒废。结合当前经济结构来看,农耕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栽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农耕活动耗费大量时间成本,且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导致农耕亏损,多数农民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农耕。除此之外,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耕活动存在经济风险,且农产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农耕收益呈波动状态,而农民为追求稳定收益纷纷务工,放弃耕地,继而造成耕地撂荒问题。

1.2 政策制度因素

农村耕地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耕地界限不明,所有权主体混乱,甚至存在一权多主现象,不利于土地集中规划与土地流转。现阶段,我国耕地分配多以家庭为单位,在土地集体所有政策基础上按人数均匀分配,愿意耕地与趋向务工的人员所拥有耕地面积一致,极大地限制了农耕整体收益,当趋向务工的人员远离农村后,该部分耕地存在撂荒隐患[1]。除此之外,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受到传统农耕思想制约,农民长期依赖土地谋生,在乡土情结影响下,农民出外务工或搬迁后仍不愿转让耕地承包权,以此造成耕地撂荒现象。

2 规模经营理念下耕地撂荒问题解决策略

2.1 土地集中经营

现阶段,农村耕地分配多以家庭为单位,耕地分散,面对农耕活动劳动力输出及收益的波动,农民易放弃农耕而选择务工。为缓解此现象,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了解进城落户农民想法,为其提供宅基地、耕地有偿租赁、转让、退出等途径,将空闲宅基地、耕地集中处理,并鼓励当地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接纳该部分流转土地,扩大现有种植规模,将零散化土地集中为规模种植区域,在集中生产下提高经济收益,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农耕规模经济的产生,可引导当地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组建农业种植企业,无力耕种或外出务工农民可以土地入股企业,按土地比例及规划享受一定分红。除此之外,还可以村支部为主导成立土地托管平台,给予外出务工农民另一选择,其可通过土地托管平台将土地租赁或流转,便于集中农业耕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产生。

2.2 加速价值转换

近年来,为缓解耕地撂荒问题,农村土地相关政策逐渐完善,经济因素成为导致耕地撂荒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放弃农耕的农民均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可通过提高农耕收益降低耕地撂荒概率。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网络经济已走入农村地区,因此可立足于经营规模理念,以村级、乡级、县级为单位建立电商经济平台,借助电商经济提高农耕收益,帮助农民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依据当地农作物优势达到特色农产品,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

现阶段限制农产品电商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物流。借助电商经济加速农产品价值转换时,应结合村、乡、县级政府的力量打造物流集散中心,开辟物流渠道,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问题。在电商与物流产业辅助下拓展农产品效果渠道,增加农民农耕收益,在长期经营发展下实现耕地整体效益增长,通过实质性经济收益调动农民耕种积极性。

农产品加入到电商经济行列中将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若未提升销量而采取价格优势战略则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与解决耕地撂荒的目标相悖,因此拓展电商渠道前,应以村级、乡级、县级为单位进行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细分市场,突出地区农产品特色及优势,根据当地农产品种植质量选取主打产品,以真正农耕利益为目标,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

2.3 转变种植结构

耕地撂荒现象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山区、丘陵等偏远地区尤为严重,各地村干部甚至在耕地撂荒调查中存在少报、虚报、瞒报问题。为切实解决耕地撂荒,可选择转变耕种结构,以区域划分产业结构,并给予一定技术指导,促进农民增收,秉承“增、减、提”原则。其中,“增”为增加特色产品种植,提到当地农产品种植经济效益;“减”为降低旱薄地,有意识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发展林业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为提高耕地生产质量。为保障结构调整效果,应以规模经营为手段,根据当地农业特色转变种植结构,若生态条件允许,可在传统农耕基础上打造农业园区,集农耕、采摘、观光为一体,通过休闲农业发展旅游经济,以此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使农民意识到农业建设亦可获取高收益,转变农民弃耕务工、弃田经商的思想,抑制耕地撂荒问题的

产生。

3 解决耕地撂荒问题视角下的支持政策

3.1 工农收益持平

当农耕活動达到一定规模后,农业生产收益将与务工收益持平,而为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应借助支持性政策降低持平规模。

3.1.1 提高粮食价值

粮食作物在农产品中占据较大比例,其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下收购价格逐年提升。例如,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3 007万公顷,相较于2019年增长38.2万公顷,增长1.3%,早稻种植面积出现回暖,双季稻种植面积增长5.3%,增长50.4万公顷,成为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最主要来源。从2020年最低收购价方面来看,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2.42元/kg、2.54元/kg、2.60元/kg,与2019年相比,稻谷最低收购价增长了0.02元/kg,涨幅不大,却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民耕种。为促进工农持平,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可通过提升粮食价格的方式引导农民耕种,保护粮农利益不受损。

3.1.2 农地租金补贴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增设流转补贴,降低土地转入方实际支付租金,起到降低农民耕种成本的作用。为有效解决耕地撂荒问题,降低农耕成本低,我国早在2015年已实行土地流转财政支持试点,该奖励政策需确保土地流转关系稳定(流转3年以上),单宗土地流转67 hm2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20 hm2以上),将得到土地流转政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各地额度不同,需相关者向当地农业农村局申请后方可领取,一旦土地流转相关者未提出申请,则丧失该部分补贴,因此在未来鼓励政策中,应对土地流转补贴相关政策进行补充[2]。

3.1.3 提高种粮补贴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为鼓励农民耕种、避免耕地撂荒,我国始终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民可根据农作物种植面积领取相应金额。现阶段,我国开放补贴的农作物种类包括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水稻和大豆等,粮食补贴多以现金、一卡通的方式发放,其中小麦每667 m2

补贴110元,玉米每667 m2补贴105元等,各地补贴政策均有不同。种粮补贴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金额支持,但在物价飞涨的时代,种粮补贴对于农民而言可有可无。为真正起到鼓励性作用,应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及当地发展水平适当提高种粮补贴,增加农民耕种收入,缩短农业种植与城市务工收益差距,起到抑制耕地撂荒的作用,并推动我国乡村振兴进程。

3.2 降低流转成本

根据我国农村耕地分配方式来看,耕地细碎,不利于集中规划,为完成土地流转交易,转入方需与农户谈判,土地转出方与转入方需围绕租金、租期、义务、权益展开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土地流转“交易成本”,即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在双方土地流转利益谈判运作中,存在流转耗时大、力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出方与转入方均需投入成本,若未在流转谈判前进行良好规划,双方均需承受较大时间成本,甚至损失金钱成本,因此部分农民为规避该类麻烦而选择耕地撂荒[3-5]。针对土地流转问题,应对现有农村耕地确权展开成本规制,降低土地流转复杂程度,通过促进流转而抑制耕地撂荒问题。为进一步控制农村耕地撂荒面积,提高农民耕种意愿,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增长,促进农业耕种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可构建土地流转中心,以村级、乡级为单位构建,为土地转入方、转出方提供流转平台,双方可将自身土地流转意愿及条件递交给流转平台,降低土地转入方、转出方寻找交易者的时间成本,极大地提高耕地流转效率,同时流转平台由村支部提供保障,土地转出方于流转平台登记土地流转信息后,流转平台应由专人前往审核,以此保障流转平台所登录信息可靠性,规范土地流转过程。此外,构建专业化流转平台可对土地信息进一步掌控,明确范围内耕地权属关系,厘清产权边界,抑制土地利益纠纷,同时若土地流转满足补贴条件,相关者可直接提交补贴申请,落实支持性政策,解决耕地撂荒问题。

4 结语

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经济与政策制度,在缓解当下不合理的耕地撂荒问题,可从经营规模与支持政策两个角度展开优化,引导农村展开种植规模化经营,加速农产品价值转换过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工农收益持平,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全面调动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使农耕“留得住人”。

参考文献:

[1] 程先同,周洪,刘秀华,等.山区农户兼业程度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01):246-256.

[2] 游麗,陈安旭,张宇,等.我国耕地撂荒驱动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11-12.

[3] 张明玖.乡村振兴进程中耕地撂荒问题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0):26-32.

[4] 李明康.我国耕地撂荒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20(22):1-3.

[5] 李学依.因地制宜防止耕地撂荒[J].中国农机监理,2020(09):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