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壮大廊下农村集体经济新探索

2021-06-30廊下镇课题组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招商村级集体经济

■ 廊下镇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提出这一重大原则。同时,上海市委、金山区委相继提出要着眼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坚持把郊区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当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市核心功能区的重要保障。廊下镇积极融入乡村振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两大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结合镇集体经济资源、资产、资金(以下简称“三资”)现状,不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廊下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廊下的集体经济分为镇级集体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两部分,其中,镇级集体经济是指以廊下镇人民政府出资的集体经济,主要来源包括金土地租金差、固定资产租金以及镇级农业申报项目收益等;村级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各村集体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主要来源包括税收返还、租赁收益、转移支付、银行存款利息等。我们在摸清“三资”底数、助力壮大集体经济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一)资源方面

全镇集体经济资源主要由建设用地及农用地两部分组成。全镇建设用地产权归属镇集体资产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为116864平方米,每年租金收益约为58.54万元,主要用作厂房开发,基本无闲置土地,呈现出资源利用率高,但年产收益较低的特点。农用耕地总面积为45385.24亩,流转面积36857.87亩;农户承包地面积2.60万亩,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2.56万亩,农户承包地流转率为98.3%。

(二)资产方面

镇属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房屋)总建筑面积达108388平方米。另外,全镇各村集体固定资产总建筑面积达52771平方米,其中,公益性固定资产达30074平方米,占总面积的57%;经营性固定资产达17443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3%,每年租金收益约为88万元;闲置固定资产面积达3414平方米。

(三)资金方面

全镇8家集体资产公司总资产为118024万元,总负债为59962万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达58062万元。12个行政村村级资金10427万元,村均868万元。

对比全区村级经济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全区村级总资产达到74.6亿元,124个行政村平均为6019万元,廊下平均资产低于全区平均33.8%;全区村级负债共计40.3亿元,平均为3224万元,廊下平均负债低于全区水平50.2%;全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合计27亿元,平均为2163万元,廊下镇高于全区平均7.8%。

二、存在问题

(一)资源家底不清

模糊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由于未能及时建立完整的管理台账,存在土地及相关资源产权不清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无序等问题。同时,也导致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未能有效盘活等现象。

(二)资产闲置率较高

一方面合同履约管理缺位。对于合同到期、租金未到等违约情况,部分管理人员亦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制裁措施,导致集体资产价值无形流失。另一方面信息共享匮乏。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有些村在组织盘活村集体建筑物、土地、水域等资产、资源时,举步维艰。全镇村级闲置固定资产达近万平方米。

(三)资金保值增值略显乏力

全镇村级经济收入单一且负债率较低。各村的村级经济收入除个别村存在房屋租赁等资产性收益,大部分以招商引税奖励为主。与兄弟镇相比,镇属村级经济存在总资产、总负债较低,而所有者权益较高的“两低一高”的局面。

(四)组织建设略显滞后

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懂经营、善管理、会招商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专业知识缺乏。二是现有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往往依靠经验开展管理活动,现有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过程不规范,管理效果不理想。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廊下在聚焦“三资”,激活集体经济活力方面立足“三个用”,即“巧用”“善用”和“活用”。

(一)巧用资源谋发展

一是将各类涉农补贴项目的主体由国有企业转变为集体企业,由此壮大集体企业资产,并带来相应的租金收入。比如金土地公司申报了万春村菜田项目,租赁给叮咚买菜合作,项目投资均为财政资金,金土地公司每年可获租金收益30余万元。后续镇属公司又分别申报了蔬菜产业集群——食用菌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给集体带来6%的收益。二是采取固定分红的模式,探索财政补贴给企业的资金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如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中,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联村公司签订协议,将财政补贴资金的30%折算成的相应股份授与镇联村公司,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龙头企业向联村公司每年分配红利,联村公司再将所得红利分配给12个村委会。

(二)善用资产助振兴

一是全力推进集体固定资产租赁业务。目前,廊下镇集体资产租凭面积达1785.9平方米,年均收益超61万元,主要租赁对象为经营行为较为稳定的超市、培训学校等。二是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山塘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对山塘老街进行环境改造,助力集体经济参与重大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并带动地区产业模式的改变。三是依托郊野公园核心区优势。近年来,将郊野公园打造成为城市精致后花园、市民休闲好去处和农村提升新典范。目前,园内共开设以农户自建房为载体的农家乐商铺26家及民宿4家,游客量累计超420.8万人,带动消费超1.5亿元,切实提升当地农户每年的实际收益。

(三)活用资金促增收

一是通过农村综合帮扶项目,全镇10个经济薄弱村将1亿元帮扶资金用于购买工商联大厦17间办公用房。目前该大厦租赁情况良好,租住率达90%以上。按年化收益6%计算,这10个村每年可实得60万元,有效帮助其增加集体收益,促使他们更好地走上致富道路。二是全镇各村同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等共同筹资8000万元成立廊下联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85亿元建设廊下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新建标准厂房及综合办公楼近5万平方米,通过厂房出租、出售、项目招商、物业管理等方式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该项目将在建成之后每年按6%年化收益来算,每个村年化收益可达100万。

四、继续探索壮大廊下集体经济的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壮大集体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思路为抓手,着力强化造血机制建设,增强输血力度,积极建立现代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让村民分享集体收益,促进廊下镇集体经济长效健康发展。

(一)盘活“三资”,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

1.多措并举,大力推进集体资金入股产业开发平台二期。结合目前村集体超1.25亿元的集体货币资金,研究用好用活集体资金的造血机制。以建设廊下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为契机,加快项目开发建设进度,争取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另外,通过廊下现有低效用地的排摸,借助平台开发二期,利用集体资金进一步实践土地二次开发、存量土地开发等投资,逐步形成一条投资产业链,壮大集体资产。同时鼓励适度负债,鉴于集体经济总量有限的情况,也可借助当前工商联大厦进行银行抵押贷款,做大总量,目前工业区104地块内部分企业有意出让现有厂房,对此引导集体经济积极收购。

2.上下求索,开拓产业基金新局面。探索设立廊下产业引导基金,由各村集体资产、镇土地减量化闲余资金作为公司注册资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运作,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廊下镇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引入高质量、强有力的产业基金,带动发展乡村产业,从保障发展用地、整合资金项目、加强金融支持等各方面明确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村级集体“造血”功能,将产业基金收益切实转化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好局面。

3.探索实践,积极构建产权入股新模式。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引导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投资入股到产业化公司中,通过与大型国有、集体企业、高校院所等合作进行市场化方式运作和管理,注重风险把控,最大化的发挥土地的增值效益。以万亩粮田探索种植“八月香”项目为例,集体经济参与项目经营,通过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开展生菜-八月香-生菜轮作种植新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为集体经济带来收入。

(二)规划引领,谋划集体经济新未来

1.谋篇布局,创造区域资源潜在价值。紧密围绕“在优化空间中寻找价值,在空间设计中提升价值,在项目统筹中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结合廊下镇“十四五”及全域土地整治两大发展规划,摸清全镇闲置集体资源,推动“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一般耕地”五地联动,充分挖掘潜在价值。合法有序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公开流转,有效盘活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审慎稳妥推进“出租+艺术下乡”“入股+田园综合体”“共建共享+产业融合”等多种使用途径和模式,促成廊下镇各村文旅区域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2.锐意进取,谋求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针对镇级资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质量绩效导向,加快腾笼换鸟,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借力目前城中村改造契机,将镇域内集体资产重新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盘活土地使用效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同时,切实强化履约精神,启动司法途径,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加大未履行合同项目的追债力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是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狠抓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摸清家底,防止资产流失、监督失位。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发挥村务监督管理委员会、镇村居巡查工作作用,强化民主监督,用好每一分钱,守好每一寸资产,形成有章可循、有账可查、账务公开的管理模式,让村级资产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大力发展物业经济,鼓励村集体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闲置的村办公用房、校舍、旧厂房等场所,进行更新改造出租,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增加村集体资本经营收益。

(三)夯实基础,坚定集体经济新步伐

1.招大引强,继续做好村级招商引税工作。实践证明,村级招商引税作为村级经济发展主要自源性收益渠道,村级招商引税的多与少、优与劣直接反映了各行政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增加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巩固现有招商渠道优势。及时优化招商奖励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政策优势、人脉资源,进一步强化以商引商、以情招商力度。二是积极拓展招商新渠道。根据现有外部招商形式,关键是要创新招商模式、拓展新招商路径,形成新总部经济招商模式。一是“走出去”,推动异地招商,利用政策洼地,开拓上海市以外其他省市、自治区招商,集中布点、先行先试。二是“请进来”,引入平台招商,集中精力、发挥政策优势,瞄准商务咨询、财务管理、行业协会等重点资源平台,强化招商合作,促进村级招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三是落实招商专业人才保障,着力培养专业型招商人才队伍,加大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招录、培育、选拔力度,提升村级经济发展人才结构及整体素质,增强村级经济的长效发展。

2.转变思路,借力现代农业长效发展。一是龙头农业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试点项目的企业,以30%财政补贴资金,每年不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分红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享受现代农业发展红利。二是着力做优蘑菇、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提升农用设施地产出质效。深入建设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积极培育一批符合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探索引入“卡尔斯草莓”项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依托现代农业园区、郊野公园等资源优势,采用农用地出让等方式,探索引入卡尔斯草莓项目,打造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现代农业项目转型升级,有效促进农村集体资产长效发展。

3.精准发力,建设蘑菇小镇新未来。一是发挥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全力打造蘑菇小镇,持续引进特色食用菌工厂化联合生产基地项目。积极推进创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强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探索形成“一村一品”村集体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在镇域12个行政村尝试引导“一村一品”向菌菇产业带聚集,促进专业分工和优势互补,推进菌菇产业的规模化和区域化。

(四)强化组织保障

1.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在集体企业、各行政村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统筹落实各项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切实增强各部门的凝聚力和活力建设。

2.强化政策保障。切实强化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工作,明确对集体组织范围内新发展二、三产业项目的政策落实,及时优化村级招商引税奖励政策。积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逐年稳定增长机制,并将增加部分重点向经济相对薄弱村倾斜,有效保障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准配强村级班子,在选配上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二是强化发展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转变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招商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不见面”招商,点亮城市发展未来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