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下镇探索都市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2021-06-30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上海

■ 沈 文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以下简称都市农业)探索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崛起,上海的城乡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准确反映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配套、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农业,199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上海农业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

都市农业在国内外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各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不同内涵的都市农业概念。例如:国外都市农业,有的界定为城市周边以及间隙地带的农业,是在非正式农用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其生产者大多是城市低收入的人群,其意义在于解决这些人存在的食物供给不足,营养缺乏问题。又如国内部分学者,从区别于大农区的农业以及新兴产业成长的角度来定义,将都市农业主要限定为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在实践中存在重文化休闲功能,轻生产经济功能的倾向,有的甚至把都市农业等同于观光休闲农业。

2012年4月26-27日,农业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的现场交流会,这是农业部第一次以都市农业为主题,专门向大中城市召开的一次现场交流会。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大会上强调,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城郊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落户在上海交大,周培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从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和推进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将都市农业的研究范围定位在城市及其影响的周边地区的农业整体,包括粮食、蔬菜、林果、畜牧、水产、花卉、休闲等农业产业。他们的团队认为我国人均仅有一亩三分耕地,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弱化都市农业的农产品生产。把鲜活农产品保障供给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并不意味要排斥环境维护的生态功能和乡野休闲的文化功能,而是把农产品生产作为主导功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发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环境维护和乡野休闲效应。

周培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动的背景下,面对急剧增长的都市食物需求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通过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在都市周边及其延伸地带发展起来的,以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为主体,以维护城市生态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两翼”的,需求导向资本密集型农业宏观生产结构和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型农业微观种养模式,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典型代表。

上海的都市农业发展是很好的,近几年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指数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一直名列前茅。

廊下是一个农业小镇,人口只有3.1万人,加上外来的新廊下人也仅3.8万人左右。面积46.87平方公里,折合成土地是7万亩地,基本形成了万亩粮田、万亩菜地、万亩林地、万亩郊野公园的空间布局。廊下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上海市第一个开放的郊野公园,是上海光明“致优”鲜奶的奶源基地,是上海地产蘑菇和生菜的重要基地,并形成了以博海集团为代表的中央厨房集聚区和以农科院基因中心为代表的种源农业集聚区。

2003年8月,金山区委、区政府选择廊下镇建设金山现代农业园区,要把廊下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海新农村的示范点。那时候的廊下我们称之为金山的“西伯利亚”,是最穷也是最偏僻的一个小镇,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很薄弱。

2003—2006年,廊下受到市委、市政府聚焦和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集中居住等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后来又因为某些原因,园区建设工作停了下来。区委区政府对廊下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讨论,到底廊下的农业还搞不搞?是不是继续搞服装厂?还是搞其他的产业?后来咬咬牙,决定还是搞农业。

回顾这段经历,我们觉得那时候区委、区政府决定把廊下仍旧作为金山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廊下的目标定位还是发展都市农业,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2007—2009年,金山区对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又作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和廊下镇党委政府合署办公,建立了“镇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并成立了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镇党委书记是园区管委会主任、董事长,镇长是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经理,用“三位一体”的领导机制来统筹现代农业规划建设管理和镇区各方面的工作。那时候又提出了农业要做好“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农业作为一产,“接二”就是要接到精深食品加工业,“连三”就是要连到现代农业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规划了“三、二、一”的空间布局,目标要建设“三个产业集聚区”,即中央厨房集聚区、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和种源农业集聚区;又建设了“两条产业带”,一条是以蟠桃为主的金石公路两侧的经济果林带,第二条是以蔬菜为主的金廊公路两侧的蔬菜产业带;还要建成“一个粮食基地”,是全程机械化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廊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是“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产业布局是“三、二、一”的空间布局,运行管理是“镇区合一”的体制和“三位一体”的机制。

对于廊下这几年的发展成效,我认为2007年金山区委、区政府对廊下现代农业的定位、管理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突破是至关重要的。廊下经过近15年的稳步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上海乡村地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有前途的,因为我们背靠大上海人财物,坐拥长三角大市场,人们对高端农产品和健康食品的需求和休闲体验旅居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支撑下,在扩大内需为战略支点的新发展格局下,大都市周边都市农业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发展都市农业,首先要定位好主导产业,把“市长农业”和“市场农业”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我认为都市农业可以分成两种农业,一个叫“市长农业”,是保城市供给、是战略的物资,是为“吃饱”服务的农业;另一个叫“市场农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个叫赚钱的农业,是为了“吃好”服务的农业。

“市长农业”就是市长要求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等为城市保供给的农业。这个农业需要我们政府的介入或者政府的统筹安排和资金支持,既要确保它的产量,也要确保它的质量,还要确保可持续稳定生产,是政治任务。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这些方面的工作廊下始终不敢怠慢,没有放松。比如,万亩粮田、万亩菜田、最大年产8万头的养猪场、拥有6000头奶牛的荷斯坦奶牛场就在廊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农业镇或者乡村振兴示范镇,应该要花大力气把这些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做好。

都市农业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要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是对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和美味食品食材的需求;二是对生态环境、休闲旅游的追求。收入提高了、城市化提升了,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都会不断发生新变化,将更加追求健康、营养、方便、安全的食品。

因此,廊下发展“市场农业”首先考虑的就是发展食品产业,在2007年就提出来要做精深食品加工业,推动“穿在廊下”到“吃在廊下”产业转型,核心环节是要发展“中央厨房”产业。因为“饮食外部化”后,在家做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原先从农贸市场买菜到家庭烹饪的简单饮食模式将被打破,这种趋势会产生食品多级加工、标准化烹饪、食品营养保健和配送物流等产业主体。这些产业主体应该是未来都市农业的新型产业主体。

目前,廊下已经有三十几家食品加工企业,已形成了“中央厨房”、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多个产业业态,这些年上海市民吃的许多食品食材都来自廊下。比如市民喜欢的色拉菜,上海90%的地产色拉菜是廊下生产的;许多美食广场和团膳食堂的成品和半成品菜是廊下加工配送的;从上海出发的高铁上的盒饭是廊下供应的。

廊下“中央厨房”产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也主要得益于上海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对健康安全、美味便利的食品食材的大量需求。比如廊下的博海集团,在2007年筹建成“中央厨房”的时候,还是一个小企业,但赶上了2008年世博会,这几年又赶上了进博会,目前在崇明做花博会的园区餐饮保障供给。可以说,三个博览会支撑起了博海集团的快速壮大,使之成为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市场农业”要注重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大市场,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做大做强“市场农业”。

在西方经济文献中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农业商品化的概念。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商品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是市场,要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各种涉农产业,在商品交换条件下构成现代农业的分工体系。在市场条件下,农产品加工的营销体系是核心环节,关键要把产品变商品,商品变钱,变钱了以后再投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所说的农产品不加工等于“两手空”,就是这个道理。“市场农业”的培育和壮大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发展都市农业,必须重视规划引领,统筹衔接各类专项规划,要做到多规合一

不管是“市长农业”,还是“市场农业”,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出台、市场供求变化都需要不停地调整镇域单元规划和修编各类专项规划。要以镇域为单元尽量做到多规合一,项目在规划时做到了“落图见地”,在实施中才能达到“落地见效”。

上海是资源紧缺型城市,特别是建设用地的资源已经快到“天花板”,所以乡村地区特别是农业地区,在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贡献出建设用地。上海要发展,建设用地一定是向城市和工业区集聚,乡村地区的零星建设用地,特别是低效的、有污染的。198的建设用地,一定会通过减量化手段来支持、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区的发展。城市是“发动机”和“印钞机”,乡村作为“稳定器”和“压舱石”,一定是大面积布局耕地、基本农田或者林地、河湖等生态用地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优化城乡空间,高效配置资源的必然要求。

廊下在2006年第一轮规划的时候,发展的蓝图看上去是非常宏伟的。在集建区,工业区规划了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了2.4平方公里,在郊野地区也布局了很多其他建设用地。现在我们把集建区调整到3.2平方公里,把建设用地的指标贡献出来。

廊下定位发展都市农业,我们需要的是粮田要成片、菜田要成片、林地要连片、郊野公园要连片,这些农用地、生态用地才是我们需要的。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规划的调整和引领,所以空间优化和资源配置在乡村地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廊下这十几年的发展得到了市规资局的大力支持。廊下郊野公园是上海市首家开园的郊野公园,郊野公园开园的条件是198建设用地要减量化。廊下是金山第一个试点单位,腾出了600多亩建设用地,把存量的建设用地变成了现金,我们再把各个村的钱集中到联村发展公司,投资建设工业区的“中央厨房”。通过招商引资,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可以通过“建物业收租金,兴产业有税金”的途径,实现保值增值,增收致富。

廊下对规划引领的理解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在空间优化中寻找价值;第二句话是在空间设计中提升价值;第三句话是在项目统筹中创造价值。因为多规合一的规划优势,各个委办局的专项规划都能够在廊下镇的单元规划里落图,那么各类项目就会优先支持在廊下落地。不然有河没桥,有了桥没路,所以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发展都市农业,必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注重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简单地说就是实现种养结合,做好循环农业。这样既控制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都市现代农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大家都希望现代化农业亩均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投资回报率高,但是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消耗大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来创造财富,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廊下最典型的联中蘑菇产业,它的亩均产值可以达到200万/亩,劳均产出率可以达到80万-100万/人,投资回报率可以做到约40万/亩,这“三高”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非常充分。

联中食用菌合作社把稻草、麦秆和难以处理的来自养鸡场的鸡粪经发酵成为蘑菇的培养料,种上蘑菇的菌种,拉进工厂化菇房,调配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天天采收蘑菇。3吨稻草、麦秆加上2吨鸡粪发酵形成的培养料可以种出1吨蘑菇,1吨蘑菇最低产值有1万元,剩下5吨有机肥可以直接还田种瓜种菜。

这种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我们现在已经推广给传统菇农,每户菇农投资500万元,每年产值500万元,每年夫妻两人赚到的净利润可达50万。我们称之为“三五牌”致富模式。

我们觉得蘑菇这个产业的前景非常好,一是目前上海市场每年销售蘑菇7万吨,廊下只占了1/7,明年预计占到2/7的量,市场前景发展空间还很大。二是蘑菇产业不争地、不争粮、不争水、不争肥、不争资源,但是很“争气”,是“五不争、很争气”产业,土地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投资回报率高,所以又叫“四高”农业。

我们在建的最大年产8万头的养猪场,猪粪猪尿可变成沼气、沼渣、沼液,可供1万亩蔬菜作肥料。有了养猪场就相当于有了免费的肥料厂,种菜成本会降低,处理废弃物的成本也会降低,还有农药化肥用量也会减少,农产品的品质、土壤的品质都会提升。通过楼房养猪和万亩菜田两个产业融合,打造规模化种养结合、农牧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场。

作为大都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上海整个城市发展这么快、人口这么多,环境压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生态底板也非常脆弱。如果我们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都市农业,那么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都市农业的发展一定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特别是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应该要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这是关系都市农业长远发展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发展都市农业,要把种源农业作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要重点攻关、久久为功

种源农业就是指种子种苗产业。对上海来说,这个产业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每一个新品出来就要要配套新技术,推广的同时也要跟进培训,那么农民才能学会怎么种、怎么养,良种和良法要配套。种源农业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的技术体系和推广培训体系也会更加完善、更加强大。

我觉得种源农业在上海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是发展新格局下都市农业的新高地。上海市非常适合做种源农业,上海是综合科研能力很强的一个城市,和世界的接触和全国的交流非常密切,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有条件也有基础研发种子种苗产业。国家把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来加以重视,防止农业被“卡脖子”,上海理应作出引领创新和作出新的贡献。

廊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种源农业的发展也积累了许多有前景的产业,基本形成了植物组织培养,奶牛胚胎繁育,水稻、蔬菜、蘑菇、鱼虾育种一体化的种源农业产业体系。比如,光明集团在廊下的荷斯坦奶牛场,既是上海“致优”鲜奶的奶源基地也是国家级母奶牛保种供种基地。再如,农科院基因中心罗利军教授的团队在廊下花了10年的时间,培育出“八月香”节水抗旱稻,像种麦子一样种水稻,既环境友好又节能减排,可以节约50%的水、30%的肥、33%的农药,减少86.7%的甲烷排放。同时,基因中心又培育了许多生菜的品种,目前正在探索“菜-稻-菜”的茬口搭配,亩均产值可以达到万元,亩均的资源消耗可以减少1/3。罗利军教授利用节水抗旱基因育成的各种水稻,在全国已经推广了11.9亿亩,创造了1680多亿元的财富,去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和上海海洋大学合作的申漕基地,主要研发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廊下有世界上最大的凤梨组织培养基地——比利时EP公司;在食用菌产业已经有了许多自主产权的品种,今后世界一流的海鲜菇和杏鲍菇的种质资源和研发应该在廊下;廊下也是上海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园艺作物的合作基地,等等。

种源农业一定是上海要重点扶持的产业。一旦某个种子种苗选种育种有了突破,与之配套的现代农业的技术体系、推广体系、培训体系都会建立起来,服务全国的能力就会提升。

上海是一个科创型的城市,特斯拉可以科创,芯片可以科创,新能源可以科创,上海农业应该也走在科创的前列,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种源农业的科技创新,久久为功,成就上海都市农业的“上海品牌”。

猜你喜欢

都市现代农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