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洛神赋》中曹植的幻想与现实

2021-06-28卢艺雯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洛神赋自我

卢艺雯

[摘  要:曹植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洛神赋》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得到彼此,就像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样,受外界事物的压迫,终究需要自己的心境解脱。本篇从《洛神赋》中人神爱恋、独特美中,感受到曹植在幻想与现实中所做的抉择,并且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人神爱恋;音韵美;女性美;自我;超我;美学精神]

曹植的文学创作共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创作时才思横溢,主要抒写想要建功立业的宏伟壮志,但后期由于曹丕的迫害,生活境遇遭到了重创,抑郁忧惧,所以大多时抒发自身的悲愤和不平之情。《洛神赋》的创作则正是表面上是从人神相恋的爱情故事具体情节展开描述,也是曹植表达实现人生理想从高峰到遭受挫折、获得救赎的过程进行展开,这对之后文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影响。

一、曹植与“洛神”的人神爱恋

曹植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梦幻而扑朔迷离的的境界,描写了人与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最终又因为“人神殊道”而分离。自己和侍从们离开京城,到达洛滨时,神思恍惚,远眺洛水,在偶然间抬头的一刹那,在山边水畔落日前优美景色的衬托下,意外发现了一个绝妙佳人。从车夫口中得知,那个是河洛之神,名字就叫宓妃,而她的形象在曹植的眼中,远而望之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观之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体态适中,皮肤白皙,有着一双善于顾盼的眼睛……仅用了短短几个字,把洛神的形象都一一描绘出来,给人充分而美丽的想象力,展示了“我”与“洛神”爱恋的美好预设。

当“我”与“洛神”两情相依时,也到了二人的离别时刻,美丽的“洛神”坐在渐行渐远的云车上,还不断的回过头来,向“我”倾诉衷肠,“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深深的哀怨笼罩着整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但在最后,“洛神”那美艳的形象终是消逝在“我”的事业中,怅怅地望着她逝去的方向,怅然若失。但“我”还是希望会在某一刻能够再次看到她的倩影,烟波浩渺,长夜漫漫,始终还是要“归乎东路”了。这些都洋溢着浓厚的抒情色彩,把“洛神”的形象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勾勒烘托得更加完美。

二、《洛神赋》的独特美

《洛神赋》描写的内容幻想与现实相互掺杂,共同成就了曹植其他赋文难以比拟的地位。这赋文本身优美奇特,不仅又华美的辞句,更加胜于它的音乐性。长短句的穿插音韵上的变异与重复营造的美感,就像描写“洛神”的形象时,突出了很强的创新性。曹植是一个辞赋大家,他自己最自豪的也是赋。他模仿枚乘做的《七启》就是汉代大赋的模式。而洛神赋恰恰改变了这种汉赋的宏大气象,是一篇很完美的抒情小赋。虽然有对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的继承,但因为曹植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抒情性很好,这也是这篇赋主要的独特美。

“洛神”形象的完美,也让后人对于这个原型进行了猜测。唐但自始至终也没有真正研究结果,“洛神”身份扑朔迷离,《洛神赋》描写的悲伤恋情亦真亦幻,也造就了《洛神赋》赋文的独特美感。

除了音韵美和形象美之外,也突出了曹植想極力表现出的女性美。在男权的时代里,女性的地位十分的卑贱,都是男人们的操纵旗子。而曹植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人群的美,在《洛神赋》中描写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聪慧女子,她是曹植个人经历的影射, 并通过人神之恋的爱情悲剧诉说了他难以实现个人理想与欲望的愤懑之情与无奈伤感。与其说是他心中的爱恋对象,不如说是他对所有女性充满着希望和幻想,成为他精神支柱。

三、曹植的“自我”和“超我”的矛盾

曹植对于“洛神”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对人生理想的期许,也是他“自我”和“超我”的矛盾体。“自我”代表着理智和机智,“超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指导自我限制本我。文章中美好的爱情就如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般,需要自己不断地追求,从曹植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对于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一直都没有放弃,所以,这一理想抱负成为了曹植本身最纯真的“自我”。

在封建社会中,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代表的传统封建文化思想成为“超我”的本质要求,并以这种“超我”去规范、去约束“自我”,必要的时候也意味着“自我”的牺牲。在现实中,曹植的雄心壮志被曹丕等人和社会现状所压制,即使心境正在发生转变,但也在作品中表现了对世俗的不满和悲愤,无奈地被社会环境所制约,这也就是他“自我”和“超我”的矛盾,“超我”对“自我”的压制与束缚。

《洛神赋》中爱而不得的感情经历也就正如曹植现实中对于美好的人生理想求而不得的处境相匹配,这幻想中的人神爱恋,也只是曹植现实生活中的“托影”,人神的爱情和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是美好的。他不仅用“洛神”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将“自我”和“超我”的矛盾体通过这个美艳的洛神之女表达出来,并且隐藏在更深的层次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他对现实遭遇的感慨和释怀。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无比坚定地选择后者从而排解了现实带给他的困顿、无望, 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同时, 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曹植对理想的这份赤子之心, 感受到一种人格的伟大。

四、曹植的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的创作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他所作的赋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也更好地吸收了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和精神,为后世的辞赋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虽然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也吸收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增加了诗歌的辞藻华丽和生动形象的特征。曹植的后期诗歌,在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下,又为后世开启了正始诗风。他也为写诗开创了许多道路,诗中文采风骨兼备,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曹植之于建安,更像是太白之于盛唐。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曹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辐射之源。在曹植的辐射下,中国古代的风骨美学代代延续,最终演化为一种美学精神,在古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与审美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语

曹植在现实中忧惧悲愤,无法实现伟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满,在幻想中与“洛神”的人神相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心境,需要“自我”的舍弃,才能从中得到超脱。《洛神赋》中的独特美,造就了曹植在建安文学中的文学成就,让他感受到了幻想中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曹植辞赋中的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内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2):103-104.

[2]王士珩.论《洛神赋》思想中的对立性与救赎性[J].名作欣赏,2020,(18):151-153.

[3]毋军保.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论曹植《洛神赋》的救赎性[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29(02):10-13.DOI:10.16595/ j.1671-055x.2017.02.003.

[4]李健.“骨气奇高”:钟嵘对曹植风骨美学的阐扬[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3):70-77.DOI:10.13763/j.cnki.jhebnu.psse.2020.03.008.

长春人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猜你喜欢

洛神赋自我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是谁又懂“苟活”——品读舞剧《洛神赋》
赵孟頫《洛神赋》探究
认同的崩溃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