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亚国家的非洲维和行动研究(1990—2020)

2021-06-27张盛楠

军事历史 2021年6期
关键词:南亚维和巴基斯坦

★ 张盛楠

七十多年来,维和行动已成为联合国应对国际危机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成立之初并没有维持和平这一概念,达格·哈马舍尔德(Dag Hammarskjold)担任秘书长后提出:“维持和平属于《联合国宪章》‘第六章半’的行动,介于诸如调停与事实调查等和平解决争端的传统方法和军事干预这样的强力手段之间。”①60 Years of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https://www.un.org/en/events/peacekeepersday/2008/60years.shtml;UNDPKO, An Introduction to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An Evolving Technique, http://www.un.org/depts/dpko/dpko/intro/1.htm.冷战时,美苏对抗使联合国安理会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的机会有限。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始发挥应有作用,而非洲是其重点部署区域。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共发起53 项维和行动,其中28 项在非洲,占比高达52.8%。②Past Peace Operations,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past-peacekeeping-operations; Where We Operate,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where-we-operate.纵观联合国维和的历史,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非洲大陆,但南亚与非洲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大部分国家在非洲也没有值得关切的国家利益,因此南亚国家积极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缘由及其表现都值得深入探讨。

目前,南亚国家与非洲维和行动颇受学界关注,但大多文献以南亚个别国家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印度③关于印度在非洲参与维和行动的情况,参见:Alan Bullion, “India and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Vol.4, No.1, 1997, pp.98-114; Ruchita Beri, “India's Role in Keeping Peace in Africa,” Strategic Analysis, Vol.32, No.2, 2008,pp.197-221; Kabilan Krishnasamy and Auriol Weigold, “The Paradox of India's Peacekeeping,” Contemporary South Asia, Vol.12, No.2,2003, pp.263-280; Yeshi Choedon, “India and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UN Peacekeeping: Issues and Prospects,” India Quarterly, Vol.63,No.2, 2007, pp.150-184; Mischa Hansel and Miriam Möller, “House of Cards? India's Rationales for Contributing to UN Peacekeeping,”Global Change, Peace and Security, Vol.26, No.2, 2014, pp.141-157; Montgomery Blah, “India’s Stance and Renewed Commitment to UN Peacekeeping,” Strategic Analysis, Vol.41, No.3, 2017, pp.257-272;时宏远:《论印度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5 期;沈德昌:《印度与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第3 期。,也有少量文献分析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①关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非洲参与维和行动的情况,参见:Kabilan Krishnasamy, “Pakistan’s Peacekeeping Experiences,”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Vol.9, No.3, 2002, pp.103-120; Tughral Yamin, “Pakistan’s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s in Sending Troops Abroad,” NU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Vol.1, No.1, 2017, pp.1-21;Najimdeen Bakare, “Diversification of Foreign Policy, From Peacekeeping to Strategic Presence: The Case of Pakistan in Africa,” NU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Vol.1,No.2, 2018, pp.103-115; Ume Farwa and Ghazanfar Ali Garewal, “An Analysis of UN Peacekeeping as Pakistan’s Soft Power Asset,” NU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Vol.1, No.2, 2018, pp.91-102; Kabilan Krishnasamy, “Bangladesh and UN Peacekeep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a ‘Small’ State,” Commonwealth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41, No.1, 2003, pp.24-47.。这类文献有助于了解单一国家在非洲的维和经历,但无法从整体上反映南亚国家在非洲的维和形象。另有一些文献以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但主要关注维和动机。②Xenia Avezov, “Why Contribute? Understanding Asian Motivations for Troop Contribution to Peace Ope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Vol.18, No.3-4, 2014, pp.256-280; David Axe, “Why South Asia Loves Peacekeeping,” The Diplomat,December 20, 2010; Gabriel Dominguez, “What Drives South Asians to Peacekeeping?” Global Peace Operation Review, January 11, 2016.为更加全面地认识冷战后南亚国家如何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基于现有文献和联合国维和数据③为保障研究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联合国官方公布的1990年1月至2020年6月的联合国维和数据为研究范围。,本文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基本概况、行为动机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南亚国家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概况

南亚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共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不丹七个国家。④由于阿富汗是否为南亚国家存在不同说法,因此本文未将阿富汗列为南亚国家。鉴于冷战后南亚国家在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中的积极表现,笔者依据参与次数、人员数量、性别、职务和伤亡情况等指标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与斯里兰卡这五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南亚国家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频次位列前茅,反映出它们主动积极的维和态度。如图一所示,在所有参与过非洲维和行动的联合国会员国中,四个南亚国家的参与次数位列前十,并且均达到20 次及以上。具体而言,除联合国中非共和国特派团(MINURCA)以外,冷战后联合国历次非洲维和行动至少有一个南亚国家的维和人员参加。其中,孟加拉国是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次数最多的国家,共计26 次;巴基斯坦紧随其后,共24 次;印度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时间较早,但近年来多次缺席,导致它的参与次数不及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共有20 次;尼泊尔作为一个小国,起初的维和参与热情不高,但它的总参与次数也达到20 次;斯里兰卡参与时间较晚,只有15 次非洲维和经历,但也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另外,近年来不丹也派遣了维和人员参与非洲维和行动,但都是文职人员,并且参与次数较少,只有马尔代夫至今未参与过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

第二,南亚国家维和人员数量可观,已成为联合国非洲维和人员的重要来源。首先,除非洲本土国家以外,南亚国家派遣的军警类维和人员最多。根据2020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联合国共部署了57306 名军人和8695 名警察在非洲大陆执行维和任务,其中南亚国家派遣了17812 名军人和1506 名警察,分别占总人数的31.1%和17.3%。其次,南亚国家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军人数量位居前列。如图二所示,在2020年6月的非洲维和行动中,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的维和军人数量占据前十名中的四席。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南亚国家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持了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图一: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参与频次前十国家(1990—2020)(单位:次)

第三,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组成具有多样性,不仅类型全面,而且重视女性作用。随着联合国的维和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元,维和任务包含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增加了警务、排雷、安全部门改革、司法、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等非传统任务,进而对维和人员的类型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上,军人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主要从事保护平民和防止冲突复发等军事任务,但随着维和行动的任务变化,联合国对维和军人的需求更加全面,工程师、直升机驾驶员、通讯人员和医护人员等技术型军人受到广泛欢迎。另外,警察也逐渐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联合国维和警察由维和警察防暴队和单独的警察组成,其主要任务是维持社会秩序、确保选举顺利进行、与东道国共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暴力极端主义。除军警类维和人员,成员国亦派遣文职人员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顺应这一趋势,南亚国家派遣维和人员的类型较为全面,能够执行各类维和任务,这也反映出南亚国家对维和行动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南亚国家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时增强了女性维和人员的作用。随着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维和行动中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联合国开始呼吁和倡导让女性在维和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明确表示要提高女性维和人员的比例。①联合国关于增强和平行动中性别平等的重要文件: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 号决议、《联合国维和行动共同承诺宣言》。经各方努力,女性维和人员的比例显著提升。1993年女性维和人员只占总人数的1%,而2019年女性分别占维和军人的4.7%与维和警察的10.8%,联合国的期望值则是到2028年将女性在军事特遣队中的比例提高到15%,军事观察员和参谋人员中的比例提高到25%。②Women in Peacekeeping,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women-peacekeeping.为响应联合国号召,南亚国家主动派遣大量女性维和人员参与非洲维和。根据2020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联合国在非洲共部署了57306 名维和军人,其中有2628 名女性军人,南亚国家就有297 名,占女性军人总人数的11.3%。另外,还部署了8695 名维和警察,其中女警有1278 名,南亚国家有258 名,占女警总数的20.2%。③数据来源:联合国和平行动部2020年6月统计数据。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维和历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作战单位就是印度派往利比里亚的女子维和警察防暴队,从2007年到2016年,印度共有九支全女性维和警察防暴队轮流在利比里亚首都帮助当地警察维护公共秩序和增强业务能力。④India and the UN: Celebrating 70 Years of Invaluable Service to the Cause of Peace,https://news.un.org/en/story/2018/08/1016322.

第四,在联合国非洲维和特派团中,南亚国家的维和官员逐渐有机会担任领导职务。一般而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领导层由秘书长特别代表、维和部队司令与维和警察警监组构成,其中秘书长特别代表全面负责特派团的各项业务,而维和部队司令与警监负责相关业务。虽然维和特派团的领导可能来自任何国家,但根据已有研究显示,联合国选择维和行动领导人时容易受候选人国籍的影响,秘书长特别代表更倾向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候选人,而发展中国家候选人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的概率较大,尤其是派遣维和人员数量较大或与东道国地理文化相近的国家。⑤Kseniya Oksamytna, Vincenzo Bove and Magnus Lundgren, “Leadership Selection in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65, No.1, 2021, pp.16-28.因此,作为联合国非洲维和人员的主要来源,南亚国家多次获得参与领导维和行动的机会。从1990年起,印度有8 人担任过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领导人,巴基斯坦有7 人,孟加拉国有3 人,尼泊尔也有1 人,其中大部分人的职务都是维和部队司令,表明联合国认可南亚国家对非洲维和行动作出的重要贡献。⑥数据为笔者统计。数据来源:Past Peace Operations,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past-peacekeeping-operations; Where We Operate,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where-we-operate.

第五,南亚国家为非洲维和行动付出了巨大牺牲。受疾病、事故和暴力伤害行为等因素影响,维和人员在行动期间难免会出现牺牲的情况⑦何银:《反思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5 期。,非洲大陆恶劣的安全环境使维和人员出现伤亡的概率更高。截至2020年4月30日,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有3962 人牺牲⑧Fatalities by Mission and Appointment Type, https://peacekeeping.un.org/sites/default/files/stats_by_mission_appointment_type_3_50.pdf.,其中冷战后的非洲维和行动有2038 人牺牲,南亚国家的维和人员在其中16 项行动中牺牲了382 人,巴基斯坦牺牲人数最多,高达137 人,仅1993年联合国索马里行动期间就有24 名维和军人牺牲;孟加拉国有131 人牺牲;印度也有78 人牺牲;而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牺牲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31 人与4 人。⑨数据为笔者统计。数据来源参见:Fatalities,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fatalities.南亚国家为实现非洲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南亚国家非洲维和行动参与动机

南亚国家为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作出重要贡献,但这些国家不仅与非洲大陆相距较远,而且也不像美国、英国和法国那样在非洲拥有广泛且需要维护的海外利益,那么南亚国家为何如此积极地参与非洲维和行动?一直以来,维和动机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大致可分为规范性动机和物质性动机两种,其中规范性动机包括遵循和平思想,践行外交理念,促进人道主义规范等;物质类动机则是指获取经济、军事和政治利益。①Alex J. Bellamy and Paul D. Williams (eds.), Providing Peacekeepers: the Politics, Challenges, and Future of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Contribu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18-21.由于国情不同,每种动机在各国维和决策中所占分量存在差异(如表一所示)。由此,笔者将南亚国家分为三组分别探究它们参与非洲维和的具体动机:一组是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它们参与维和的动机是获取经济收益;另外两组分别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它们的维和动机更为复杂多样,尤其关注国际政治的潜在收益。

表一:南亚国家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动机

(一)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这三个国家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9年,斯里兰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52 美元,孟加拉国1856 美元,尼泊尔只有1195 美元。②GDP per capita,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cd?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虽然这些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它们对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贡献却不容忽视。冷战后,三国加大了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孟加拉国常年位居维和人员数量前十名,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派遣各类人员前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对于它们来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是它们积极派遣维和人员的主要动力,当然军事动机和规范动机也起到了部分推动作用,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则较为微弱。

1.联合国维和行动能够为参与国带来实质的经济收益。鉴于联合国没有自己的军队,维和行动所需人员均来自于会员国自愿派遣,联合国则负担维和人员与装备等各项费用。截至2019年7月1日,联合国每月向每名维和士兵支付1428 美元,其他人员和装备则根据预算支付。③How We Are Funded,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how-we-are-funded.然而,联合国直接将维和经费发放给各国政府,由本国政府依据国内薪资标准给维和人员发放工资,所以各国政府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差额收益。对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来说,通过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能够获取丰厚的外汇收入,除去维和人员的薪水后,还有结余款项用于其他事项。以斯里兰卡为例,自2004年后的十年时间里,它共收到联合国1.42 亿美元的维和补助,但仅有9500 万作为薪金发放给维和人员。④Xenia Avezov, “Why Contribute? Understanding Asian Motivations for Troop Contribution to Peace Ope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Vol.18, No.3-4, 2014, pp.256-280.此外,这三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外部援助和投资,它们也希望通过参与维和行动改善国际形象,吸引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来本国投资。⑤Alex J. Bellamy and Paul D. Williams(eds.), Providing Peacekeepers: The Politics, Challenges, and Future of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pp. 184-203.

2.三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分受到军事和规范动机的影响。从军事角度来看,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都曾面临国内武装冲突的考验,其军队具有丰富经验,有助于它们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作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军队福利和形象,更新军事装备,提高军事水平,以及增强与世界其他军队之间一定程度上的沟通交流。以孟加拉国为例,参加维和行动为其军队提供了获得专业培训的机会,帮助军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还通过与其他军队的交流开阔了国际视野。⑥Rashed Uz Zaman and Niloy R. Biswas, Contributor Profile: Bangladesh,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eace Institute, 2013.从规范角度来说,它们都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尼泊尔规定外交政策应以《联合国宪章》、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法与世界和平规范为基础;孟加拉国不仅在宪法第25 条阐明其促进国际和平、安全与团结的决心和承诺,而且其总理还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参加维和是它们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①Statement by H. E. Sheikh Hasina Hon’ble Prime Minister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at the High-Level Event for Action for Peacekeeping UNHQ, New York 25 September 2018, https://bdun.org/2018/09/25/high-level-event-for-action-forpeacekeeping-statement-by-h-e-sheikh-hasina-honble-prime-minister-g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bangladesh-unhqnew-york-25-september-20/.;斯里兰卡通过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履行本国对国际主义的承诺,并得到本国精英阶级的支持。另外,鉴于这三个国家外交影响力不足,国际政治动机对它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较为薄弱。

(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2019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共计2782.22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3 位②GDP (current US$)-Pakistan,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PK.,但巴基斯坦在南亚地缘政治层面具有较强影响力。巴基斯坦是有核国家,也是全球反恐战争的关键一环,并与世界主要大国保持了良好关系。随着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巴基斯坦不断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予以大力支持,包括派遣大量各类人员前往非洲大陆参与维和,并有多人担任过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领导人,同时巴基斯坦还是非洲维和行动中牺牲人数最多的国家(如图三所示)。对巴基斯坦而言,国际政治动机对它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最大,经济动机和军事动机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而规范动机的影响并不显著。

图三: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死亡人数前十国家(1990—2020)(单位:人)

1.参与维和行动有助于巴基斯坦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所以冷战后巴基斯坦提升了维和行动在外交政策中的优先性。一方面,参与维和行动有利于改善本国的国际形象。长期以来,受国内政治体制、核武器试验和伊斯兰恐怖主义等议题的影响,巴基斯坦遭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于是乎希望通过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来为世界和平做贡献,从而改善国际舆论环境和国际信誉。有学者就曾表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做出贡献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次机会,使它在国际舞台上塑造自己作为“良好国际公民”的形象。③Alex J. Bellamy and Paul D. Williams(eds.), Providing Peacekeepers: The Politics, Challenges, and Future of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p.210.另一方面,参与维和行动有助于巴基斯坦平衡地区竞争对手印度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自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对抗就是南亚地缘政治的核心事项,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影响了地区和平,因此与印度竞争成为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面对印度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巴基斯坦改变了冷战期间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消极态度,加大了对国际维和的支持力度。此举不仅能够平衡印度在国际维和领域的影响力,还可通过联合国的平台争取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立场的支持,防止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现状。

2.军事动机和经济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基斯坦的维和决策。从军事方面来看,军队是巴基斯坦政治的核心,它们能够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故巴基斯坦军队有权决定它们是否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整体而言,参加维和行动促使巴基斯坦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增强军队应对复杂武装冲突的实地经验;就个体来说,参加维和行动是巴基斯坦军官和士兵增强资历和改善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维和行动受到该国军人的欢迎。从经济方面来看,巴基斯坦从联合国获得了可观的维和资金,部分缓解了本国的外债压力,但同时应该看到,相对于庞大的军费开支,这笔收入的影响还是较小。巴基斯坦2018年的军费开支就达到117.32 亿美元,更何况联合国尚未完全支付巴基斯坦的维和资金,截至2019年,联合国共拖欠巴基斯坦维和资金2800 万美元。①Military Expenditure (current USD)-Pakistan,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MS.MIL.XPND.CD?locations=PK; UN Owes India USD 38 Million for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UNSG Report,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un-owes-indiausd-38-million-for-peacekeeping-operations-unsg-report/articleshow/68904063.cms?from=mdr.正如巴基斯坦军官所言:“尽管派遣维和人员的国家从联合国那里获得了一定报酬,但这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在许多要求联合国提供武器和装备的地方,我们一直依靠自己的装备和资产。”②Green, White and Blue: Pakistan on the Front-lines of UN Peacekeeping, https://tribune.com.pk/story/2157873/1-green-whiteblue-pakistan-front-lines-un-peacekeeping.另外,虽然规范动机对巴基斯坦维和决策的影响微弱,但也有学者指出,“现在参与维和行动是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宗旨,这一点可以追溯到国家创建者的政策,即巴基斯坦希望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睦相处。”③Green, White and Blue: Pakistan on the Front-lines of UN Peacekeeping, https://tribune.com.pk/story/2157873/1-green-whiteblue-pakistan-front-lines-un-peacekeeping.

(三)印度。与前四个国家不同,印度是南亚地区的主导国家。它不仅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对地区事务和国际事务也有重要影响力。2019年印度人口总量多达13.66 亿,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871 万亿美元。④Population, total-India, 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P.POP.TOTL?locations=IN; GDP (current US$) - India,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IN.同时,作为新兴大国,印度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增强,其中就包括积极支持联合国部署维和行动。如同其他南亚国家,冷战后印度也派遣众多人员前往非洲大陆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地区大国而言,国际政治和对外经济是影响它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动力,而军事动机和规范动机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影响力不如前者。

1.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印度谋求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自独立以来,印度自视为大英帝国在南亚地区的天然继承者,它不仅追求全面主导地区事务,还希望获得世界大国地位。冷战时,印度作为核心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冷战后通过倡导多边主义的方式提升了本国的国际影响力,而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主要形式之一。一方面,参与维和展示出印度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另一方面也能获取相关国家的好感与支持,帮助其实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印度前外交部长迪克西特(Dixit)曾公开表示:“通过在冷战以及海湾战争后的国际形势中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可以增强和改善我们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张。”⑤J.N. Dixit, “Pro-active Approach: India’s UN Agenda,” Indian Express, 18 October, 1994.非洲是拥有联合国会员国数量最多的地区,如能取得非洲国家的支持,印度关于推进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主张就将得到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印度对非洲维和的积极态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2.巩固和提升印度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其积极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重要动力。虽然印度可以从联合国获得丰厚的维和资金,但这笔资金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微弱,况且联合国并未及时支付所有资金。如在2019年3月时,联合国共拖欠印度维和资金达到3800 万美元,是所有参与维和国家中最多的一笔。①UN Owes India USD 38 Million for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UNSG Report,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un-owes-india-usd-38-million-for-peacekeeping-operations-unsg-report/articleshow/68904063.cms?from=mdr.然而,印度在非洲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维护印度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关系才是印度对非战略的核心目标。进入21世纪之后,印非双边贸易额已经从2001年的53 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620 亿美元。②India-Africa Trade, https://diplomatist.com/2020/01/04/india-africa-trade/.当前,印度已经成为非洲第五大投资国,累计投资额约450 亿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气、采矿业、银行业和纺织业是印度对非投资的重点领域。③Question No.2120 Special Initiatives for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Africa, https://www.mea.gov.in/rajya-sabha.htm?dtl/32522/que stion+no2120+special+initiatives+for+closer+relationship+with+africa.为保障在非资产的安全和商贸渠道的畅通,印度积极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不仅帮助非洲国家稳定局势,也能与东道国政府维持友好关系以便与其开展更为广泛的经贸合作。

3.规范动机和军事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参与非洲维和的意愿。从规范角度来看,印度自独立起就将促进世界和平作为其对外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不仅在《宪法》第51 条规定“国家应致力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④Constitution of India, https://www.india.gov.in/my-government/constitution-india/constitution-india-full-text.,而且其首任总理尼赫鲁也明确表示和平是印度外交的座右铭,但仅仅保障国界内的和平与稳定是不够的,印度还要为世界和平而努力⑤Ruchita Beri, “India's Role in Keeping Peace in Africa,” Strategic Analysis, Vol.32, No.2, 2008, pp.197-221.。这一外交理念为印度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提供了规范性基础。从军事角度来看,印度目前维持着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这支军队具备丰富的海外作战经验,曾作为英国军队的组成部分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后,印度军队虽与周边国家时常发生摩擦和冲突,但大部分军人缺乏实战锻炼机会,故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可利用联合国维和资金为印度军人和装备提供部分保障,更有利于印军增强应对武装冲突的实地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国针对维和人员开展的技能培训提升本国军人的综合素质。然而,由于印度外交政策的重心变化,军事和规范动机对促进印度参加非洲维和行动只起到辅助作用。

三、南亚国家非洲维和行动评价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冷战时,美苏两国对国际安全事务的垄断,使联合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直到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开始在国际安全事务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面对世界各地武装冲突频发的状况,联合国开始在各地部署维和行动,尤其是在非洲大陆。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人员的主要来源,南亚国家为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做出重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不过,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南亚国家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不仅影响南亚国家参与维和行动的意愿,而且还影响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效果。

(一)优点与赞誉。南亚国家的维和人员在非洲维和行动中凭借积极可靠、专业和人道等特点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联合国高度认可南亚国家的维和表现。2018年6月23日至7月3日,联合国主管和平行动的副秘书长让-皮埃尔·拉克鲁瓦(Jean-Pierre Lacroix)前往南亚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他先后同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各界人士进行了友好而积极的沟通,并代表联合国感谢它们为和平行动做出的贡献和牺牲。⑥Note to Correspondents on the Visit of Under-Secretary-General for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Jean-Pierre Lacroix, to Bangladesh, Nepal, India, and Pakistan, https://www.un.org/sg/en/content/sg/note-correspondents/2018-06-22/note-correspondents-visitunder-secretary-general.

1.南亚国家长期积极参与非洲维和行动,即使在执行任务时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也未中断其对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各种支持。为应对刚果危机,联合国于1960年发起了在非洲大陆的首项维和行动——联合国刚果行动,印度和巴基斯坦皆派遣军事人员参加。其后,南亚国家始终坚持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并逐渐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然而,维和行动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使维和人员面临诸多安全威胁,甚至造成维和人员伤亡。冷战结束以来,由于非洲是联合国维和人员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这就影响了部分国家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政治意愿,但即使如此,南亚国家依然有力地支持联合国开展非洲维和行动。在联合国索马里行动中,由于索马里内部武装势力众多,各方冲突不断,使联合国维和行动遭遇巨大挫折,不仅维和人员伤亡惨重,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联合国对非洲维和的积极态度。1993年,巴基斯坦24 名维和人员被武装分子杀害,加上后来在摩加迪沙发生了著名的“黑鹰坠落”事件,使联合国维和行动无法继续开展,美国、法国、比利时与瑞典等国相继将部队撤出索马里,但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一直坚持到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它们并未因索马里行动的巨大损失放弃对联合国维和事业的承诺,由此可以证明南亚国家是国际维和行动中可靠和负责任的一员。

2.南亚国家的维和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人道主义精神。首先,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专业性较强,他们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必要的工作技能。南亚国家的军队职业化程度较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次数多,因此南亚国家维和人员对于执行任务的各项流程和所需技能较为熟悉。有学者指出,印度维和人员能够毫无障碍地驾驶联合国汽车,按照规定格式汇总文件,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并且利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汇报和宣传①Lt. Gen. Syed Ata Hasnain,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Why India’s Peacekeepers are Sought after,” News18.com, September 28, 2015. http://news18.com/blogs/india/lt-gen-syed-atahasnain/un-peacekeeping operations-why-indias-peacekeepers-are-soughtafter-14405-1118834.html.;而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维和人员在本国武装冲突中积累了相关的应对经验,它们也能较快适应非洲的维和环境。其次,南亚国家在非洲维和行动中执行了许多人道主义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逐渐扩大,维和人员在具体行动中也从事一些非作战任务,包括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南亚国家十分注重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例如印度维和人员曾因对南苏丹当地社区提供多项支持而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孟加拉国维和人员则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②UN Medal Awarded to Indian Peacekeepers for Their Efforts to Support the People of South Sudan, https://unmiss.unmissions.org/un-medal-awarded-indian-peacekeepers-their-efforts-support-people-south-sudan; Bangladeshi Peacekeepers Take Free Medical Services to Residents of Bazia-Jedid, https://unmiss.unmissions.org/bangladeshi-peacekeepers-take-free-medical-services-residentsbazia-jedid.

(二)不足与问题。虽然南亚国家对非洲维和行动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维和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南亚国家继续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意愿,也影响维和行动的具体效果。

1.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素质问题。根据已有研究显示,如果维和特派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部队——个人素质出色的士兵、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稳定的后勤保障——那么维和行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制止武装团体的暴力行为和建立缓冲区,而且还能将任务范围扩大到东道国的偏远地区,从而保护更多的平民免受伤害。③Felix Haass and Nadine Ansorg, “Better Peacekeepers, Better Protection? Troop Quality of United Nations Peace Operations and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55, No.6, 2018, pp.742-758.然而,由于大部分南亚国家的综合国力有限,它们对维和人员的培训、装备和保障不到位,导致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影响了其在联合国非洲维和目标的实现。从具体国家来看,印度和巴基斯坦维和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的人员素质则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以孟加拉国为例,虽然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本身是一个资源匮乏和授权不足的维和行动,但作为其人员主要来源的孟加拉国不仅缺乏必要的武器装备,对实地状况的准备严重不足,而且其维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听从指挥,遭到时任指挥官的严厉批评。①Kudrat Virk, “South Asian Peacekeepers in Africa,” in Tony Karbo and Kudrat Virk(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eacebuilding in Africa,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p.443.目前,国际社会意识到维和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专门举行公开辩论,各方最终达成共识,表示将投入更多资源来对维和人员展开培训。②Peacekeeping: Open Debate and Presidential Statement on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https://www.whatsinblue.org/2019/05/peacekeeping-open-debate-and-presidential-statement-on-training-and-capacity-building.php#.

2.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违法犯罪问题。一直以来,联合国对维和部队违法犯罪行为的态度坚决,并制定明确标准,防止维和部队给东道国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为此,联合国于1998年针对维和人员制定了十项守则,其中包括禁止索贿受贿、虐待平民和贩卖毒品等内容。③Ten Rules Code of Personal Conduct for Blue Helmets, https://pseataskforce.org/uploads/tools/tenrulescodeofpersonalconductfor bluehelmets_undpko english.pdf.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曾表示:“在为世界人民服务、为和平与人类进步而努力的过程中,联合国必须成为所有人的灵感源泉和希望的灯塔。我们郑重承诺,我们不会容忍任何人犯罪或纵容他人犯罪,尤其是涉及性剥削和性虐待的犯罪行为,让我们真正实现零容忍。”④Standards of Conduct, https://peacekeeping.un.org/en/standards-of-conduct.虽然联合国对此极为重视,但每年仍有关于维和人员违法犯罪的指控,包括南亚国家维和人员的不当行为也在其中。例如在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的士兵都曾经因为性掠夺、腐败和走私等活动受到联合国的相应惩罚。⑤Kudrat Virk, “South Asian Peacekeepers in Africa,” in Tony Karbo and Kudrat Virk(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eacebuilding in Africa, p.446; Peacekeeping Contributor Profile: Bangladesh, http://www.providingforpeacekeeping.org/2014/04/03/contributor-profile-bangladesh/.为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南亚国家一方面配合调查,服从联合国的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也表示要加强对本国维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3.南亚国家在维和决策中缺乏话语权。尽管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为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贡献了大部分人员,但它们对联合国维和决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多数时候承担的只是执行者的角色。面对缺乏话语权的现实,南亚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实行改革,以增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维和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印度这样正在追求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联合国维和决策和执行之间的脱钩会削弱其对于非洲维和的投入力度。印度指出,联合国维和行动应该是集体意志的反映,而不是由个别国家或集团的偏好所决定,应谨慎部署维和特派团,充分承认其有限性,并支持政治解决方案等非军事手段在促进和平中的作用。⑥Montgomery Blah, “India’s Stance and Renewed Commitment to UN Peacekeeping,” Strategic Analysis, Vol.41, No.3, 2017,pp.257-272; Yeshi Choedon, “India and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UN Peacekeeping: Issues and Prospects,” India Quarterly, Vol.63, No.2,2007, pp.150-184; Yeshi Choedon, “India’s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Involvement in Africa: Change in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51, No.1-4, 2014, pp.30-31.相对于前两个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难度更高,甚至可以预见,在现有的实力格局下,南亚国家无法改变现状。但联合国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了相应调整,比如让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员担任维和行动的领导职务。

四、结论

冷战后,为了应对非洲大陆内部频繁发生的武装冲突,联合国在该区域开展了大量维和行动,其中南亚国家为支持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它们不仅态度积极,人员数量和类型众多,而且还有多人曾担任维和行动的领导职务,并且较为重视女性在非洲维和的积极作用。对于南亚国家来说,它们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动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考虑,其中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巴基斯坦和印度则更为注重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此外军事动机和规范动机也在各国维和决策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从具体表现来看,一方面南亚国家在维和行动中凭借可靠、专业和人道等特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另一方面它们也面临着人员素质与纪律、维和决策话语权缺失等问题。虽然联合国和南亚国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但仍部分影响了南亚国家参加非洲维和的意愿和效果。

南亚国家参加非洲维和的经历不仅能对东道国和各国本身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各自区域的和平与安全也具有潜在影响。对非洲地区而言,自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大陆人民深受武装冲突的伤害。为了实现非洲大陆的持久和平,不同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非盟、欧盟、北约)发起了多次干预行动,其中联合国的贡献较为突出。虽然并非每一次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都能取得最佳效果,但通过联合国和其他各方的共同努力,非洲安全环境得到了改善。因此,南亚国家作为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主力成员,它们为非洲和平与安全所做的各项投入就显得弥足珍贵。从南亚地区来看,该地区的内部冲突较多,但南亚国家却能够为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这是21世纪国际安全的一个悖论,因此有学者就探究了南亚国家在非洲维和行动中所积累的和平经验是否能够反过来促进本地区和平的问题。①参见:Soumita Basu, “South Asian Peacekeeping: Regional Possibilities,” The Round Table, Vol.106, No.1, 2017, pp.71-78.当然,考虑到南亚国家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当前国家利益的激烈冲突,它们参加非洲维和所获经验并不能完全应用于本地区的安全事务,但是通过各国在和平领域的合作可以促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为地区安全组织的形成奠定基础。

另外,南亚国家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中的现实处境。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机会增多,并且部分国家能发挥关键作用。以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为例,发展中国家不仅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维和人员,而且多次担任维和行动的领导职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仍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发达国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它们不仅可以设定国际安全的各项议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尽管随着部分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得全球南方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安全领域的不平等地位仍然困难重重。从非洲维和行动中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改变了原有的维和政策,它们不再派遣众多的维和人员前往非洲大陆执行和平任务,而是通过资源供给和担任领导职务等方式来主导联合国的维和决策。而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成为维和决策的实际执行人,虽然它们贡献了最多的维和人员,却没有得到更多领导维和行动的机会。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联合国维和决策的边缘位置,限制了它们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进一步贡献,因此联合国维和决策体系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更多掌握一手信息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而这不仅关系到维和行动的效果,也影响到国际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猜你喜欢

南亚维和巴基斯坦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南亚》教学设计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维和部队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