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2021-06-27王昇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防治

摘要:包虫病是由寄生在犬科类动物小肠的细粒刺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刺球蚴感染中间宿主牛、羊等动物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青海省是包虫病发生流行的高发省份,依托包虫病的流行特点,青海省制定包虫病的相应防治规划,加大包虫病的防治力度。为有效了解青海省默勒镇藏羊包虫病的流行现状,2018—2020年连续3年对当地送往县级屠宰场屠宰的羊群进行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3年藏羊包虫病的感染率分别为13.14%、6.49%、4.56%,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显示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努力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需要继续采取措施加大防控。

关键词: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03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Hydatid Disease in Tibetan Sheep

Abstract:Hydatid disease is a serious zoonotic disease caused by the infection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larvae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Canidae to intermediate host,cattle,sheep and other animals.Based on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ydatid disease in Qinghai Province,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of hydatid disease was made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datid disease was strengthened.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Tibetan sheep hydatid disease in mole town of Qinghai Province,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Tibetan sheep hydatid disease was carried out for three years in 2018-2020,the infection rates of hydatid disease in Tibetan sheep were 13.14% ,6.49% and 4.56% respectivel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and the infection rate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measures need to continue to be taken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words:hydatid disease of Tibetan sheep,epidemiology,investigation,control

引言

青海省默勒鎮是一个典型的藏羊养殖大镇,藏羊养殖产业在当地的畜牧养殖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随着当地的畜牧养殖产业不断调整,尽管规模化养殖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放牧养殖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农民对包虫病的知晓度相对较低,再加上受到文化限制,造成藏羊包虫病的防控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很多养殖户的防护积极性不强,养殖群体频繁感染该类疾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为更好地推动藏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部门划拨出专项资金,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有效推动了藏羊包虫病,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默勒镇藏羊包虫病的流行现状,于2018—2020年对当地送往县级屠宰场屠宰的藏羊进行包虫病调查,现将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取

研究主要采用资料回顾调查分析的方法,分别对2018年到2020年该乡镇送往县级屠宰场屠宰的236只、339只和329只藏羊的屠宰情况进行质量回顾分析。研究所选择的藏羊都来自于默勒镇,没有外来的藏羊。

1.2 方法

藏羊正式屠宰前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屠宰前检查,根据藏羊的临床表现情况来判定是否存在包虫病感染。如果屠宰的藏羊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症状,不断向前跑向后退,在隔离室中不断做转圈运动,神经症状明显,可初步判定为包虫感染,后将患病羊送到紧急屠宰间进行紧急屠宰,根据脏器器官脑组织的病变情况,判定是否存在藏羊包虫病。没有存在典型临床症状的羊群,在屠宰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肝脏、肺脏和大脑组织的检测,如果发现上述脏器组织存在大量的包囊,包囊大小不等,有的呈鸡蛋大小,有的呈豌豆大小,包囊中充满清澈的液体和乳白色的头节,即可判定为藏羊包虫病[2]。在对患病病例进行认真细致调查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明确藏羊包虫病的主要寄生位置。在进行资料回顾分析的同时,还应与当地的养殖户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进一步掌握藏羊养殖户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并结合藏羊包虫病的感染情况、发病流行情况,构建完善的防控措施,深入基层地区进行有效的推广,转变农牧民的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确保防治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2 结果

2.1 2018—2020年藏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2018—2020年,默勒镇藏羊包虫病的感染率分别为13.14%、6.49%、4.56%,感染率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显示出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在藏羊包虫病防治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藏羊群体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与养殖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发现很多养殖户对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掌握不足,甚至对该类疾病的存在流行特点一无所知,不知道该采取哪种措施进行防控。本次调查还发现藏羊包虫病在默勒镇呈现广泛流行的态势,对自然养殖业构成的威胁较大,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见表1。

2.2 藏羊包虫病的感染位置调查

对藏羊进行解剖发现,包囊寄生位置不同,大多数寄生在肝脏组织、肺脏组织,少数寄生在大脑组织中,并且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会表现出各个脏器组织广泛感染。由于包囊不断增大,与羊群争夺营养物质,压迫脏器组织,引发脏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萎缩现象,甚至会对周边的脏器组织构成严重的威胁,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见表2。

3 讨论

藏羊包虫病尽管3年在该地区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也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感染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病原,及时控制病情,将会造成整个养殖群体反复流行该类疾病。调查看出,藏羊包虫病在该乡镇呈现相对较为广泛的流行态势,对当地藏羊养殖业造成威胁,需要加强针对性防控。进行发病情况资料回顾分析调查的同时,与当地的养殖户进行深入细致的座谈,发现很多养殖户依然沿用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藏羊在户外放牧过程中接触中间传播媒介的几率增强,同时很多养殖户也不注重做好放养场地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牧场周围存在很多犬科类动物活动的痕迹,有些养殖户养殖的犬科类动物不注重做好妥善的驱虫处理,放牧地的环境普遍较差,造成包虫病的快速传播蔓延[3]。

4 结束语

结合现阶段藏羊包虫病的防控情况,需指导农牧民群众加强包虫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包虫病简单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模式,注重做好羊群和犬科类动物的定期驱虫工作。一方面要求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指导养殖户转变过去散养养殖模式,将羊群固定下来,发展适度的规模化养殖产业,方便于养殖管理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也能加强免疫,提高免疫接种密度,保证免疫接受率100%。利用技术宣传、疫苗免疫接种和各种节假日的有利契机,深入养殖群体中加强包虫病危害性、防治知识的有效宣傳,借助各种传播渠道,让基层地区的农牧民掌握包虫病的防控知识。还应加强对屠宰场和养殖管理人员不科学养殖行为的有效控制,做好辖区范围内野生犬科类动物的针对性管理,按照定期驱虫、全面驱虫的原则,选择高效驱虫药,对放牧地区的犬科类动物进行定期驱虫处理,及时收集粪便及时处置,彻底消除病原,确保养殖安全。

参考文献

[1] 肖国亮,钟旗,谢文辉,等.2014—2017年新疆喀什地区绵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5):1-5.

[2] 段红菊,吴向林,齐蓉婷,等.2017年宁夏棘球蚴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37(4):433-436.

[3] 玛依拉·艾尼瓦,马力克,王冰洁,等.新疆伊犁地区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重点县家畜感染包虫的基因型[J].中国兽医学报,2019,39(12):2 356-2 363.

作者简介:王昇(1993-),男,回族,青海祁连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防治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