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中海老水手

2021-06-25赵国安

军事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战列舰驱逐舰舰队

赵国安

坎宁安海军元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军将帅的英雄图谱中,有一位海军名将——英国安德鲁·布朗·坎宁安海军元帅,他首开舰载机袭击军舰的先河,无论是战斗经历、指挥艺术、战绩,都可圈可点、堪称典范。他用自己特有的智慧、意志和勇气,在世界海军史上书写了海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奇。安德鲁·布朗·坎宁安曾被称为地中海老水手,是英国海军元帅,英国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他的昵称“ABC”在英国家喻户晓。

少年从军,一世英名

1883年1月7日,坎宁安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南部的拉斯曼斯,父亲是爱丁堡大学一位解剖学教授,他从小在都柏林和爱丁堡学习,就读于斯塔宾顿预备学校。他喜欢军事,向往海军。加之当时英国正处于一种浓厚的海洋意识和情结中,全国上下都把参加皇家海军当成最受尊崇的职业。在这样的背景和父亲的鼓励支持下,1893年,年仅10岁的坎宁安成功通过考试,顺利进入了位于达特茅斯的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4年后的1897年,他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大不列颠”号军舰受训,1898年4月,他以数学成绩名列前茅、驾驶技术一等的优异成绩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先后在英国皇家海军负责近海、近岸作战的海军战斗旅等基层部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坎宁安曾担任驱逐舰舰长、驱逐舰分队指挥官。1929年,他被调任为罗德尼号战列舰的舰长,并给时任第一海务大臣的罗杰·布菜克豪斯爵士当过一段时间的副手。1932年9月,他荣升为分舰队司令,同年1 2月晋升为准将;1933年12月,被任命为地中海驱逐舰队司令;1936年7月,晋升为英国海军上将;1938年,任海军副参谋长。

但是坎宁安不愿意坐在办公室工作,很快他就要求回到第一线。随后1939年,他取代达德利·庞德成为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司令。1940年,指挥塔兰托战役;19 41年,指挥攻击马塔潘角海战;1942年,任北非盟国远征军海军总司令;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任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成为英国海军最高领导。此后,坎宁安接连参与了数个重大战略决策,包括诺曼底登陆战以及皇家海军舰队在太平洋的部署计划等。坎宁安的军旅生涯战功赫赫,贡献卓著,因此屡获殊荣:1915年,获得殊勋金十字勋章和海军杰出服务勋章;1919年,荣获彩色殊勋带殊勋金十字勋章;1920年,第二次获得彩色殊勋带殊勋金十字勋章;1941年3月,荣获巴斯大十字勋章;1945年,获圣殿骑士称号,并进入上院,同年退役;1946年,荣获功绩勋章,并升到子爵爵位。

坎宁安曾任校长的爱丁堡大学

1947年,坎宁安任爱丁堡大学校长。1951年,他出版了《一个水兵的生涯》。作为皇家总管大臣,他曾参加伊丽莎白女王1953年的加冕典礼。1963年6月12日,在伦敦的家中病逝,享年80岁,他的遗体在朴茨茅斯海葬。纵观坎宁安的一生,恐怕只能用“少年从军,一世英名”来形容了。

出奇制胜,屡建奇功

战争中要做到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对于指挥员来说,必须要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调兵遣将、攻防自如;必须谋略过人、与众不同、善于抓住战机、出奇制胜,海战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指挥官,坎宁安的指挥十分出色。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大战中,他在皇家海军一艘驱逐舰上担任舰长,曾指挥军舰参加过几次战斗,凭借着优异的舰船指挥技术,在海军中已小有名气,但真正体现其高超指挥能力和水平的还是在二战爆发后。1939年6月,坎宁安升任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作为地中海前线英国皇家海军的最高指挥官,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地中海作为欧洲的战略要塞,是德意轴心国与英国的必争之地。当时,由坎宁安指挥的驻埃及的地中海舰队,除了巡洋舰、驱逐舰队以外,主力只有伊利莎白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几艘新旧不一的战列舰和光辉号、无畏号航空母舰,而且补给要靠从英国绕过南非运过来,而在地中海意大利海军拥有8艘新型战列舰。因此无论地理上和海空兵力上,意大利海军都占有绝对优势。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敌人,坎宁安没有退缩和胆怯,而是坚定决心一定要打垮意大利海军。他以高级军事指挥员特有的敏锐和胆识,制定了以航空母舰突袭位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塔兰托港,将意海军击沉在港内的大胆构想,并精心准备,周密实施,取得了仅用2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击沉、击伤意大利海军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的战绩,重创意大利海军,重夺地中海制海权的辉煌战果,而英国人的代价仅仅是损失了2架剑鱼飞机。此战开创了完全由航空兵空袭港口的先河,既是坎宁安高超指挥艺术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也在世界海战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战英意潜艇与鱼雷艇在北非航线上的角斗

继塔兰托战役之后,坎宁安的海上指挥艺术更加娴熟,其中最精彩的是1941年3月发生的马塔潘角海战,这是二战期间英国地中海舰队与意大利舰队之间进行的遭遇战。此役,意方损失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有1艘新型戰列舰受到重伤,3041名舰员战死;而英方仅损失飞机1架,阵亡3人,伤战列舰2艘,这不能不说是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至此,意大利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海战,而英国完全掌握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这对于英军夺取北非作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坎宁安的指挥才能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有人说他是英国海军建军数百年以来形成的勇敢、创新、冒险精神的又一代实践者,应该说这个评价至今看来也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的。

清醒冷静,绝不盲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清醒冷静、镇定自若、以全局大局为重、以国家军队利益为念、不盲从、不唯上、不教条机械地执行命令,既是高级将领应具备的素质,更是其责任与担当、智慧与勇气的体现,坎宁安就是这样一位有担当的出色将领。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联盟宣战,一场长达3年之久的地中海海权之争开始了。但是让世人不可思议的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还不到两周的时间,6月22日,法国就与德国签署了停火协议。更让世人不可理喻的是,为了不让德国人得到法国的舰队,在时任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兰以军人的名义向丘吉尔做出承诺,无论战争进程如何,就算法国战舰全部沉于海底,也不会让德国得到法国舰队的情况下,丘吉尔竟做出一个让英国整个军界都难以接受的决定:立即摧毁法国海军。

坎宁安接到命令后,立即给海军部回信,申诉对法国海军的信任,强调不能将舰炮对准法国军舰的理由。同时,他积极想办法,努力化解危机。他把海军部的强硬命令抛到一边,邀请停泊在亚历山大港的法国舰队指挥官勒内·哥德弗瓦将军上舰商谈,共同寻求对策;他还以私人的名义、以老朋友的口气给哥德弗瓦写信,建议他怎样做才能取得英国海军部的信任。尤为不易的是,在哥德弗瓦得知法国在凯比尔港的舰队已被英国舰队消灭,大骂英国舰队背信弃义,怒不可遏,立即开始准备与英国舰队拚死战斗时,坎宁安仍不放弃努力,坚持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于是他命令舰上的军官和水兵们纷纷跑到法国军舰上与法国官兵“唠家常”,法国士兵和军官都被感化了,哥德弗瓦也被感化了,他登上坎宁安的厌战号,对坎宁安说:鉴于先前的保证,法国舰队决定全体解除武装。一场危机,甚至说是一场可能死亡上千人的战争,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在坎宁安的不懈努力下化解了。

坎宁安曾参与制定诺曼底登陆计划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坎宁安是否得了孙子的真传不得而知。但他确实创造了近代海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此后,哥德弗瓦停留在亚历山大港,一直与坎宁安保持着联系,每当坎宁安取得胜利,他都发信表示祝贺。可以说坎宁安赢得了法国海军官兵的心,也使他保存了实力,能够集中精力对付意大利海军。而驻泊在奥兰城旁凯比港的另一支法国海军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英国的另一位编队指挥官索莫维尔接到海军部命令时的心情也和坎宁安一样,但他没有坎宁安的耐心和谋略,在他得到法国舰队不能接受最后通牒的消息后,立即向法国舰队发起进攻,不到30分钟就将凯比尔港的法国舰队消灭了,3艘战列舰和约120 0多名之前还与英国人并肩战斗的法国海军葬身大海,只有1艘战列舰期特拉斯堡得以逃脱。其结局之悲惨,令世人唏嘘。一个命令,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孰优孰劣,历史自有公论,英法两国人民、两国海军自有评说。

智勇兼备,果敢坚毅

两强相遇勇者胜。勇者,军人必备的品质。但是必须与智相连,必须智勇兼备、善战敢战,为将者更须有此禀赋和品质。凡是与坎宁安一起共过事或在他手下工作过的人都公认,坎宁安将军不仅富有智慧,而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拥有强烈的不屈的战斗精神、无所畏惧的过人胆识和气魄。早在一战期间,1918年4月,他担任纳尔伯勒号驱逐舰的舰长,他的这种惊人的胆识就得到了充分展现,有一次,他率领的纳尔伯勒号驱逐舰在英吉利海峡巡逻时,意外发现13艘德国海军的驱逐舰。面对比自己多10余倍的德国海军,坎宁安的上级命令他立刻脱离,但坎宁安却忽视了上级的指示,还联合了其余3艘驱逐舰,立即与敌人开始激烈交战,一直战斗到海浪暴涨严重影响舰炮准度为止。

他的这种战斗精神不仅在年青时表现突出,可贵的是随着职务和年龄的增长,这种劲头丝毫没有减退。二战时,他带领的英国海军更加勇敢顽强。1841年5月,由于德军大规模进入地中海,英国的制空权完全丧失,而且随时面临着德国潜艇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坎宁安仍然顽强地坚守在地中海的孤岛马耳他,奋力阻断意大利到北非的运输线。20日,德国发动对英国占领的克里特岛发动大规模空降战役,在英国军队陆军绝无希望取胜的情况下,坎宁安的地中海舰队奉命对岛上的陆军部队进行营救,护送他们撤离克里特去埃及,首批撤离人员达16000人,德国凭借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对运输船进行了疯狂的连番轰炸,而这时坎宁安的舰队却没有任何有效的防空措施和手段,从作战态势和实力上看,地中海舰队的这次行动几乎可以说是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甚至建议坎宁安以太过危险为由,放弃撤离行动。但坎宁安丝毫不为所动,义无反顾地坚决执行撤离行动,并说了两句至今都在军种间充满兄弟情谊、让陆军对海军充满敬意和感念的话:海军不能抛下陆军不管。建造一艘船只需要3年时间,培养一个传统却需要3个世纪。他胜利了!虽然在这场大撤退中,地中海舰队损失了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5艘其余重型船只,可谓损失惨重,但却使克里特的22000英军官兵,在敌人密集的空袭中,成功地撤出了16500人,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又一奇迹。

1941年5月20日,德国伞兵空降克里特岛

坎宁安之所以成为一代杰出的名将,也许就在于他的骨子里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英勇善战的秉性。他渴望战斗、坚信胜利。实际上,早在他执掌地中海舰队时,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就一直与意大利海军存在明显差距,尤其在数量上。当时,意大利海军拥有数艘一流的战列舰、50多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100多艘U型潜艇,而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仅有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6艘和潜艇10艘,处于绝对劣势。但坎宁安毫不畏惧,始终坚持进攻战略,总是主动不断寻求战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历时3年,终于在1943年9月10日,迫使意大利海军向英国海军投降,从而为二战中盟军的陆上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援,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语

坎寧安元帅的军旅生涯是圆满的,也是辉煌的。他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少年迈入军校的大门,跻身军旅行列,凭着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强烈的不屈的战斗精神、对胜利的追求和渴望,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最终成长为一名举世公认的、深谋远虑的海战高手,一支英才济济、具有世界海军传统和悠久历史海军的最高统帅,实现了他10岁时“我还想当海军司令”的梦想,他用自己的成功诠释了军人的品质:忠于祖国,正直果敢,英勇无畏,能战、敢战、善战!

猜你喜欢

战列舰驱逐舰舰队
曾经的战舰之王
101舰之雷霆万钧
图解军舰 英国45型驱逐舰
中国“最强驱逐舰”下水引热议
登上超级巨舰:“密苏里号”战列舰
Babyfirst/宝贝第一 R501A 海王盾舰队
俄太平洋舰队将裁5000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