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原阻击:守住“科尔马口袋”的“红房子”

2021-06-25鸿渐

军事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房子中尉上尉

鸿渐

列队开进的德军士兵

在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取得重大突破后,盟军于1945年1月下旬发起了“格兰德拉姆”行动,旨在消除斯特拉斯堡以南延展在莱茵河西岸的“科尔马口袋”,而德军第19军则奉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个突出部并适时反击。在这个“口袋”地区的最北侧,一支美军步兵部队就遭遇到了德军的强有力冲击。

第30团先胜后败

在科尔马镇以北几千米远的地方,科尔马森林的东南面,有一处被称作拉迈森鲁日的农场。由于此地附近坐落着两座架在莱茵河支流(伊尔河和奥奇巴赫河)上的大桥,地理位置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志在消除科尔马突出部的盟军而言,这座农场将成为其北翼进攻的一个重要支点。

照字面意思理解,拉迈森鲁日就是“红房子”,控制红房子的任务,被交给了丹尼尔将军指挥的美军第3步兵师。按照计划,丹尼尔的部队在1月22日晚上越过科尔马运河,向西南方向运动以从侧面切断科尔马镇。行动开始时,该师的两个团也即第7和第30步兵团担纲主攻,而第15步兵团则集结在伊尔河以西,作为全师的预备队。

第7团的位置相对较为靠后,而肩负重任的第30团在23日一早便夺下了拉迈森鲁日,也就是红房子农场,随后开始朝其南面的里德维尔和霍尔茨维尔两个小镇作试探性进攻。与此同时,第15团也被召唤上前,负责保护红房子阵地的后方和侧翼。

第30团的进展到了当天下午就遭到了逆转,为求稳定住科尔马突出部的北翼,德军第708国民掷弹兵师在第280突击炮营的支援下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在完全没有本方坦克掩护,地面又因结冰而无法挖掘散兵坑的境地下,第30团的大兵们向红房子农场慌忙撤退,而撤退很快就变成了溃败。

情急之下,作为预备队的第15团再次被召唤上前,士兵们在科尔马森林白雪覆盖着的树林中快速行进,力图稳定住红房子农场的局势。在森林中心的一处路口旁,矗立着3座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农舍,第15团的团部便紧急设于此处。

由于事出匆忙,第15团实际上只能向前调动1个先头营也就是第3营,该营的L连受命控制住红房子农场附近的路口,K连负责控制农场附近的接近地,而I连的任务是在林地东南边缘形成一处预备阵地。

第3营营长约翰·奥康奈尔少校和I连连长沃伦·斯图尔特上尉乘坐1辆吉普车,一马当先前去侦察战场情势。34岁的奥康奈尔此前在突尼斯、西西里、萨勒诺、安齐奥和法国南部打过仗,而斯图尔特虽然只有23岁,也是一名经历过北非、安齐奥和法国南部战役的老兵了。

当奥康奈尔和斯图尔特的吉普车来到伊尔河大桥时,正有1辆美国坦克准备过桥,那是隶属于第756坦克营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这个坦克营也是奉命来援的,出现在桥边的这辆“谢尔曼”是最先赶到的。

奥康奈尔示意坦克手先过桥,然而当“谢尔曼”驶到桥身中段时,忽然传来了金属断裂和木头粉碎的声音,然后,坦克就一头栽进了4.5米深的河里。坦克手们逃了出来,但这座桥算是完了,也就切断了装甲部队对前线部队的支援。

匆忙应对

奥康奈尔和斯图尔特攀着断桥的边缘去到对岸,眼前满是覆盖着厚厚积雪的田野,而向右看去,一片灌木丛和树林挡住了这两名军官的视线。

继续向东面走,奥康奈尔开始遇上零零星星的散兵,那是第30团D连的人,他们全都惊慌失措。随着夜幕降临,德军在树林那边发出的炮火开始变得更加猛烈。斯图尔特询问其中几名溃兵,他们是否还能守在阵地上?大兵们的回答是:“阵地?见鬼去吧!”

第30团仍在败逃中,士兵们一路扔掉了武器、背包和裝备,只有极少数人还拿着步枪或者戴着头盔。当他们涉过齐腰深的奥奇巴赫河后,才算收住了脚步。这些人浑身透湿,在冰天雪地中不住发抖,第15团第3营的军官和士官们开始大声召唤聚拢这些人,并为他们重新武装。

于雪地中行进的德军“黑豹”中型坦克

已是傍晚时分,第3营正在试图让自己取得立足点,L连的士兵来到伊尔河畔的沟渠里,伏身田垦中向对岸的德军射击。同样来到伊尔河西岸的还有来自坦克歼击车部队的彼得·韦尔奇中尉,他的部队也奉命来援,不过坦克歼击车尚未到场。

黑暗中传来了德军装甲车接近河对岸的声音,通过望远镜,韦尔奇可以辨认出“黑豹”式中型坦克和“猎豹”式驱逐坦克的模糊轮廓。韦尔奇看到附近有几名士兵正在摆弄1挺机枪,便下令他们开火,然而这个火力点很快就被德国人的炮弹打垮了。

韦尔奇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离机枪据点几米远的雪地里,有一名机枪手就躺在他身旁,脑袋被整个打碎了。对美国人来说幸运的是,天色渐黑之下,德国人并没有尝试做进一步推进。

与此同时,在1月24日午夜过后不久,第15团的部分参谋和第3营的军官们在树林中的临时团部举行战情会议。除了第3营的3名连长外,负责和炮兵联系的联络官弗兰克中尉和坦克歼击车部队的韦尔奇中尉也参加了会议,后者是刚从河边赶来的。

形势很危险,在前一天的战斗中,第30团损失了345人,而且这个步兵团把80%的武器装备都扔在了伊尔河以东。为应对德军的进逼,以确保整个盟军“格兰德拉姆”行动的北翼安全,第3营受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红房子农场地区。

I连和K连将使用工兵正在抢建的浮桥越过伊尔河,然后向南推进,K连的任务是占据红房子农场向奥奇巴赫河延伸的地段,而I连的任务则是守住奥奇巴赫河以东的路口。至于L连则留在伊尔河西岸待机,随时准备向前支援。

在路边待机的美军士兵

I连和K连稍事休整,便在凌晨2时30分过后向前进发。天还没亮,I连就进至指定位置,开始在奥奇巴赫路口设置防御工事,然而天寒地冻,大兵们遭遇到了和第30团一样的困境:几乎无法在地面开挖散兵坑。

当晨光初现时,I连的工事仍无起色,这意味着这支部队很快就会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路口地区是一片延展约1000米的雪原,延伸到里德维尔森林,而在林地里很可能就已经集结了德军的部队。在听取了排长们适度向后退却的建议后,I连连长斯图尔特上尉发出了无线电请求,但是这一请求被营长奥康奈尔少校坚拒,不过后者也承诺将尽快提供坦克掩护。

“上帝啊,坦克!”

凌晨4时30分左右,哈恩上尉的K 连来到了红房子农场,他们立即与当地的德军步兵展开了短兵相接。这场意外遭遇显然让德国人大吃一惊,进至红房子农场外围的德军本以为附近没有美军存在,他们尚不及完全布置好自己的机枪阵地。

韦尔奇中尉已经等来了他的几辆坦克歼击车,这些重武器为K 连的行动提供了适度的炮火支援。随着K 连不断进迫,德国人且战且退,美国人满意于自己的成就,还抓了几名俘虏。连长哈恩上尉检查了整片区域,然后指挥他的连队就位,幸运的是,士兵们在农场南边发现了一系列散兵坑,这些散兵坑是之前第30团开挖的,之后得到了德军的加固。

天亮之后,第15营的K连和I连都已经按照计划前出到指定位置,但是他們的阵地并不稳固,而且很快就开始承受压力。为求夺回对红房子农场地区的控制权,德军第2山地师开始朝这个方向投入反击兵力,而且还得到了装甲部队的加强。

休整中的美军士兵

K连的士兵们率先观察到几发白色的信号弹升入空中,接着德军一系列反击中的第一次便开始了。枪声急促响起,K连在预设阵地上开始了阻击战,连里的许多人都局促不安,而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还是头一回面对炮火。

相比之下,I连承受的压力似乎更大,德军的火力十分猛烈,还出现了装甲车辆。在I连阵地正前方的左侧,1辆“黑豹”中型坦克现身,它后面还跟着1辆“猎豹”驱逐坦克,在右侧还有1辆装有75毫米口径长身管火炮的自行火炮。

斯图尔特上尉在野战电话里尖叫着要求炮火支援,但是他的要求尚无法得到回应,因为美军的炮兵部队正在调动过程中。很快,从树林里又钻出了3辆坦克,在迫击炮火力的掩护下冲击美军阵地。

I连的维西中尉看着德军的坦克采取成对前进的战术,第一对的2辆在开火后停下来,第二对的2辆便越过第一对并开炮,坦克就这样依次移动和开火。当德国坦克开到距离美军阵地大约400米远的地方时,几个大兵从散兵坑里爬出来,向后方跑去。“你们要去哪里?”维西问道。“上帝啊,坦克!坦克!”逃兵喊道。

和第30团一样,I连吃够了地面坚硬的苦头,他们开挖的散兵坑很浅,很容易成为德国人射击的靶子。面对坦克的逼迫,越来越多的人转身逃离,但却被MG42机枪的扫射打倒在地。有1辆坦克仅仅射出1发炮弹,就把6名美军士兵炸飞了。

战斗间隙时进餐的美军大兵

I连的一名排长科施金中尉在当天早上曾经表示,试图在这种条件下守住红房子农场简直就是自杀,在这场战斗中,他很快就中弹身亡了。科施金倒下后,他的第3排发生了溃散,不少人成了德军的俘虏。

维西中尉也离开了他的位置,他沿着路渠向伊尔河的方向跑去,一路上不断有流弹击中他身旁的人,不过他一直安然无恙,最终躲入了一片树林中。

连长斯图尔特上尉的位置遭到了德军机枪的扫射,他的通讯员被打死,他手中的卡宾枪枪托也被击碎了。已经冻得麻木的斯图尔特朝着河岸退却,他跌跌撞撞地停顿了好几次才能够向前走,在河边的一处地方,他和几名士兵会合了。

K连留在阵地上

K连左翼的士兵们在奥奇巴赫河岸的阵地上目睹了I连在这个上午的败退,这番景象加上他们自身所受到的冲击,导致了K连部分阵地的瓦解。有的士兵奔向奥奇巴赫河,他们在雪原里艰难前行,虽然来到了河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游泳,而且对于跳入冰冷而湍急的水流中的人来说,涉水而过也是危机四伏。

一名军官对于部下的溃败既羞且愤,他大声喊道:“你们这些狗娘养的,都给我停下来,别那么没种!”但是手枪和卡宾枪毕竟无法与坦克对抗,和I连一样,K连的左翼阵地已经完全崩溃。

当德军坦克在远处的灌木丛和树林边缘出现时,K连连长哈恩上尉就向营部请求炮火支援,他得到的回应是,美军的一支装甲部队正在赶来,而且第15团的第1营也已经奉命赶来增援了。

此言真是不虚。才过了几分钟,就有3辆“谢尔曼”坦克一辆挨着一辆疾驶而来,它们在一座新架起的工兵桥上越过了伊尔河,这座桥是在当天清晨7时30分才完工的。打头那辆坦克里的指挥官告诉哈恩上尉,他的坦克“处于良好的射击位置”。哈恩和他的人都感到松了一口气。

就在那时,有人喊道,“嘿,上尉,有一辆德国佬的坦克过来了。”

从“良好的射击位置”上,美国坦克手可以清楚地看到来犯的敌军,而此时在科尔马森林的东南边缘,韦尔奇中尉和他的坦克歼击车也可以看到敌人。韦尔奇估计德军的兵力为13辆坦克和将近1个步兵连,正以横队压向K连剩余的阵地。很快的,“ 谢尔曼”坦克和韦尔奇的坦克歼击车就纷纷开火了。

德军的“黑豹”坦克立即还击而且打得很准,2辆“谢尔曼”相继中弹,成了战场上的“大火把”,大部分坦克手死在他们的坦克里。韦尔奇的坦克歼击车也被1发炮弹击中,不过受创不重,仍能够打着转退出了战场。

占据了优势的德军稳步推进,坦克一次前进大约50米然后停下,等身后的步兵向它们靠拢,然后再继续前进。K连的人还在坚持,但是人数和战斗刚开始时相比已显著减少了,第2排和第3排的30余人仍在抵抗;韦尔奇中尉的2辆坦克歼击车都已经被击毁,尽管它们之前也干掉了2辆“猎豹”驱逐坦克;3辆来援的“谢尔曼”坦克中的最后一辆,已经向后方退却。

在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有人在设在一处地窖的K连指挥所里劝哈恩上尉放弃阵地,后者犹豫了一番后还是决定继续留下。这是一名连级军官在危境中做出的勇敢决定,然后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科尔马口袋的战斗结束后,哈恩上尉受到了“拖延、疏忽和擅自撤退”的“潜在指控”,结果被迫辞去军职。

炮火挽救危局

前线战事危急的时候,在第15团团部所在房舍的阁楼上,炮兵联络官、第39野战炮兵营C连的弗兰克中尉正在努力召唤炮火。就在他开始向炮兵提供炮擊坐标的时候,1发炮弹呼啸而来,穿过了阁楼的墙壁,砸碎了电台,所幸无人受伤。

“弗兰克!快给我们弄点炮火来!”第3营营长奥康奈尔少校一直在喊叫。弗兰克中尉跌跌撞撞地下到地窖,在那里开始重新检查炮击坐标。一旁,他的无线电操作员由于失去了那部SCR 609电台而不知所措,对着地窖里的SCR300电台发呆。过了好一会,他才调准了频率,弗兰克向炮兵发出了坐标。然后大家都等待着炮击的到来。

在K连仅存的阵地上,哈恩上尉手里拿着M1步枪,扭头对身边的人说:“我得留下来。如果你们有谁想走,现在就走吧。”

就在那时,有炮弹从美军的后方飞了过来。观察一番后,弗兰克发出指令:“射程正确,方位正确,发射两轮烟幕弹!”烟幕弹打过来了,但并没能掩护住K连的阵地。哈恩抓起一本便笺簿写下坐标,“见鬼!”他在无线电里提示弗兰克:“你给错坐标了!”后者立即进行了更正。

9时30分过后,美军的炮击增强了。当第一轮弹幕射击在15分钟后结束时,炮手共发射了125发炮弹。红房子农场守卫者的情绪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恐惧和悲观现在让位于兴高采烈。用弗兰克中尉的话说就是,“我们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美军榴弹炮在此战中作用甚大

第39野战炮兵营大举到场,两个营的105毫米榴弹炮部署到了红房子农场的北边,并开始向德军持续开火。炮击严重打乱了德军第2山地师的节奏,坦克和装甲车也在炮击之下向后退却。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14时过后,德国人重新组织了几次进攻,但每一次都被第39炮兵营的轰击打退了。到最后一次进攻结束时,德军士兵的行动已经显得漫无目地而全无章法,他们是被炮火弄得晕头转向了。

就这样,及时到来的炮击扭转了红房子农场的战况。从上午8时50分到下午15时之间,第39野战炮兵营一共发射了1349发炮弹,这被认为是自安齐奥登陆战以来,美军的营级炮兵力量在一次反击战中所实施的最大规模火力。

炮兵富有成效的行动,抵消了第15团第1营行动迟缓的负面影响。由于遭遇交通堵塞,由波特少校指挥的第1营直到下午14时30分才得以出发,在4辆坦克和3辆坦克歼击车的引领下,这支生力军向红房子农场开进,在到达后彻底稳定了当地的局面。

15时左右,K连的阵地上响起了这样的声音:“有部队和坦克从后面过来了!”哈恩上尉后来说,“那是我此生所见过最美丽的景象。”

德军的反击被击退了,美军控制住了红房子农场,这意味着盟军的北翼被锚定了。第15步兵团第3营在此战中损失惨重,I连和K连的兵力从开战前的124人和127分双双下降到仅剩47人,不过这样的代价还是值得的,当“格兰德拉姆”行动胜利结束后,盟军终于成功消除了莱茵河岸的“科尔马口袋”。

猜你喜欢

红房子中尉上尉
保卫红房子
友谊是一种责任
该写句号了
休战期(短篇小说)
救人
驰名中外的上海红房子西菜馆
这很值得
红房子 蓝房子
中尉的微笑
善良也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