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甘蓝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2021-06-25门美福卢家成信建豪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甘蓝花青素微波

门美福,卢家成,张 鑫,信建豪

(黄河科技学院,a.医学院;b.工学部,郑州 450000)

紫甘蓝俗称紫包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中国紫甘蓝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且产量大,产量可达37.5~60.0 t/hm2。开发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及相关产品,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合理利用,对农产品市场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花青素是天然色素的一种,具有抗肿瘤[1,2]、抗氧化[3,4]、预防老年病[5]、降血脂[6]等生物活性,又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性高、色泽自然鲜艳等特点[7-9]。

目前,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常用的有溶剂提取法[10]、柱色谱法[11]、超声辅助提取[12,13]、酶法[14,15]、溶剂提取法[16]、离子液体提取法[17]、微波辅助提取法[18,19]等。这些工艺中,由于花青素与紫甘蓝的纤维组织结合较紧密,不容易溶出,直接溶剂提取则提取率较低,且污染性较强,因此,采用果胶酶对纤维组织进行分解,可提高提取率。微波辅助能够使细胞壁结构破坏程度更加充分,使提取耗时更短,耗能更低,更能提高提取效果。

本研究通过酶解-微波辅助法对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微波使细胞壁结构破坏,以果胶酶降解,并将有机溶剂替换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形成了微波-酶解法提取工艺,以期为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紫甘蓝:市售,产地郑州;果胶酶、无水乙醇、盐酸、磷酸氢二钾、柠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均为分析纯(AR级)。

TU-1810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2(金坛市双捷实验仪器厂);立鹤牌101A系列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山东潍坊精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L80-1型医用离心机(济南格利特科技有限公司);MCR-3型微波化学反应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提取工艺 称取一定量的紫甘蓝60℃干燥24 h→粉碎→提取→酶解+微波→4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

1.2.2 单因素试验 称取一定量的紫甘蓝干燥粉末于锥形瓶内,加入调节pH后的提取剂,并加入果胶酶反应一段时间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微波作用下进行浸提,再将溶液离心,取部分上清液,在最佳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酶解pH、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时间、提取剂、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考察因素,选择最佳条件。

1)pH的选择。称取等量每份1.0 g紫甘蓝干粉,以SDS为提取剂,以吸光度为指标,固定料液比1∶15(g∶mL,下同),加酶量1.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设置酶解pH梯度为3、4、5、6、7、8,考察酶解pH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酶解温度的选择。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时间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设置酶解温度梯度为20、30、40、50、60℃,考察酶解温度对紫甘蓝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3)加酶量的选择。固定料液比1∶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加酶量梯度设置为0.3%、0.7%、1.1%、1.5%、1.9%,考察加酶量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4)料液比的选择。在酶量1.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的条件下料液比梯度设置为1∶5、1∶10、1∶15、1∶20、1∶25、1∶45,考察料液比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5)酶解时间的选择。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温度50℃,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在酶解时间设置为20、40、60、80、100 min,考察酶解时间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6)微波时间的选择。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考察微波时间(1、2、3、4、5、6 min)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7)微波功率的选择。固定其他条件,考察微波功率(90、180、270、360、450 W)对提取效果的影响。1.2.3 正交试验 在微波辅助及酶解法单因素试验下,以紫甘蓝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1(837)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因素及水平见表1。

表1 微波-酶解法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

1.2.4 提取剂的选择 将紫甘蓝晾干,于60℃恒温干燥箱干燥24 h;取等量干燥粉碎紫甘蓝,分别置于烧杯中,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4 min。分别选择乙醇、SDS作为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梯度设置为40%、45%、50%、55%、60%、65%,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设置梯度为0.08%、0.1%、0.12%、0.14%、0.16%、0.18%,酶解、微波后于波长531 nm处测定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波长的选择

通过紫外可见扫描,紫甘蓝花青素在紫外区280 nm附近、可见光区500~550 nm存在最大吸收,但280 nm附近干扰物质较多,为减小误差,采用531 nm作为测定波长。

2.2 提取剂的选择

由图1可知,在不同提取剂的选择中,乙醇体积分数为45%、SDS质量分数为0.12%时效果最佳,且SDS溶液得到的提取率大于乙醇溶液,同时不存在有机物残留,则选择0.12%SDS溶液作为提取剂。

2.3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1 pH的选择 由图2可知,酶解pH为7时,紫甘蓝花青素提取效果最好,因此,pH适宜控制在7左右。

2.3.2 酶解温度的选择 由图3可知,在30~60℃,紫甘蓝花青素提取效率在50℃时达到最大,大于50℃提取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但温度超过50℃后酶可能有部分失活现象发生,因此,50℃为最适提取温度。

图2 酶解p H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图1 提取剂选择试验结果

图3 酶解温度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3.3 酶量的选择 由图4可知,加酶量在0.3%~1.1%时,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呈增加趋势,加酶量大于1.1%后随酶量的增加,提取效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酶量过大,与细胞壁产生了竞争性作用,使提取率稍有降低,因此,选取加酶量为1.1%。

2.3.4 料液比的选择 由图5可知,随着料液比的变化,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选取料液比为1∶15。

图4 加酶量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图5 料液比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3.5 酶解时间的选择 由图6可知,随酶解时间增加,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先增加后稍有降低,在60 min时酶解完全,因此,选择酶解时间为60 min。

图6 酶解时间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3.6 微波时间的选择 由图7可知,微波4 min时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因此,微波时间选择4 min。

图7 微波时间选择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3.7 微波功率的选择 由图8可知,随着微波功率的加大,吸光度增大,提取效果更好。但微波功率超过360 W时,溶液暴沸现象较易发生,因此,微波功率选择360 W。

2.4 正交试验

图8 微波功率选择对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采用“1.2.3”的方法,对温度、加酶量、料液比、pH、微波功率、酶解时间和微波时间7个因素作为影响因子,以花青素含量为指标,通过L1(837)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2和表3可知,微波-酶解法中的7个影响因子对紫甘蓝花青素提取的影响都不显著,而料液比影响较大,其最佳工艺为温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时间60 min,微波时间3 min,其主次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pH>酶解时间>加酶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温度。

表2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2.5 工艺验证及结果

正交设计试验与单因素试验中最佳微波时间不同,所以对上述正交试验所得的结果进行验证试验,即设置试验条件为温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时间60 min,微波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5组平行试验,结果平均值为1.216 mg/g,RSD为6.34%,较单因素试验中的结果1.124 mg/g(微波时间为4 min,其他因素相同)更佳,故选择上述为最佳提取条件。

表3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 小结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酶解法提取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时间60 min,微波时间3 min。本研究中酶解法最大提取率为1.216 mg/g,高于单用酶法或微波法的结果,因此该方法可以提高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为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增产增效。

猜你喜欢

甘蓝花青素微波
微波水云间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变色的紫甘蓝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微波冷笑话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早熟甘蓝新品种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