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个水稻品种稻虾栽培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021-06-25吴芸紫徐正猛徐国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黄华虾稻稻虾

吴芸紫,张 华,谢 磊,徐正猛,徐国华,许 晖

(荆州农业科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50%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1]。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2]。如何协调环境保护和增产增收之间的关系,成为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稻虾共作模式应运而生。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是生态农业模式的一种,利用水稻与小龙虾的互作关系,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具有增粮、增肥、节地、节肥、节工和节资的特点,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新模式,具有发展前景[3,4]。刘全科等[5]研究表明,稻虾共作对田间主要杂草稗、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程建平等[6]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条件下,土壤全磷含量、脲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发展,荆州市虾稻生产发展迅猛,2018年面积达17.13万hm2,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佀国涵等[7]对产期监测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机碳、全钾和碱解氮含量。郭灿等[8]研究表明,通过对中稻单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试验调查,发现相比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影响二化螟的发育进度,且能降低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为了促进荆州市稻田综合种养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荆州市稻虾田生产发展的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一季中稻的虾稻品种对提高稻虾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虾稻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试验共采用20个水稻品种,分别为巨丰优1号、美丰丝苗、粤优丝苗、R-2、银两优851、荆楚优148、玖两优黄华占、五优308、安徽1号、虾稻1号、R-18、桃优香占、福稻88、R-328、黄华占、Y两优911、福建1号、珍香优9号、丰优9号、新两优188。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位于荆州农业科学院科研示范基地,排灌方便,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肥力较高,地力较均匀,排灌设施良好。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pH 7.6,有机质含量23.63 g/kg,碱解氮156.31 mg/kg,速效磷8.94 mg/kg,速效钾152.10 mg/kg。

1.3 试验设计

20个品种采用小区对比种植,每小区按50 m×10 m的规格种植,在同一田块随机排列,小区之间间隔50 cm,互不影响。参试品种6月25日统一播种,试验实行统一专人管理,统一规格直播,统一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完熟考种、实收计产。

1.4 田间管理

虾稻田小区的一侧开挖长2.0~3.0 m、深0.8~1.0 m的虾沟,水稻全生育期内水分管理按常规方式进行,非稻季则处于覆水状态,进行小龙虾养殖。6月上旬捕捞成虾完毕,待幼虾迁入虾沟,6月20日左右整田水分管理准备直播。

水稻收获前7 d左右晒田,保持田间湿润;水稻收获后及时复水田间水位保持50~60 cm,稻草全量还田,为冬季虾苗提供养料。所有小区采用绿色防控方式防治病虫害,后期未施用任何化学农药[9]。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生育期是评价品种能否作为水稻安全种植的关键指标之一[10]。在6月25日直播,从表1中可以看出,20个水稻品种中R-328生育期最长,为123 d,虾稻1号最短,为105 d,比对照黄华占短2 d。与对照黄华占生育期相当(3 d以内)的品种有桃优香占、Y两优911、玖两优黄华占、巨丰优1号、五优308、银两优851、新两优188、安徽1号、福建1号、虾稻1号共10个品种,其余9个品种均比对照长3 d以上。特别是R-328、珍香优9号、R-2、美丰丝苗直到10月下旬以后才成熟,生育期明显较长,根据近2年气候因素在江汉平原作为虾稻种植,风险较大。

20个水稻品种中株高变幅为69.3~105.4 cm,以荆楚优148最高,粤优丝苗最矮。穗粒结构中穗长19.0~28.0 cm,以Y两优911最长,巨丰优1号最短。每穗总粒数为108~290粒,以R-328最多,荆楚优148最少。结实率为30.0%~90.7%,以荆楚优148最高,R-328最低。千粒重以丰优9号最重,为29.9 g,福建1号最轻,为19.4 g。

表1 2019年稻虾连(共)作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生育期和经济性状比较

2.2 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2可知,对照黄华占的产量为7 903.50 kg/hm2,位居11,比对照增产的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粤优丝苗、玖两优黄华占、R-2、桃优香占、五优308、福建1号、Y两优911、安徽1号、福稻88、荆楚优148、巨丰优1号、虾稻1号、银两优851。各参试品种的实收产量以粤优丝苗最高,为9 604.50 kg/hm2,以R-328最低,为6 202.50 kg/hm2,相差3 402.00 kg/hm2,差异明显。

2.3 品质比较

采用统一取样和检测方法对20个水稻品种的米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水稻品种的品质存在差异,其中,黄华占、珍香优9号、福稻88、R-18、R-328、R-2、粤优丝苗6个杂交品种米质均未达到国家优质级别。桃优香占、Y两优911、玖两优黄华占、五优308、银两优851、美丰丝苗、丰优9号、新两优188和福建1号9个品种达到国家优质3级。巨丰优1号、虾稻1号、荆楚优148和安徽1号4个品种达到国家优质2级。

2.4 抗逆性比较

由表2可知,各水稻品种之间的感稻曲病存在差异。未发生稻曲病的仅有4个品种,即桃优香占、虾稻1号、新两优188和安徽1号,其他16个品种有不同轻重的稻曲病发生,其中R-2、粤优丝苗和美丰丝苗3个品种重发生,R-18、R-328、黄华占和福建1号4个品种中等发生,其余品种皆轻发生。

由表2可知,各水稻品种之间的抗倒伏存在差异,其中,直立的品质仅有6个,即珍香优9号、福稻88、R-2、桃优香占、虾稻1号、新两优188。8个品种发生倒伏,即黄华占、粤优丝苗、玖两优黄华占、巨丰优1号、五优308、荆楚优148、美丰丝苗和丰优9号。

表2 2019年稻虾(共)作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品种综合评价与推广应用

通过对20个水稻品种作虾稻试验比较,结合各品种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品种综合抗性和特性等各方面来看,福稻88、桃优香占、Y两优911、虾稻1号、银两优851、新两优188、安徽1号、福建1号共8个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综合特性较好可作为虾稻品种在江汉平原种植[11]。在生产管理上,黄华占、银两优851、安徽1号、福建1号4个品种在种植期间要注意及时晒田,防止倒伏。新两优188产量比黄华占产量略低,但该品种在该区域种植未出现倒伏、未发生稻曲病,抗性高、品质优,可作为打造高档虾稻品牌发展。粤优丝苗、美丰丝苗在试验点均出现严重倒伏、发生重度稻曲病不适合作为虾稻品种种植。结合荆州市历年8月出现连续高温天气,与常规稻田种植相比虾稻田灌水时间长,因此,玖两优黄华占、巨丰优1号、五优308、荆楚优148容易倒伏的4个品种不宜作为虾稻主推品种。珍香优9号、R-18、R-328产量过低的3个品种也不宜作为虾稻主推品种。

3.2 讨论

稻虾综合种养“稻-渔”模式作为湖北省高效栽培的一种主要模式,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扶持。发展稻虾模式是通过稻虾共生提高稻田效益、提升稻米品质、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12]。荆州市自2010年虾稻面积由7.35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6.93万hm2。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同时也是符合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原则和实现“一村一品”品牌创建的要求,是湖北省水稻多功能生产和推进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的一大举措。

猜你喜欢

黄华虾稻稻虾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赵常洪: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巧用“微科技”元素促进“品质化”教学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
粮农丰则品种兴:优质稻“黄华占”在湘推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