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晤“破冰”,分歧依旧

2021-06-24毛淑杰南方周末实习生龙慧诗

南方周末 2021-06-24
关键词:破冰美俄北约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龙慧诗

当地时间2021年6月16日,瑞士日内瓦,美俄首脑峰会在拉格兰奇别墅正式举行,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随同参加峰会的还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一名安全官员示意媒体记者退后。

人民视觉 ❘图

2021年2月,俄罗斯和美国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了五年。该条约限制了美俄可部署战略核弹头的数量,并限制了陆基和潜艇导弹与轰炸机的运载能力。图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亚尔斯RS-24洲际弹道导弹系统。

人民视觉 ❘图

★峰会前,美俄双方就敏感问题频频放出“狠话”,对达成共识抱有悲观预期。在网络安全、乌克兰问题和人权问题上,两国展现出的更多是分歧和互怼,反映了两国目前仍存在严重的互不信任。

“如果破冰指的是美俄两国重回谈判桌由意愿变为现实,那么,拜普会是一个契机。如果破冰指的是两国关系重现‘蜜月,那么,一场拜普会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时隔3个月后,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迎来“复工”。据俄新社报道,安东诺夫于2021年6月20日上午从莫斯科乘机返美。登机前,安东诺夫告诉俄新社,这次返美他怀着“乐观的心态”,而且“有许多工作要做”。

2021年3月,在美国总统拜登负面评价普京后,安东诺夫被俄方召回。随后,安东诺夫的10名驻美同僚又因网络攻击事件而被驱逐。对此,俄罗斯进行了相应的驱逐反制,美国驻俄大使约翰·沙利文也被“建议”回国。一时间,美俄关系紧张,被媒体称为“跌至冰点”。

2021年6月16日,普京与拜登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决定重派大使,还就网络安全、军备控制等议题进行对话。

美俄首脑峰会能否成为“融冰”转折点?

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主任马风书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美俄两国的战略目标完全相左,矛盾并非细枝末节,而是结构性的。在战略规划上,美俄双方都不可能做出实质性让步。因此,此次会晤对美俄关系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没有“特普会”那种愉快

2021年6月16日,瑞士日内瓦。炎热的午后,美俄两国首脑的车队缓缓驶入拉格兰奇庄园。该庄园始建于18世纪,毗邻湖畔,环境幽静。庄园别墅的门口,早已装饰好鲜花、红地毯,以及三国国旗。

美俄首脑峰会开场仪式上,瑞士联邦主席居伊·帕默林站在中央,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拜登分列左右。“我谨代表瑞士政府,欢迎你们来到‘和平之城日内瓦。”帕默林致辞称。

美俄领导人合影留念时,拜登在原地转身,率先向普京伸出了右手。站在另一侧的普京见状,迈步走向中央。在一片密集的相机快门声中,二人面带微笑,轻轻握手数秒。拍照完毕,未经寒暄,二人即从前门走进大厅,大门也随之关闭。

美俄两国媒体此前预测,拜登与普京的会晤可能持续4-5个小时。然而,实际会晤时间却只有大约3小时。据路透社6月17日报道,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披露,拜登和普京,以及他们的外长和口译员先会晤了93分钟。休息后,双方进行了包括外交大使在内的更大范围会谈,约87分钟。

会后,普京形容会谈“颇具建设性”,双方“没有敌意”。拜登也对峰会取得的成就表示满意,称“面对面会谈是无可替代的”,“我做了我该做的”。

两人都用谨慎的客套话来形容三个小时的会谈。然而,多个细节暴露出,双方就敏感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互相揶揄。闭门会谈后,在两场单独举行的记者会上,拜登与普京的发言中也交织着客套与暗讽。双方也没有共同用餐。

双方都有着清醒的认知。

普京在发布会中评价称,三个小时会谈“坦率而务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望着对方的眼睛,承诺永恒的爱和友谊”。而拜登则表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信任,而是在于自身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核实”。

各国领导人之间互赠礼物,是一种例行的外交礼仪,拜普会也不例外。

会后,白宫方面宣称,拜登向普京赠送了一副定制飞行员太阳镜。其生产商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专为战斗机飞行员设计。此外,还有一尊美洲野牛的水晶雕塑,由纽约一家玻璃艺术公司制作。白宫方面称,这份礼物“代表了力量、团结和韧性,是对美国最雄壮哺乳动物之一的庄严诠释”。

至于俄罗斯方面,据全俄国家广电公司旗下网站6月16日披露,普京向拜登赠送了一套书写笔具,上面绘有金、红、绿等多种颜色的霍赫洛玛装饰画。据了解,“霍赫洛玛”是俄罗斯传统艺术之一,常指木制品上的一种手绘装饰画,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拜登之前,现年68岁的普京已和多任美国总统打过交道。其中,前总统特朗普和普京关系密切,多次公开夸赞普京。外媒也调侃称二人有“兄弟情谊”。

2018年7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特普会”上,普京送给特朗普一份意外礼物——一只2018年世界杯的纪念足球。随后,特朗普把足球扔给了台下的第一夫人梅拉尼娅,还说正好可以送给热爱足球的小儿子巴伦。这一和谐场面成为会晤亮点,为人津津乐道。

相较于“特普会”噱头十足的“足球礼物”外交,这次“拜普会”互赠礼物环节略显例行公事。2021年6月17日,路透社报道评论称,“没有2018年普京和特朗普在赫尔辛基会晤时的那种愉快。”

“破冰”不是“蜜月”

这是拜登自上任以来,第一次和普京举行面对面会晤,也是拜登“欧洲行”的最后一站。

2021年5月,美国白宫方面宣布,美俄峰会的地点选在瑞士日内瓦。在记者会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称,“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了解双方的定位和分歧非常重要。”

峰会前,双方就敏感问题频频放出“狠话”,对达成共识抱有悲观预期。从会后公开表态来看,双方达成了一些“温和”的成果,比如网络安全和军备控制。

近年来,俄罗斯黑客常常挑动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敏感神经。2021年4月15日,拜登政府正式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列为“太阳风”网络攻击事件的肇事者,并进行驱逐外交官等反制措施。一个月前,美国东海岸一条输油大动脉因为受到黑客攻击而瘫痪,造成持续一周的“燃油荒”。据报道,该勒索团伙的服务器被认为在俄罗斯。

美俄峰会前,拜登就曾警告称,打算给普京一个选择:停止攻击,并且打击在俄罗斯领土上活动的网络犯罪分子,否则将面临一系列不断上升的反制。

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他曾质问普京,如果攻击了俄罗斯的“油田”经济动脉,俄方会怎么想。而“关键基础设施”的某些领域,应该是网络攻击的禁区,比如“能源和水”。

不过普京称这些网络攻击并非来源于俄方,而且说俄罗斯也是黑客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此外,美俄还就战略稳定问题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联合声明。声明中写道:“最近延长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体现了我们对核军备控制的承诺。今天,我们重申核战争打不赢、绝不能打的原则。”

2021年2月,俄罗斯和美国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了五年。该条约限制了美俄可部署战略核弹头的数量,并限制了陆基和潜艇导弹与轰炸机的运载能力。

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22日报道,声明发布后数日,在卡内基国际核政策会议期间,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表态称,近期美俄将开始就战略稳定问题进行双边谈判,俄罗斯建议在第一阶段讨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马风书教授认为,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的军事强国,保持外交沟通渠道的畅通、避免形势误判对双方至关重要。而在军备控制领域展开对话,是拜登在竞选时就表明的态度,也是为了避免俄美因误判而发生灾难性冲突。

“重新互派大使,以及在网络安全和军备控制方面展开对话是形势所迫。然而,在网络安全、乌克兰问题和人权问题上,两国展现出的更多是分歧和互怼,反映了两国目前仍存在严重的互不信任。这也是两国战略目标尖锐对立所致。”马风书说。

2021年3月,拜登称普京为“杀手”,此后双方互撤大使。在6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普京回应称,拜登曾给普京打电话谈论此事,并给出了一个“满意”的解释。这也为双方决定重新派驻大使打下了基础。

不过,普京话锋一转,随即列举了美国侵犯人权的诸多行为,并指责美国军方应该对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平民的遇害负责。“谁又对此负责?”普京问道,“谁是凶手?”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俄人权议题中。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是俄罗斯政坛的反对派领袖,此前被逮捕入狱。早在2021年4月,拜登就对其恶化的健康状况予以关注。

美俄峰会开始前,拜登就曾警告称,倘若纳瓦尔尼死亡,将“再次表明俄罗斯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守基本人权的意图”。美俄峰会后,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也就纳瓦尔尼被关押一事向普京提问,质疑其对政治对手进行镇压。

对此,普京回应称,纳瓦尔尼创立的组织本质上是“极端分子”,而俄罗斯是在避免诸如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社会运动带来的混乱。“我们看到了失序、破坏、对法律的违背等。我们对美利坚合众国表示同情,但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在我们的领土上发生。”普京说。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认为,美俄两国关系已恶化多年,而且双方存在价值观、军事利益等多方面冲突。在国际社会没有出现足以撬动国际格局的重大事件之前,两国政策调整的空间十分有限。对此,两国也心知肚明,所以在美俄峰会前就持有悲观预期。

“如果破冰指的是美俄两国重回谈判桌由意愿变为现实,那么,拜普会是一个契机。如果破冰指的是两国关系重现‘蜜月,那么,一场拜普会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马斌说。

▶下转第8版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龙慧诗

当地时间2021年4月19日,乌克兰顿涅茨克附近,一名前线的乌克兰士兵。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目前是俄罗斯抵御北约军事威胁、保障安全的战略屏障。如果乌克兰加入以北约和欧盟为主要支柱的西方阵营,俄罗斯将面临极端危险,甚至会威胁俄国内政局稳定。

人民视觉 ❘图

◀上接第7版

为乌克兰加入北约划出红线

乌克兰问题,是这场峰会的另一个分歧点。

俄罗斯与乌克兰本同属苏联加盟国,在民族、语言上都存在亲缘关系。苏联解体后,俄乌也各自“分家”,但围绕天然气过境、黑海舰队驻军、边境划界等问题存在深刻冲突。近年来,乌克兰一直寻求加入北约,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对。

2014年3月17日,原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经全面公投独立,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次日,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条约,克里米亚就此“闪电”入俄。不过,当年6月8日,乌克兰新任总统波罗申科称,永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领土占领,俄乌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上,美国和北约立场暧昧,但无疑给了乌克兰希望。

2021年5月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乌克兰之际,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公开表态,明确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皮埃尔还提出,拜登政府的原则是,北约大门应该面向那些够资格的新成员敞开。随后,白宫方面很快又否认这种说法,称一时“口误”。

6月14日,北约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领导人会议,峰会联合公报提及北约支持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但没有提出时间表。

与此同时,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也在不遗余力送去“弹药”。6月11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向乌克兰额外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反炮兵雷达、反无人机系统、安全通信设备。据统计,2014年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已超过25亿美元。

马风书分析,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目前是俄罗斯抵御北约军事威胁、保障俄整个西部和西南部安全的唯一战略屏障。如果乌克兰加入以北约和欧盟为主要支柱的西方阵营,俄罗斯将面临极端危险,甚至会威胁俄国内政局稳定。同时,借乌克兰危机兼并克里米亚之后,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俄方不可能轻易归还克里米亚。

“仅仅基于这两点,就说明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的极端重要性,也说明了俄罗斯断不会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马风书说。

2021年6月9日,普京对俄媒谈话时表示,他不认同诸如“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的说法。他提出,“谁都无法保证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此外,如果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导弹从乌克兰到俄罗斯飞行时间将缩减为7至10分钟,这对俄罗斯是“红线”。

普京也表示:“如果我们要把导弹飞行时间缩短为7至10分钟,我们就必须把导弹部署在加拿大南部边界或墨西哥北部边界,这对美国是不是红线?”

202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5万亿美元,并没有跻身世界经济体的前列。然而,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俄罗斯军事实力,以及近年来由总统普京领导的强硬外交政策,使其在全球重要事务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教授表示,在美国乃至很多欧洲国家心中,俄罗斯是一个没落的帝国,经济上火力不旺。但是,俄罗斯在军事安全、核武器、外交战略上依然有很多杀手锏。

马风书也分析认为,从国际关系的历史看,二战后俄美两国均是世界性的大国,也都具有世界性意图。冷战结束后,尽管俄罗斯国力大大衰落,但其大国和强国情结始终没有消失,再现昔日辉煌依然是俄罗斯的梦想。这也导致了俄美战略矛盾的结构性和深刻性。

值得一提的是,日内瓦是拜登在欧洲的最后一站,这次欧洲之行颇有象征意义。

6月9日起,拜登开启为期一周的外交访问。在忙碌的日程表上,除了美俄峰会外,还依次排列着英美首脑会晤、七国集团(简称“G7”)峰会、北约峰会等。

在特朗普时代,美国退出数个多边机构,并一度威胁要退出北约。而拜登政府则反其道而行之,宣称“美国要重回谈判桌”。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近日表示,“这意味着我们又有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合作伙伴,来推动多边做法……这与特朗普政府有很大的不同”。

当地时间6月13日,G7峰会在英国落下帷幕。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点名中国。对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于6月14日表示,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而这次峰会让世人看到的是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权政治,是人为制造对立与分裂。

不过,对于和中国的关系,欧洲国家之间也存在不同看法。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7峰会后称,七国集团不是敌对中国的“俱乐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以及发展政策等问题上,各成员仍要同中国一起努力。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提出,“如果没有中国合作,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将永远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据《卫报》6月17日报道,结束马拉松式的外交访问后,拜登在准备返回华盛顿前表示,“世界已经到了关于十年后它会是什么样子的根本转折点”。

“未来十年国际格局由两个‘三角决定,分别是中美欧三角和中美俄三角。”王义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其中,中美欧主要是关于技术、资本、全球产业链等领域的竞争;而军事安全上,无疑是中美俄三家。他说,“拜登此次欧洲行,意图明显。”

猜你喜欢

破冰美俄北约
走向北约?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美俄聚焦东南亚
法媒:北京“破冰”北极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