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简技术让教育至简至真

2021-06-24周丽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课堂

周丽芬

摘要:在当前主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要消除教师在工具选择和利用上的畏难情绪,极简教育技术应用精准高效,恰到好处。本文结合提升工程2.0背景,开展极简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探究,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极简技术;信息技术;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1-0071-03

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1](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中,突出注重培养教师将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能力。可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未来几年信息化教育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极简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以其易学易用的特点为切入点,降低教师在工具选择、应用上的困难,构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

● 概念界定

黎加厚教授认为,极简教育技术是将极简主义理念和教育技术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如图1)。[2]极简教育技术是教师利用工具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思路,它并不特指某种技术,而是在极简理念引导下,教师快速精准地利用工具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方法。极简教育技术“掌握简便”的特点大幅提升教师在课堂中技术的应用程度;其“解决问题”的特点精准帮助师生突破教学难点,呈现某些传统课堂无法展示的细节及知识点;其“提高效率”的特点体现为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智慧。

● 极简教育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极简教育技术帮助教师从心理上克服技术应用的困难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关键是从技术应用入手。面对大量日新月异的技术,大多数人喜欢将未来可能有用的工具先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松鼠症[3]让更多教师陷入了工具选择的迷茫。因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宁可选择使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进行教学,尽管效率不一定高,也不想贸然进行改变。

纵观人类运用技术改变社会的历史,总体上经历了由简单到烦琐,再由烦琐到简单的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4],极简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也是这一发展过程的体现。极简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为教师避免烦琐的原因在于,它突出关注用户极简体验的应用,它的软件设计人性化,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可以说是傻瓜式的应用。极简教育技术的特性让教师体验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便利,帮助教师克服了心理障碍,有效解决教师怕麻烦不想用的问题。

2.极简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

极简教育技术对硬件要求不高,体积小,功能强,并能实现有效互动,精准地解决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配合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即可实现互动及反馈。此外,也无需担心学生不会使用,教师只要进行简单的引导,学生便可掌握使用方法。极简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

3.极简教育技术的应用符合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重点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办公室提出了30项不同教学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微能力点(如图2),要求各地各学校根据地方实际,结合校情制订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即每所学校的提升内容都要具备一定的校本化,其目的是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升工程2.0的要求重点在于人的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地掌握某种技术,其核心不在于“技”,而在于“术”,“术”就是怎样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极简教育技术的应用符合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重点。极简教育技术提倡越简单越好,降低了教师学习技术的门槛,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思维。笔者对应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的微能力点,从课堂构建的教学流程上对需要使用的极简教育技术进行了梳理归纳(如图3)。

● 极简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实践

1.利用美图秀秀和手机投屏进行美术课的教学

在美术课堂上,以往要展示学生的作品,可能需要学生轮流上台展示或教师收集筛选后进行展示,而巧妙地运用一些极简教育技术,可以让美术课堂更出彩。例如,在小学美术课《民族纹样》的教学中,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正方形的白纸,让学生在观看民族纹样的微视频后,自主学习单独纹样的特点,并在白纸上手绘出单独的纹样(如图4),由于民族纹样是重复排列的,教师用手机拍摄学生手绘的纹样后,利用美图秀秀的拼图功能,排列出完整的、不同样式的纹样作品(如图5)。通过手機投屏将学生的作品在投影机或一体机上展示,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及同学对纹样知识的理解及反馈情况,同时还可以相互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幅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

2.利用虚拟实验软件仿真实验操作

利用极简实用的教学软件工具,可完成一些在学校实验室里不容易让每位学生都实操或者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般的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或VR3D仿真实验模拟操作,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预习,课堂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加深认识。“线上+线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提升,有效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

3.利用UMU开展初中古诗学习

UMU互动学习平台是一款极简软件,适用于电脑端和手机端,联通线上线下,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并可跨屏互动,支持文档、电子表格等16种主流格式。

教师可运用UMU学习平台开展初中古诗教学。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将名家朗诵的音视频、自制的课件、课前小测发送给学生。学生观看后完成小测,并利用录音功能录制自己诵读的古诗,再分享给同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制订教学策略。课中,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UMU平台对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学习,以提升学习资源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发布课堂小测,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并布置多样化的作业。

极简教育技术让教育至简至真,能有效地辅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上知识点呈现、师生及时互动等问题,其良好的用户体验让教师方便、大胆地将技术直接融入课堂。在提升工程2.0实施过程中,极简思路引导下的技术培训是帮助学校开展“整校推进”、打造“校本课程”的有力措施,学校在制订整校推进方案时,不妨引入极简思路,让教师轻松达到能力点的要求。但是,由于每个应用辅助教学解决问题的精准性,导致所形成的数据又成为相对的信息孤岛,因此,如何将这些数据关联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仍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2019-03-21].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t20190402_376493.html.

[2]黎加厚.极简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兴起[J].中国电化教育,2019(02):6-9.

[3]郭鸿波.“极简教育技术”教育应用的实践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30-231.

[4]黎加厚,鲍贤清.现代极简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课堂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