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编写思路

2021-06-24叶东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科技

叶东燕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从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高度重新界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性质,提炼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小学信息科技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最基础的支点,因此,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基于核心素养探索全新的课程编写思路,形成学科特色,才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以学生为本,体现核心素养

面对信息时代全球发展的大背景,必须以面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视角,树立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课程观,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编写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

1.重构课程框架,内容科学严谨

教材是课程与课标落实的重要载体,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到底是什么样?应该如何设计?一套教材的设计编写出版就是一个项目任务,如同盖一栋建筑,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教材也具有教材功能、教材内容、教材体例形象。同样,一套教材的设计编写首先要设计一张精准的建筑设计图纸——课程框架。

重构课程框架要围绕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四大核心素养内涵为主题。课程框架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和技能的螺旋式构建,更不仅仅是几大应用软件的分册学习。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切实关注相应学段的学生想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信息科技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重构课程框架,准确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分析相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课程框架不仅要让教师能一目了然地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更要让教师看到落實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核心素养。新教材要以项目学习为理念,突出“知识体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课程框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科技教材体例可以从项目问题、问题分析、知识建构、实践创新、评价交流、能力拓展等方面来呈现。教材体例的建构应重视创设意境,让学生有代入感地投身于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并获得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勤思考勇创新的态度。

2.立足信息前沿,形式丰富有趣

近年来,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强势崛起,共享单车、人脸支付、无人机等新生事物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于追求技能操作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信息科技教材必须立足信息科技发展前沿,大幅增加反映信息技术新应用新发展的内容。然而,如果只是在教材中简单地罗列堆砌信息技术新发展方向的内容,这样的教材不但学生不喜欢,而且教师也“不好教”。而以往的信息科技教材主要以技能、操作性课型为主,如Word、PPT、Flash,或者是画图、图片处理、程序设计类课型,至少这样的课学生“有事可干”。在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看来,信息技术课几乎等同于操作型的课,这类课有几乎固定的课堂模式:导入新课、新知探究、作品评价、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缺少技能传授的课在教师们看来就是理论课,纯讲理论并不是理科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强项,一不小心他们就会把课上的很枯燥,学生更不爱听。

以“人工智能新生活”相关知识点为例,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教材编写思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或所见所闻,创设体验人工智能环节的真实情境,设计综合性的主题项目学习,分组体验人工智能。如果是北京的学生可以2019北京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安徽的学生可以“美好安徽,绿色合肥”为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招募志愿者并完成小组考核任务:小组1制作语音欢迎词(讯飞语音输入、腾讯AI智能开放平台);小组2制作“植物园简介”二维码(草料二维码在线生成器);小组3现场制作3个场馆的标识牌(形色软件、在线翻译);小组4设计游览3个场馆的路线图。(机器人模拟游览效果)。其实就是给定每个小组一个子项目主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最终每个组的子项目再合成一个完整的导游项目。通过这样丰富有趣的项目学习形式,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憧憬未来智能城市。同时,学生获取信息,归纳、存储、提取信息,创造性表达和使用信息的核心素养在项目学习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3.挖掘生活经验,案例真实有用

在教学《无线网络畅享用》一课时,很多教师首先循规蹈矩按教材顺序用课件展示介绍“常见无线网络”,接着自己用手机投屏演示操作——体验蓝牙、设置热点。学生听完、看过,这节课就算结束了。试问:只要是用智能手机,谁不会使用流量上网或者无线上网?关键是教材如何引导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根据需求选择最佳的上网方式。

教材中案例情境的创设不是编写者凭空想象的,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热点现象,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创设这样的案例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面向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例如,教材案例模拟这样的真实生活情境:一位老人首次乘坐地铁,安检要求出示健康码,老人遇到困难,志愿者主动上前帮助老人将手机连接网络,老人通过安检顺利乘车……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既能融入技术与知识,又能渗透个人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志愿服务等德育。同理,还可以设计使用蓝牙话筒举行家庭歌唱比赛、安全驾驶中利用蓝牙接听电话、商场购物中好友之间启用热点共享流量支付等情境。这样的案例虽然脱离课堂也是真实有用的,在这些案例中,学生运用信息与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都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 多方位融合,映射核心素养

1.硬件设备之间的融合

与其他学科略有不同的是,本学科一定程度上依赖硬件的支持,所以如何适应这种快速的硬件变化是新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硬件较为单一,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都依托于计算机。随着信息化2.0的到来,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个人智能穿戴设备等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新教材应该弱化特定的硬件,加强设备之间的融合,为“数字化原住民”提供硬件知识储备。

2.软件与APP平台融合

随着硬件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对的软件也日新月异,以前常用的计算机特定软件使用率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针对各类智能终端的APP和平台。所以,新教材也必然要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智能终端平台的出镜率,同时加大传统软件与手机APP之间的融合。例如,学生编辑作文,可以先在计算机中用Word(或WPS)软件编辑,再在手机、智慧课堂中的平板APP中查看和编辑。在使用计算机录入文章时,除使用中文输入法,利用键盘录入外,还可以用语音智能录入等多种录入方式。项目学习是提升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进行项目学习时,学科资源支持非常重要,学生获取项目学习所需资源可以有多种方式。教除提供各级教育资源平台外,还可以介绍智慧课堂平台资源,如希沃智慧平台、畅言智慧平台等。当然,介绍这些资源或智慧课堂平台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获取资源有多种选择,在选择中少走弯路。

3.与人文、自然学科深度融合

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这两个方面的素养不是信息科技学科独有的,它與道德育人息息相关。但这两个方面的素养单靠信息科技的学习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新教材在编写时不管是案例的选择还是活动的开展,都要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紧密联系、有机融合,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意识不是通过几节专题课或项目学习就能养成的,它必须通过与其他学科特别是道德与法治等人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例如,在介绍网络、网瘾知识时,要强调融合心理健康学科的相关知识,加强未成年人规避网瘾、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人文历史阅读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热情。在与自然学科融合时,可以发挥信息科技学科的独特优势,可以结合相关软件知识,介绍建模软件、仿真实验、VR与交互课件等,真正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科技解决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字化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

● 多角度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好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建设性指导。目前,笔者所在省份教材的评价基本上是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落实核心素养的多角度评价可以尝试完整的体系评价,如“教材=书+活动记录本+评价手册”,并在评价体系中关注以下多维评价。

1.注重过程评价

现行省编教材每课后面的“评一评”基本上是总结性评价,要学生记录的东西很少,形成不了过程性评价,更形成不了诊断性评价。所以,应改变这种方式,减少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随时记录,形成“档案袋”式评价。这种“档案袋”可以集中放在单元或整册的后面,在每一课的各个环节中分别记录。

2.实施多元化评价

现行教材的“评一评”基本都是评价知识点或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少有对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评价,评价模式也基本是以自评为主的单一化评价。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教材(教师用书)首先要制订各种类型的评价量规(或评价维度),再在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可打分),甚至引导社区元素参与评价。

3.强调素养评价

信息素养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具体表现是:信息工具的使用,信息的获取、处理、生成、创造能力,发挥信息效益,信息的协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素养评价也就是能力评价,是对学生的最高评价,当然也是最难的评价。

素养评价有一定的阶段性,可以在项目(或单元)总结阶段开展信息素养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反馈。例如,可以利用问卷星、校园网、智慧课堂平台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给出指导性的总结评价。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科技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科技在线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