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湘西经开区财政增收的建议

2021-06-23张正淳

商业文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源财政收入湘西

张正淳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增收乏力,且受传统财源萎缩、后续财源不足、支出刚性增长等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正遭受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湘西经济开发区为例,从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现状出发,分析财政收入乏力的问题所在,探讨并指出财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现状

2019年,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9395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9%,比上年同期增加4626万元,同比增长5.2 %。按收入级次分: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75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15万元,同比增长8.7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89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万元,同比增长0.19%;上划省级收入完成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0万元,同比下降0.85%。

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湘西经济开发区在财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收入总量、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方面连年排名在全州前列,有力地带动了湘西州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财源结构不合理、财源基础薄弱、财源建设体制不完善、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步伐。

财源结构不合理

2019年全区缴税企业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6家,其中建筑、房地产和总部经济企业占据11家,占比 68.75%;税收额度为45320万元,占到财政总收入的48.42%,接近开发区财政收入的一半,这说明开发区的产业层次还不高,工业性和商业性产业还比较缺乏。从开发区近几年来重点税源行业分布来看,建筑、地产行业税收占比很大,开发区经济严重依赖于建筑房地产业和政府投资拉动,经营性企业、工矿企业和商业企业较少,这给开发区的税收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极大的隐患,因此急需调整收入来源结构,培植可持续的新财源。

财源基础薄弱

2019年,湘西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亿元,而湘西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7亿元,湘西经济开发区仅仅只占比9.49%。同时,由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原因,收入的总量远远满足不了支出的需要。2015年至2019年,开发区财政缺口(按可用财力算)分别为1071万元、10493万元、17433万元、21937万元、13384万元,财政缺口逐年加大,只是在去年有所缓解。尽管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赤字矛盾,但开发区的发展建设现状注定财政赤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

财政体制制约明显

從前文可知,开发区的重点税源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地产行业,其税收占比很大,而营改增后,绝大部分的税收归中央和省财政所有。这对于深处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会致本地方分成收入数额过小,对开发区财政收入增长形成了很大制约。另外,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过低,产业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开发区财政收入,是制约财源建设的重要体制障碍。

企业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流程长、环节多,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短期贷款为主,而许多企业的社保缴纳、启动资金等均需要大量资金,资金供求的不同特点使得双方在操作中很难“对接”。并且,开发区内的企业只有自身的技术,厂房均是开发区租给企业的,需要贷款的企业主无抵押物。如:傲顿科技公司生产的音响设备,均是出口韩国、非洲等地,他们掌握的是技术,而资产是弱项,办公楼是租用经开区的,而他们在商业银行贷款所需抵押物价值为贷款数额的120%~150%,且由于进驻开发区时间不长,未进入开发区“助保贷”资金池,享受不到“助保贷”的优惠政策;唯想电子公司生产的手机主要是出口国外,外商签订的协议是要他们先交货再付款,且进出口退税要1~2个月,这就需要企业垫资,继而造成了流动资金压力大;东顺纸业生产销售的抽纸、卷纸、尿不湿等生活用品,如要进入步步高、佳惠等几家大型超市,入场费则需要600~700万元。

促进湘西经济开发区财政增收的建议

湘西经济开发区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电子信息业、商贸物流业等传统行业,不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在稳步发展传统产业,确保财政正常运转的同时,迫切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建设州府城市新中心、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战略目标,按照“产城融合”,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加强财源建设,做大做强财政实力。

突出重点,培植壮大财源

一是抓住国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机遇,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园区优势产业的建设,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做强矿产品、电子商务、电子产品、生物科技等主导产业,积极培植财源。二是抓住国家支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中药材)、现代物流业。三是激活现有资源,提升存量财源。改造提升现有经济资源,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稳定发展房地产,做好吉凤新区规划、凤凰县筸子坪镇周边土地开发和储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招商,做优产业结构

一是招大引强。湘西经济开发区现有恒大、碧桂园和华润雪花啤酒3家世界500强企业公司,产业带动优势明显,要围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 500强挑选电子信息、生物食品、现代农业开发等集团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搭建一条“上-中-下”游全方位立体式产业集群。二是搭建平台。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利用“港洽周”“沪洽周”、湘西自治州(长沙)招商推介会、珠三角、长三角等招商引资平台,围绕州内资源优势,突出产业换代,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三结合,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引资规模,扩展财源建设资金渠道。三是大力发展民间商会、招商咨询机构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湘西籍在外成功人士、挂职干部、驻外办事机构、济南对口扶贫湘西州和省内其他市对口帮扶县市的作用,组织优势企业和个人开展全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

完善制度,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完善收入分析监管机制。不断开拓税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分析质量。一方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的监控,抓好零散税收的征管。落实财税收入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运用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加强综合治税,强化税费监管,完善财政收入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继续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做到应缴尽缴。二是落实各项激励政策。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招引品牌商贸企业优惠政策、商贸服务及总部经济项目招商优惠政策、政府采购支持入区中小企业办法等政策,配套产业如员工住房、食堂、娱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

创新方式,加大融资力度

一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银行要建立适应区内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等机制,推出适合区内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以满足区内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入区企业在主板(含境外)、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三是完善社会服务机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的建设,充分发挥湘西经济开发区中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和湖南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平台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

(吉首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亚. 贫困地区—湘西州地方财源建设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2]刘香三.关于加强财源建设 增加财政收入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11):107-108.

[3]李晓阳.新常态下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实力的对策建议——宝鸡市加强财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财会,2016(06):10-13.

[4]尹向东.湖南省财源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2):14-15.

猜你喜欢

财源财政收入湘西
一桥飞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地方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1—4月份怀柔区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第一桶金”有问题?国民党“财源”被夺
浅议天水市财源培植的机遇与挑战
间接财源建设:影响很直接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