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分布研究

2021-06-20刘丽霞

新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褐土淋溶母质

刘丽霞

摘要:本文对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进行调查与研究,分别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等因素,进行土壤样地调查及挖土壤调查剖面,共挖掘40个剖面,调查了土壤化学和土壤机械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土壤分类两类,即棕壤土和褐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土壤

1 研究区概况

努鲁儿虎山保护区北部与内蒙古敖汉旗接壤,东部与北票市相连,处于努鲁儿虎山脉南麓,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地形属中低山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东北—西南走向的中低山隆起带。保护区所在朝阳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处于太古代至侏罗纪沉降带与隆起带发展成熟时期,以纬向构造为主。华夏构造体系发育,形成北东向、北北东向褶皱、冲断裂以及隆起带、沉降带雁形展布的格局。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隆起与凹陷为次。除古老的变质岩系外,其他地层还分布有单斜构造形态出现的震旦纪石英砂岩、石英岩和花纹状白云质灰岩、含锰薄层灰岩等。第四系地层单一,主要岩性为红色亚黏土,多分布在山前裙扇之上。分布在沟谷及其两侧台地上的岩性,则为卵砾层及褐色亚黏土。

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确定保护区22个植被群从分布位置,在每个群从内分别设置2个大小为25米×25米的样地,共计44个样地,每个标准地按“Z”型布置5个土壤取样点,挖制土壤剖面,土样采集深度为0、10厘米和10、20厘米两层,采回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室内土壤样品分析方法依据土壤理化分析的操作步骤进行;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用用火焰光度计法;pH用电位测定法。

3 研究结果

保护区土壤大体分两类,一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发育的棕壤土;二是淋溶褐土。

3.1 棕壤土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棕壤土即棕色森林土,分布于保护区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坡和植被茂密的阴坡。棕壤发育的地形部位多为山地山坡,只有潮壤发育在谷底。这类土土层浅薄甚至岩石裸露,主要成土母质是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砂页岩类残积坡积物等,少数发育在黄土母质上。谷底棕壤则为洪积、冲击物。

棕壤的形态特征是剖面分化较明显,完整的剖面由枯枝落物层、腐殖质层、棕色淀积层、母质层组成。枯枝落物层厚度3~5厘米,屬未分解和半分解枯枝落叶。腐殖质层20~30厘米,棕黑色,有机质含量3%~6%,碳/氮比在14~20之间,团粒或粒状结构;质地以轻壤为多见,腐殖质层向下过渡明显,其下为棕色淀积层,厚25~35厘米。色泽鲜艳,质地黏重,多为中壤或重壤,粒径﹤0.01毫米,物理性黏粒比母质层高出一倍以上。可见,棕壤的土体内风化作用和黏粒机械溶溶作用都比较强烈。黏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占优势,高龄石次之。块状结构紧实。

3.2 褐土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保护区境内的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褐土的剖面层构造以腐殖质层、黏化层、钙积层为基本层段。腐殖质层一般20~30厘米,棕褐色,轻壤或中壤质地,粒状或块状结构。腐殖质层下为紧实棕褐色黏化层,此层是褐土区别于其他土壤的主要形态特征。黏化层厚度不等,一般在25~35厘米,质地多为中壤,块状或核状结构。黏化层下为钙积层,厚度不一。褐土在冲击母质上其发生层一般受质地层次的干扰不明显。

褐土根据其成土过程上的差异划为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保护区境内分布的主要是淋溶褐土。淋溶褐土暗褐色,质地为轻壤或中壤,粒状结构。淋溶褐土的表土、心土均无石灰反应,仅在底土有弱石灰反应。淋溶褐土是棕壤与褐土的过渡类型,成土母岩主要是花岗岩、变质片岩风化的残积或坡积物,石砾含量较多,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在2.4%~3.2%,速效养分含磷、钾比较丰富,氮含量较低。淋溶褐土按母质类型分为黄土母质淋溶褐土、红黄土母质淋溶褐土、红土母质淋溶褐土3个土属。

4 结语

在努鲁儿虎山山地,只有保护区还保存着较完整的天然林,其他地方的天然植被均遭到严重破坏。森林或退化为灌丛,或退化为灌草丛,甚至出现大面积裸地,石漠化面积占有相当大比重。在山脉的西北坡,天然林几乎破坏殆尽,土壤风化侵蚀现象较为普遍。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使其继续发挥巨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应尽快将该地区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全部纳入保护区的范围。

猜你喜欢

褐土淋溶母质
281例儿童眼部毛母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长期施肥对华北农田褐土团聚体微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不同淋溶方式对二甲戊灵药效的影响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褐土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研究
长期施肥对辽西褐土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武汉市城郊区集约化露天菜地生产系统硝态氮淋溶迁移规律研究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条件下芹菜产量、品质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儿童多发性毛母质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