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行为的研究

2021-06-20黄丽萍

新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广西农村

黄丽萍

摘要:农村人情往来既是农民自身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农村人情往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试图从中探寻促进农村人情往来消费合理化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行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邦的国家,人们讲究礼治,“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可见,礼尚往来是人们交流联系的重要特征。礼尚往来的过程就是人情往来消费行为的过程,人们通过互赠礼品或支付礼金的方式,联络感情,维护自身的人际交际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人情往来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本文以广西为例,通过分析广西农村人情往来的消费现状及其分析变化的原因,提出农村人情往来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1 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行为现状

1.1  人情往来消费方式逐渐货币化且消费数额增加

21世纪以前,广西农村人情往来的消费方式讲究适合为主,既符合自身经济情况又能切身实际表达感情、帮助他人。形式包括有送鸡蛋、“酒米担”(酒和米贴上喜字,用担子担去送礼)、被子等实物及适宜的礼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人情往来消费方式逐渐向货币、电子红包等快捷方便的方式转变,且数额越来越大。

1.2 人情往来消费内容逐渐多元化且消费频率加快

过去农村地区,只有在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时刻才请客收礼,现如今除了婚丧嫁娶之外,升學、乔迁、参军、开业、满月、百岁、周岁、生日、老人寿席等,消费内容层出不穷。人情消费内容多了,频率自然也高了起来。生日酒席的你来我往;升学参军各家也都设席收礼回礼;国庆、春节等一些重要时间段的结婚请帖更是频繁,农民多的时候一天赶四五场酒席。频率加快的同时,伴随着人情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

1.3 人情往来消费目的逐渐功利化

人情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又让农民寄希望于请客收礼收回成本。以前的农村人情礼俗消费更加注重感情,具有间隔时间长、持续且稳定的特点。但是近些年来,人情消费频率的增加造成人情消费支出比重占家庭总支出比重越来越大,在家庭收入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势必会以各种理由举办酒席,把送出去的“人情”短时间收回来,以此保证生产生活正常发展。更有甚者,看到人情礼俗消费的敛财性,农民更加有请客收礼的想法。此外,农村人情礼俗消费除可以表达对他人的情感,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外,还能促进信息传播。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所关心的事情、探讨农业信息,分享各自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农民就在这场集聚中收获自己缺少的信息,以及扩大自身的交友圈。于是,农村人情礼俗消费逐渐功利化。

1.4 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范围不断扩大

传统的农村人情往来消费主要存在于亲属、邻里、朋友之间。但伴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农民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由此逐渐增加了同事、生产经营合作伙伴等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对象。为维护不断的人际交际及互惠互利关系,在原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基础上,“业缘”关系也被纳入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范围内。

2 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行为变化原因分析

2.1 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农民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交流圈不断扩大,为保证社会关系网络的良性发展,农民会选择用人情往来固定关系。且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人情消费也会相对应提高,自然的以实物为主的人情消费不能满足快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渐向货币或电子红包转变,在不了解对方需求的情况下,货币更能准确无误的送去人情关怀,维护社会关系网。

2.2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讲究“礼”,注重“面子”。亲戚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人情消费你来我往,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既符合“礼”的规定,又满足了自身情感及经济方面的需求。所以,即使有时候是被迫进行人情消费,大家也不会去打破这种平衡。且在讲究礼治的熟人社会中,回礼礼金数额一般不会少于收礼礼金金额,这是农民普遍默认的不成为的规定。甚至,为了更好的融入环境,不被边缘化,在收到关系一般或者不熟悉的人的请帖时,比如“族帖”(发帖人给整族人的请帖),村民依然会酌情的随礼。

2.3  治理主体的缺失

在广西农村的许多地方,对于人情消费泛滥这一情况,在不造成社会混乱不安的情况下,村干部一般不予理睬。缺乏相对应的管理主体,人情消费逐渐异化。有些村干部甚至用职位谋私,且随礼的金额伴随着功利心的大小而决定多或少。

3 促进农村人情往来消费合理化的对策

3.1 强化政府的管理作用

基层政府应制定规范人情消费往来的合理条例,对人情往来泛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跟进落实。村干部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承担管理农村人情消费的责任主体。村干部是距离村民最近的领导,可以通过平常的访谈,或是召开村民大会了解农民对人情消费的看法及能接受的随礼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制定村规条例,并以身作则,对于违反条例的村名进行警告罚款等,逐渐建立大家认可的人情消费文化。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科普人情往来的正确消费观,同时宣传过度人情消费带来的危害,正确的引导农民科学消费。

3.2 农民自觉树立正确人情往来消费观

除了政府的正确引导外,农民应自觉树立人情往来消费观,做到不攀比,不盲从。理性看待人情消费,对于非必须的人情往来,做到自身不铺张浪费设酒席,选择性参与人情;对于无可避免的人情消费,应贴合自身经济情况。要摆正心态,坚持正确的人情消费原则,做到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3.3 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造血”功能,这样农民就不寄希望于依靠人情往来实现敛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整合地区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制定符合地区的发展规划;需要村干部、乡镇能人、企业、合作社等帮扶,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需要加大农村科技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实处。

3.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人情消费具有融资功能,因而农民存在借助人情往来实现融资的想法。为促进农村人情往来健康发展,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比如简化借贷款手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供融资优惠政策,让农民放心贷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缓解农民过度依赖人情往来的局面。

人情往来消费是中国传统消费观念,能够折射出现阶段社会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农村人情往来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一局面,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力度,农民自觉树立正确人情往来消费观,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来促使农村人情往来消费合理化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广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