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6-18纪雁秋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肌瘤体积发生率

纪雁秋

(庄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

0 引言

在妇科临床上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付款人疾病,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发病率占据20%~30%。一般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阴道流血,且大多数的患者都为良性肿瘤[1]。如果患者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造成疾病进一步的恶化,例如感染、化脓、子宫体癌等。目前,临床通常使用手术与药物来治疗子宫肌瘤,但是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创伤,尤其是对未婚的女生来说,因此该病建议采用药物来进行治疗[2]。基于此,为了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 年6 月 至2020 年6 月之间90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 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n=45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0 例多发性肌瘤,有16 例为黏膜下肌瘤,有19 例浆膜下肌瘤,年龄在22~42 岁,平均(33.57±2.84)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1 例多发性肌瘤,有17 例为黏膜下肌瘤,有17 例浆膜下肌瘤,年龄在23~40 岁,平均年龄(33.25±2.65)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疾病基本资料与个人资料相比数据相当,(P >0.05),具有可比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后确诊为子宫肌瘤。②肌瘤直径为3~5cm。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等疾病。②伴有心、脑、肾脏、干仗等功能器官疾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对本次研究知情但不愿意加入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醋酸曲普瑞林(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48)静脉注射,3.75mg/次,1 次/d,每隔28d 注射治疗1 次。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治疗口服,起始剂量为25mg/次,每隔12h 增加12.5mg,每次服药后禁食2h。两组患者共同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疗效评定为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为正常,无肌瘤存在。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肌瘤的体积增长幅度变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无变化,且肌瘤持续增大。②分析两组病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数据越小表示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恢复越好。③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发热、下腹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明显较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研究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分析[n(%)]

2.2 分析患者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观察组治疗前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相当(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患者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分析()

表2 患者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分析()

2.3 分析研究患者治疗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明显较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表3 研究患者治疗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分析[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女性比较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几笔,其主要高发与在生育阶段的女性。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大约在20%~25%。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会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病症,例如子宫出血、盆腔牙痛、流流产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脏造成巨大威胁,降低生活的质量[3]。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子宫肌瘤具体的诱发因素,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子宫肌瘤是一种依赖性肿瘤,主要影响因素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卵巢类固醇雌激素引起的。因此,目前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应以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为基础。在此阶段,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多,因此药物治疗时最安全也是创伤最小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采用曲普瑞林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子宫出血与贫血等症状,但是如果长期服用曲普瑞林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抵抗力减弱、发热等,不利于恢复[4]。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药物,具有很强的拮抗孕激素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拮抗糖皮质激素。米非司酮抑制PR 基因的表达并降低子宫纤维中的PR 和ER 水平,从而可以抑制雌激素。同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血清孕酮水平,这在负面反馈中表现出来。患者体内分泌的FSH 明显减少,LH 处于卵泡水平,从而抑制排卵并降低孕激素水平。同时,米非司酮可有效对子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进行调节,极大降低子宫血流量,并最终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5]。

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李晓银[6]等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进行米非司酮治疗,不进可以有效的减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降低不好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肌瘤体积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