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关于快速康复小组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6-18邓红梅余和芬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肺癌康复疼痛

邓红梅,余和芬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胸外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肺癌作为目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可能导致阻塞性肺炎,进而诱发持续的发热,晚期甚至出现恶病质,属于一种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的疾病。传统治疗多以手术方式为主,但随着现代微创化医疗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传统手术治疗的弊端逐渐显现,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将目光转向腔镜肺癌切除术。腔镜肺癌切除术主要手术工具为内镜,安全性和可行性极高,不但可达到根除病灶的效果,且不容易造成创伤,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有助于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提升,实现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改善。而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对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在微创手术前,相关护理团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通过改善自身工作的开展强化护理团队整体作用,并借助护理干预手段对手术创伤、机体应激、炎性反应等进行有效阻断,加快患者术后康复[1]。对此,我科于2019 年创立了专门的快速康复小组,并对其与传统护理模式加以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试验对象为我科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5 月所收治的60 例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主要包括男14 例、女16 例,年龄43~72 岁,平均年龄(57.5±3.6)岁,按照肿瘤分期系统来看,Ⅰ期11 例、Ⅱ期10例、Ⅲ期9 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4 例、腺癌14 例、小细胞肺癌2 例。对照组患者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5~70 岁,平均年龄(57.5±3.4)岁,按照肿瘤分期系统来看,Ⅰ期13 例、Ⅱ期9 例、Ⅲ期8 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6 例、腺癌12 例、小细胞肺癌2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相关诊断标准,经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证实。②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③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④符合腔镜肺癌切除术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②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损害者。③术中转开胸手术者。④麻醉禁忌者。⑤意识不清,无法配合研究相关调查及评估者。

1.2 方法

对照组所采用方法为常规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需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给予密切监测,向患者普及术后需注意事项,如用药标准、饮食禁忌以及自控镇痛泵方法进行疼痛的有效镇定等。

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的快速康复小组,护士长选择病区经验丰富的中级及以上护师,主要任务是对小组内的相关工作规范和流程进行详细制定,并做好组内成员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组内成员一般由责任护士构成,在正式进入小组时,需由组长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向组员普及和讲解快速康复小组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意义。积极构建“一对一”责任制,达到专人专责,早晚交班时各开展1 次查房,对患者病情予以全面的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依据病情变化情况开展不定期查房,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服务。

①术前健康宣教: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和病情发展有初步的了解;患者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健康管理工作,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普及术后需注意事项,监督患者戒除术前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如抽烟、喝酒等;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将肺癌护理和保健方法告知患者,针对患者所提出问题应耐心解答;协助患者对自身心态进行有效调节,积极的面对疾病,敢于接受治疗。②肠道管理:根据相关指南缩短禁食时间,于术前6h对患者进行禁食,2h 禁饮,不进行灌肠处理,术前2h 给予营养液口服,缓解饥饿与紧张感。③术中管理:肺癌切除术时间较长,加之肺癌患者多为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术中易出现低体温,影响手术进程与术后康复。术中对手术室室温进行调节,控制在22℃~25℃左右,伤口冲洗液进行预热,术中补液均进行加温,应用加温毯和热水袋进行多形式保温,减少非术区皮肤的暴露,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6℃左右。④疼痛管理: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术前3d 预防性给予镇痛药物,患者麻醉清醒疼痛感加剧,应当进行疼痛评估,鼓励患者主诉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止痛措施,疼痛程度较轻者,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转移注意力、信心疗法等,疼痛较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疼痛管理小组人员每隔4 小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有效的止痛方法,做到评估及时,在剧烈疼痛来临前进行提前止痛。⑤术后饮食:在术后2h 内,患者保持平卧位,麻醉清醒后且生命体征平稳可采取半卧位,并开始由少到多给予饮水。术后患者无特殊反应后第一天开始流质进食。在饮食方面需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健康管理小组术后多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血栓管理小组在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肢体功能锻炼,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促使患者身体各项技能快速恢复[2]。⑦术后心理疏导:术后,绝大部分患者在心理上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再加上积压于心中的情绪难以发泄,长此以往消极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医护人员应进一步增强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观察,通过对患者心理层面的疏导,如,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和病友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虑,站在患者角度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病友讨论病情和术后恢复情况,增强彼此战胜病魔的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包括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两项评分满分均为1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腔镜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治疗与康复起到了全面指导作用,弥补了传统治疗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在患者为手术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护理理念。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临床价值所涉及对象不单纯局限于医院,该理念在患者中也起到了健康知识普及的作用。该模式的运用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在医患之间初步建立互信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患者整体状态得以系统优化和改善[3-6]。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应通过与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各项机能和指标的全面恢复。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写作,主要通过利用具有循证证据的医学手段来减小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减少围术期并发症、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目的。本研究中,将术前缩短进食时间、预防性使用止痛药物、术中体温管理等措施作为快速康复护理重点,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无论是恢复情况还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还可以有效缩短住院和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癌康复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怎么给疼痛分类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