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的建设思路

2021-06-17包叙定

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轨网络化协会

文/包叙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14年从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开始组织示范工程工作,7年来推动了一批示范工程的立项和建设,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议开展国家级示范工程建设,成功推荐了北京燕房线FAO等国家示范工程。从技术创新的规律看,示范应用作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向市场提供解决方案的演示环节,是不可忽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研发阶段,对于提高技术成熟度乃至突破性进展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我们把示范工程作为智慧城轨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一批示范工程。基于以上情况,我在给国家发展改革委林念修副主任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系列示范工程”的概念。系列示范工程之间不是孤立的,前后是有联系的。燕房线FAO、重庆CBTC互联互通、青岛车车通信、上海智能运维等构成了系列示范工程。

协会系列示范工程应该突出三大技术特征。

1.是“新一代”的技术系统。

协会系列示范工程不仅是中国的新一代技术,也应是全世界的新一代技术,是填补全球城轨交通技术空白、国际领先的技术,这是协会系列示范工程最基本的特征。因此要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验收,从指导思想到工作计划再到实际操作,每个环节都要突出这个特点,秉持这个思路,这样示范工程才能取得成果,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基础。比如重庆CBTC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就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做到了填补国际空白和世界领先。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攻克了CBTC互联互通的世界性难题”“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澳大利亚专家在国际铁路信号工程师协会(IRSE)刊物上撰文,认为重庆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CBTC互联互通的首次应用”,“这一切最终将对世界市场产生影响”。他在文中同时指出,CBTC系统现有2个国际标准,一个是IEEE标准,一个是IEC标准,而重庆示范工程所形成的CBTC互联互通标准将成为全球第三个CBTC标准,而且是唯一的互联互通标准。

2. 是“智慧网络”的技术系统。

示范工程应该是网络化的技术系统、是智能智慧化的技术系统、是智慧化与网络化融合发展的技术系统,总之是“智慧网络”的技术系统。建设智慧城轨就是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从而创新城轨交通服务、运营、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全方位的智能智慧化。智能智慧化的网络是智慧城轨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城轨网络自然应该是“智慧网络”。

城轨交通从单线运营到跨线运营再到网络化运营是大势所趋,发展网络技术刻不容缓。我国城轨交通已进入网络化发展新时代,网络化发展势头迅猛,不同层面都在突破中。首先是物理空间上的不断突破。一是城轨网络自身不断扩充完善。各个城市正在从2-3条的骨干线网,发展到中小规模线网,再到大网,北京、上海则已建成800公里左右的巨网。二是城轨网络与外部网络不断互联融合。有与一般公共交通网的融合;有与市域快轨、城际铁路网之间的融合;还有与港口和民航机场的衔接与融合。三是与城市建设不断融合发展。城轨交通与城市建设之间不断融合发展,既可以有效引导城市区域科学延伸,由摊大饼式发展转向组团式发展,又能带动各具特色功能小区的发展。此外还可以推进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发展上盖物业,有效促进城轨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当前,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开展站城一体化、TOD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推进城轨交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前不久,成都刚举办了TOD专题论坛,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有关领导都参加了会议,协会也联合成都发布了城轨交通TOD指数,还印发了成都的经验材料,反响都很好。

日前,协会发布了“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其中第七条第四款提出“横向配套型”,第五款提出“纵向融合型”,指明了协会系列示范工程成果之间的关系:横向关系上应该是配套成型的,纵向关系上应该是继承融合的,最终实现示范工程成果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和兼容并蓄共进的倍增效应。

扫码查看“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其次是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实现网络化运营、全网资源调配和共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只有通过智能智慧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实现由单线运营到跨线运营,再到网络化运营。因而网络化发展的主要突破方向也是智能化和智慧化,即建设“智慧网络”。重庆已经通过CBTC互联互通技术实现了高峰时段2条线路间的跨线运营,今后还要逐步实现3条线、4条线,乃至全网的跨线运营,这对于网络化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燕房线FAO、重庆CBTC互联互通、青岛车车通信、上海智能运维、呼和浩特、太原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等都是“智慧网络”其中一方面的技术系统。未来,新兴的示范工程也应该是“智慧网络”其中一个技术系统,是对前几个有示范工程技术成果的继承和融合,或融合发展提升,或兼容并蓄共进。

3.是中国标准的创新技术。

信号系统技术难度相对比较大,是城轨交通装备中自主化进程中最难的,曾经也是自主化率最低的,属于“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正是基于此,我们总结评价燕房线FAO系统技术是“突破性”的,重庆CBTC互联互通技术是“全球首创”的,这里面固然有技术突破的含义,但更主要的是指这是“中国标准”的自主创新技术,突破意义在此,全球首创也在此。北京燕房线FAO、重庆CBTC互联互通、青岛车车通信都是建立在1.8G专用频段同4G技术相结合形成的LTE-M中国标准之上的,这是我们所首创的、独有的。前面提到,CBTC国际标准已有2个,我想第3个标准应该由中国制定,内容就是基于我们独有的LTE-M所形成的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这才是真正的弯道超车。

日前,协会发布了“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其中第七条第四款提出“横向配套型”,第五款提出“纵向融合型”,指明了协会系列示范工程成果之间的关系:横向关系上应该是配套成型的,纵向关系上应该是继承融合的,最终实现示范工程成果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和兼容并蓄共进的倍增效应。

协会将继续协助与配合各示范工程建设单位做好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希望示范工程取得更大成果,从而为智慧城轨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城轨网络化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