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2021-06-17刘崟蕗

西部皮革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佩奇配色动画

刘崟蕗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色彩是我们人类在生活中的一种通用语言。动画,是一种集合了绘画、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配音等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借助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加工,将人们的一些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幻想通过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可以比较直观地体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在动画中,无论是对角色、场景的塑造,还是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氛围的渲染,色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予观影者深刻的印象。所以说,色彩是动画制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1 角色形象与色彩

1.1 在角色造型方面

色彩在动画中充当一个媒介,而展现这个媒介主要是通过角色造型。而所谓的角色造型主要是对角色的外在形态的概括。在角色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色彩搭配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当然色彩的搭配给动画所带来的效益也是至关重要的。

动画分为动画片和动画电影,其受众人群主要是儿童和成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待儿童时,在动画片的角色设定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其在用色的搭配上主要采用简洁的搭配。例如动画片《小猪佩奇》,大片地运用了纯色,设计者在佩奇角色设计用色上面主要用到了粉色、西瓜红和少量的黑色。粉色代表着梦幻般的世界,西瓜红则代表积极乐观。而对于佩奇的弟弟乔治则是用了粉色、蓝色、黑色的搭配。这些配色更容易让儿童接受。佩奇和乔治的用色上基本相似,幼儿阶段,孩子对色彩的认知刚刚萌芽,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猪佩奇》简单的配色符合其受众——幼儿的审美发展水平,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对色彩的认知。根据相关研究,活泼、明快的色彩对幼儿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阴暗、消极地色彩则相反。动画《小猪佩奇》的暖色调配色符合幼儿的智力发展需求,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动画受众群体除了儿童以外,其另一受众群体则是喜爱动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成年人。这一动画受众群体有一定文化积累,无论从外观还是装饰上,对色彩的情感有固定的认知,在潜意识里会认为某些色彩有着某种特定的寓意,例如在《大圣归来中》,大圣(如图1 所示)的着装颜色的前后变化,从穿着褪色的黄色麻衣,到身披红色的披风,从侧面体现了主角的心理情感的变化,无疑参考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红色就是代表积极向上的心态,赋予生活的朝气,在影片中主要体现出大圣万人敬仰的、高贵的身份;金黄色能够给人一种兴旺、亮丽、温暖、崇高的感觉,让人心生敬畏,是我们炎黄子孙特有之色。而对于大圣落魄潦倒时的着装颜色搭配,浅米色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我们可以想像出麦子在初长成时需要农民辛勤劳作才能成熟,这里上衣的配色暗示着大圣需要经历磨练最终去除浑身的戾气和对世俗的厌弃。浅蓝紫的裤子配色中,蓝色象征着大海,无边无际的展望,是自由的象征,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王者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这里传递出即使大圣流落民间,但本身的高贵依旧永存。通过着装的变化、颜色的变换而展示出人物的魅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对动画人物的设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1 大圣的形象对比

综上所述,动画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作品受众的年龄、喜好、文化积累等特点,根据作品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配色,从而优化作品色彩搭配,使之为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助力。

1.2 在角色结构方面

对于角色结构,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在美术中,在写生头像时,根据光影关系我们可以给所绘制的画面增加立体效果,而我们只能通过手中的铅笔来表现暗面、灰面、浅灰面、亮面、高光,这样一来,呈现出来的作品具有多种色彩,有了立体效果。在动画中,我们需要板绘在电脑上合成整个动作或者表情的系列动画,这里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就很容易地解决了我们的困扰。例如江流儿这个角色,角色的脸部轮廓就需要通过一个色系的颜色不同深浅来变现空间上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脸上的颜色,肉色接近真实皮肤的颜色,对于脸颊用了轻微的又深于皮肤颜色的浅粉色,考虑到儿童脸上粉嘟嘟的样子,这里对角色的脸颊部位又进一步进行颜色的加深,体现出脸部的弹性。对于动画中不同的角色设计,配色也是不同的,所给观众的效果自然不一样。总的来说,对于色彩理论和实践,我们必须把握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我们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在叙述影片的情节过程中更好的表达故事,展现内心的活动及审美。

2 场景与色彩

动画里的每一个场景无非就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当时所处的生活状态,而故事里的角色所做所为也仅仅受限于这个场景。场景与主体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场景服务主体,那么相反,主体自然也得烘托场景的氛围。设计师可以根据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将场景根据故事和角色设计来进行色彩搭配而最终增加了场景的代入感,这样一来增加了艺术感。

动画片《萤火虫之墓》中,开篇段落,是主人公带着妹妹“节子”乘列车的场景。列车里的暗红色的的灯光和列车地板上灰暗偏绿的颜色形成对比,将想象中的一切与现实中的场景作了明显的区分,这种色彩的设定在一定出程度上烘托了当时的压抑纠心的氛围,使得影片从开始就笼罩在这样的基调中,更加具有代入感,给观众的视觉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会给予观众一定期待值。

在影片结尾,战争终于结束了,四处都充满朝气、活力的明丽色彩。而妹妹离开了主人公,主人公火化妹妹的场景,出现了丰富的色彩,主要是绿色和蓝色,绿色象征着茂盛和生长,蓝色则象征着自由。这里并没有过多地因主人公失去妹妹的心情而设计成冷色调。相对的,天空一片碧蓝,周围树叶草木一片葱绿,这反而让观影者感受到战争与人世间的无情、冷漠观赏者情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进一步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悲哀压抑的伤感。

3 叙事与色彩

动画中场景的色彩画面可以认为是一种静态的叙事方式,因为在同一场景中的主体与画面的色彩控制基本上是保持着某种微妙却又让人很舒心的状态。但是,动画片,闻名必知其存在的动态画面,所以影片中场景的变化往往是根据叙述的内容来体现的,其叙述的情节给了场景定位,场景的色彩往往就是用来直抒胸臆的,直接地体现其意义,因此,就动画叙事的色彩运用而言,它是不断运动着的动态的色彩,需要配合一定的内容来触发剧情或者推进其情节的发展(如图2 所示)。

图2 《大鱼海棠》场景截图

在影片《大鱼海棠》中椿为了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牺牲自己而最终换回了所有人的生命,而自己却变成了一棵大树。在图2 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棵大树,但又散发着柔光,这里色彩的设定都在暗示着会有希望发生,紧接着大鱼的出现,接到落下的花瓣,又带着大树的枝干离去,最后在神婆的帮助下,椿的肉身得以重现,这几组图片的配色都暗示着后面剧情的发展。通过金黄色的光,给予观众期盼,画面的色彩设计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细分。

当然,一个优秀的动画自然离不开故事情节,而动画的故事情节因色彩的设计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简单地说,我们日常在生活中的穿搭配色也是如此,每天不同的搭配反映出每天的心情状态以及精神面貌,同样的道理,令你开心的画面,会以暖色为主色调来渲染,反之,冷色调就会渲染出悲凉的氛围。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和剧情设计三个方面的色彩运用问题进行了浅谈和分析,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动画作品中所应用到的每一种色彩都和我们在生活中的见闻相关,是创作者根据剧本和设计相结合最终通过实践呈现出来的效果和画面,给予观众最好的视觉效果和深刻印象。动画色彩是经过主客观创作之后的、具有表达剧本和故事作用的色彩,而色彩的巧妙运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师根据其设计角色的形象以及角色所处的环境合理设计色彩,使角色与环境更加契合,烘托在不同环境下色彩所体现的不同氛围,并凸显故事的主题。上述可见,色彩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它更直接地表明了一个动画作品的可观赏性,及给观众的感染力乃至文化内涵,所以在动画影片中色彩的巧妙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法。

猜你喜欢

佩奇配色动画
《基于季节变化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研究》插图
做个动画给你看
寻找古意的配色
小猪佩奇,一只会赚钱的猪
佩奇去医院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佩奇换零钱
《小猪佩奇过大年》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