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运动康复机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6梁芹刘冬莲熊丹丹

医疗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脑出血

梁芹,刘冬莲,熊丹丹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〇八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常伴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脑出血约占卒中发病率的30%,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经抢救治疗后患者仍有约89%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偏瘫较为常见,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1]。有研究表明,常规护理结合智能运动康复机可显著提高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智能运动康复机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7±5.42)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9~76岁,平均(62.51±5.3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康复护理:因缺乏心理准备,突来的语言、运动障碍等易使患者出现消极心理和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抵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需耐心与患者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增强其康复信心。(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适当抬高床头,翻身过程中需避免患侧受压或牵拉,保持床铺干燥、干净,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3)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急性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肌肉按摩,以刺激血液循环与运动神经,避免深静脉血栓与肌肉萎缩形成,按摩部位主要为四肢和躯干肌肉,30 min/次,3次/d;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举手、动指、握拳等关节运动,逐渐练习坐立;术后1周或2周后患者可进行下床、坐起等活动,可借助拐杖、椅子等外力实施移步训练;在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下练习爬楼梯,30 min/次,2~4 次/d;适当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如电磁脉冲、理疗、针灸等,促进功能恢复。(4)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每天播放广播、音乐等刺激患者的听觉和大脑,并坚持锻炼语言功能,从单字、词组发音逐渐过渡至短句发音练习。(5)日常生活能力锻炼:鼓励患者练习自己洗漱、梳头、进食、穿衣等,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协调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智能运动康复机护理干预,采用广州龙之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rmeo LGT-5100B的智能运动康复机辅助训练,患者取坐位,每天进行下肢运动蹬踏环转运动训练,训练20~30 min/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显效为症状改善,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为症状有所好转且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无效为症状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例数/总例数×100%[3]。(2)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BI指数记分为0~100分,0分表示功能很差,≤40分为差, 60~41分为中,>60分为良,分数越高肢体能力越高。(3)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S)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运动障碍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评分,总分为42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4)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脱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 2,P=0.002 0),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

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64.23±8.64)分,高于对照组的(48.92±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7 1,P=0.000 0)。

2.3 两组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S评分与NIHSS评分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1,P=0.0017),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康复护理对抢救成功之后的脑出血偏瘫患者特别重要,有效、及时的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最佳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负担[2]。常规护理虽能满足脑出血偏瘫患者基本的护理需求,但肢体、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欠佳,因此,我院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智能运动康复机干预[3],从肢体、心理、认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康复训练。智能运动康复机能够有效分担治疗师的工作量且能够以游戏方式提高训练过程的趣味性[4],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对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改善偏瘫症状,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常规护理干预重点在于根据患者身心状态为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即沟通交流等方式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舒缓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护理工作,通过提高患者护理主动性和配合度,争取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因此结合智能运动康复机进行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与F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赛云[5]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智能运动康复机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