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6-16董旭仕

医疗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底节血肿脑出血

董旭仕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大连 116200)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但近年来该疾病发展趋势逐渐趋于年轻化[1]。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控制病情的相关措施,极易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2]。因高血压而引起的脑出血约占其发病率的60%,且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发病原因[3]。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在于脑部基底节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以往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此类手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损伤患者的神经。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4-5]。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平均(55.25±4.51)岁;病程13~19 h,平均(18.24±4.36)h。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5.26±4.31)岁;病程14~24 h,平均(18.25±4.41)h。两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凝血功能正常;无颅内感染的情况。排除标准: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外侧裂做一手术切口,骨窗扩大3 cm×3 cm,切开出血位置,分离基底节区血肿组织,清除血肿,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止血纱布敷于血肿处,将引流管置于血肿腔位置,观察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固定引流管,缝合头皮。

试验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标记血肿区,取血肿腔长轴与额部交点处为手术入路定位点,于定位点做3 cm左右手术切口,骨窗扩大1 cm×1 cm,注射器平行深入血肿腔位置,回抽观察是否有红色血液,若有则拔出注射器,随后拔出扩张导管,在血肿腔位置插入注射器导引器,缓慢吸除血凝组织,并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止血纱布敷于血肿处,将引流管置于血肿腔位置,观察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固定引流管,缝合头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6],痊愈表示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90%,且患者的病残等级处于0级水平;显效表示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46%,但≤90%,且患者的病残等级处于Ⅰ~Ⅲ级;有效表示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18%,但≤45%;无效表示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1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脑干等部位,其中在基底节区的发生率高达70%[7]。多数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存在内囊损伤的情况,极易引起神经受压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偏盲甚至偏瘫现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8]。以往主要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引起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近年来,神经内镜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以往手术治疗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神经内镜手术可明显提高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分析其原因为,常规手术治疗虽然操作方便,但由于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而神经内镜手术在内镜下操作,能够帮助医师避免开颅手术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颅内组织的损伤,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神经受压现象,快速清理颅内血肿。

综上所述,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基底节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