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6王银霞

医疗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牙髓牙体显微镜

王银霞

天津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二科 (天津 300041)

在口腔科疾病中,牙体牙髓疾病发病率较高,包括各类牙髓疾病、硬组织疾病,如有机物的分解、牙齿表面破损等,虽然牙体牙髓疾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但此类疾病发生后,患者的口腔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生命质量明显降低[1]。牙体牙髓疾病以往主要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采用外光源观察病变部位,不仅易遗漏细小病变,而且治疗期间易引起诸多并发症,整体疗效欠佳[2]。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134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牙体牙髓二科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34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7例。对照组男41例,女26例;年龄26~75岁,平均(53.57±3.9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9±0.74)个月。试验组男40例,女27例;年龄25~77岁,平均(54.27±3.71)岁;病程1~7个月,平均(3.34±0.6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均确诊为牙体牙髓疾病,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无法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指导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口腔,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通过外光源观察其牙体牙髓疾病的病情、周围组织,判断是否有禁忌证;确定符合手术指征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对感染的牙髓、缺损的牙体等部位,行常规根管手术治疗,常规消毒后开髓,拔出活髓后,对坏死的压碎组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氧化氢进行清理,准备好根管后进行填充即可。

试验组实施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指导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冲洗口腔,协助其取仰卧位,张开口腔;借助根管显微镜(上海博恩登特科技有限公司;西默DOM3000E型)详细观察患者病变部位牙体牙髓、周围组织,判断是否有遗漏根管情况,疏通、处理钙化组织,检查根尖断面等部位,对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判断;借助超声根管(法国赛特力,ET40D型)处理坏死的组织,尽量保留健康组织、牙神经等,针对无牙髓外露的患者,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2周后,修补缺损牙体,针对存在牙髓外漏且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彻底去除牙神经后再进行相应的牙根管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显效为口腔功能完全恢复,症状消失;有效为口腔功能好转,症状缓解;无效为口腔功能、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口腔功能:从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外观美感方面进行评价,各指标评分0~4分,分值越高表明口腔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口腔功能

治疗后,试验组口腔功能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牙体牙髓疾病在口腔科临床中比较常见,包括牙髓外露、牙体局部损伤等疾病类型,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存在密切关系。大多数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病情存在病理改变过程,早期主要表现为牙体颜色逐渐加重,进展到中晚期后,牙实质可出现损伤情况[3]。研究显示,引起牙体牙髓疾病的原因较多,如物理损伤、化学刺激及微生物感染等,其中,微生物感染是主要病因[4]。微生物可通过牙周、牙体缺损处及血源等途径诱发疾病,放线菌、链球菌、乳杆菌等均为主要病原菌[5]。发生牙体牙髓疾病后,患者的口腔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牙体牙髓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而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外光源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观察与判断,但牙体牙髓疾病病情复杂程度不一,外光源难以有效判断病损轻微的患者,且病情观察与治疗中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根管显微镜技术、超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该类医疗器械、设备的应用,有助于医师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更加精细地处理。根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30倍以上,且照明环境更加理想,观察视野及手术视野均更加清晰,利于医师更加精准地捕捉牙髓外漏、细小病变,具有可视化的优势[6]。根管显微镜技术为超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通过根管显微镜可判断钙化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之间的区别,明确病变部位后,通过超声工作尖等设备可准确去除钙化组织,对根管进行冲洗与润滑,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填充、消毒等处理。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有助于准确获取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病情信息,使治疗顺利实施,并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口腔功能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口腔功能。

猜你喜欢

牙髓牙体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显微镜下看沙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